能源动力学科专业
开展战略规划研究
〔框架初稿
〕2004-08-09
一、 我国能源动力学科高等教育
开展历史沿革和面临形势
1.1开展历史沿革
通过追溯能源动力学科专业的历史
开展轨迹,目的是总结教育经验,发现本学科专业高等教育的规律;了解目前现状,把握本学科专业
开展趋势,从而为制定本学科专业的
开展战略提供纵向参考系。
我国能源动力类专业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
以交通大学为例,1952年院系调整时,当时设在机械系中的动力组就单独成立了动力机械系。由于
受当时苏联教育体制的影响,
在该学科的
开展过程中,专业面曾一度越分越细。50年代初期只有锅炉、气轮机、内燃机等
专业,以后又先后办起制冷专业与风机专业,制冷专业又细分出压缩机,制冷及低温专业。在50年代末又创办了核能专业,在60~70年代有些学校先后设立了工程热物理专业。这样能源动力学科中的专业就
先后包括
有锅炉、涡轮机、电厂热能、风机、压缩机、制冷、低温、内燃机、工程热物理
,水力机械以及核能工程
等11个专业,形成了明显的以产品带教学的
根本格局。客观上说,这种专业划分与当时我国
方案经济的体制以及工业
开展的实际情况, ...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