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管考试 九区 经管在职博
6065 8
2005-02-13
<P>在贵论坛上看见有考生讨论2004年我院为什么出这样一道题,”试述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创立过程?“</P>
<P>首先有必要申明,这个问题肯定不是高鸿业、吴易风两位先生出的题,此题可能是方福前、姚开建二位教授出的。答案应该在人大研究生教材系列《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一书中,当然如果考生是学经济思想史的,阅读过马克思57-58和61-62手稿,这个问题是不难回答的。</P>
<P>其次,每个学校每个院系的每个专业有自己鲜明的特色,譬如,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堡垒,(弗兰克是弗里德曼的博士,由于其论文有强烈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色彩,弗里德曼就是不让弗兰克进行答辩,你怎么认为呢!)我想如果你信奉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你可能难以回答该系老师的命题。(由此产生一个问题,学术上还是讲究近亲繁殖的好,只有近亲繁殖,才能形成有特色的学派。国内目前对学术近亲繁殖做了相当错误的理解。譬如,芝大经济系的教员必须是坚持新自由主义的,我想大家都明白。关键问题是从学术角度进行近亲繁殖,而杜绝人情和关系。其实美国高校在博士生毕业时,都不留本校毕业生,但是毕业博士在其他高校工作两年后,成绩出色地却可以调回来,这只不过是一种学术甄别机制吧了,调回来的学生其学术观点却是和本学派一致的,这里就杜绝了走关系和人情的因素。但是在中国,在城市差距很大、异地迁徙很难的条件下,这种甄别机制是很难实施,也可能使一个优秀学者浪费了,毕竟在中国,社会科学学者选择地点很重要。国内近年来比较突出的土博士,都是留在自己的母校,为自己的学校的学科特色作出很大贡献,人大和其他名校中这种例子很多)因此,人大经济思想史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试题是很正常的,与政治无关。(实际上,人大政治经济学的教授和经济思想史的教授们,所研究问题与政治关系不大。道是北大的哪些海龟们,对政治兴趣极大,看看他们各种”入世“〈不是WTO呀,指向国家、社会建言建策〉以后的各种观点、政策主张,引起多少问题就很清楚了,如今年的张、郎之争,这是政治吧)只不过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被当作意识形态,被强制灌输,引起青年学生反感,(从青少年向青年转轨时期,人有强烈的逆反心理,强制灌输肯定会引起大部分学生的反感)但既然考博士,意味着以后相当大可能会从事学术研究,这种观点可能是要不得的。</P>
<P>再次,就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来看,这本身没有什么太多的意识形态含义,而且出题者命题水平是很高的。关于这一点需要多费点时间。</P>
<P>    其实在李嘉图那里,就试图解决一个悖论:追求价值增殖却导致单位使用价值的价值不断下降,资本主义社会的利润率从长期来看有不断下降的趋势,显然资本主义社会是不能建立在利润率长期下降的基础上的,李嘉图无法解决这个问题。马克思从资本有机构成的角度回答和解决了这个问题,很简单的一个公式是p‘=m'/(C/v+1),如果C/v不断提高,显然,p'就不断下降,资本主义无法建立在P’不断下降的基础之上。资本主义社会必然需要转变,既向社会主义过渡。(注意一下,相当多的包括学政治经济学的学生以为,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存在剥削,是不合理的,应该推翻,如果马克思是这样,与从道德、伦理等角度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有何区别,哈哈,误解马克思的中国学者和学生还很多)</P>
<P>实际上,利润率下降也为西方或主流经济学者所注意,这个问题是在增长理论的内容里探讨的,即资本主义能否维持长期增长。从哈罗德—多马模型到索洛的新古典增长模型,从新剑桥增长模型到现在的各种内生增长理论,其实都在讨论这个问题,核心变量是资本-劳动比的不同假定,而这个概念与资本有机构成几乎是一致的。把从内生增长理论出发的各种新增长理论的各种模型,与马克思分析对利润率下降起抵消作用的因素对比一下,你就知道这是在复活谁的思想,当然这一切都是在主流经济学的框架内进行的,思想却出奇的一致。(你们又在笑了吗,什么问题马克思都论述过了,好庸俗!实际上,经济学思想上的创新只不过在细化和扩展前人的思想,主流经济学讨论的很多问题在斯密那里已经提出了)</P>
<P>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界,围绕资本主义有机构成与利润率下降,曾展开很长时间的论战,具体内容可参见高峰先生的著作和孟捷关于产品创新的著作。</P>
<P>现在你明白这个问题出的很好了吧,作为经济思想史的博士生,了解一下马克思这个理论是如何形成的过程,(其实关键是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的划分,而不是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其中价值构成、技术构成和有机构成结几个概念是有差别的,马克思对此认识有多年的历程)是不是应该。</P>
<P>无论你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还是主流经济学,(二者都是对同一社会经济过程或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必然在某些问题上是一致的,只不过用的概念、范畴不一样,结论有差异)读书还是要思考,不要浮在上面!目前我校的博士入学考试仅仅是一个形式而已,即使这样的高水平试题,随便写个大概,你可能也能考取人大博士,一年召那么多的博士,没有办法不能浪费名额吧!一届能培养一至三个学者就万幸了。做学问是奢侈品,投入多不一定有产出,可能提这个问题的考生也是名校的硕士生,你的提问直接反映了你的水平,好好思考吧,毕竟做学问是自己的事情。如果你以学术为终身职业的话。</P>
<P>其中可能论证的不够详实,如果你有经济学基础,相信可以看得明白。</P>
<P>还是不习惯长篇大论发贴。</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2-13 16:33:33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2-13 17:15:00
说得很有道理,佩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2-18 20:52:00
人大考博试题的水平当然毋庸置疑,每个学校根据自身的学术传统来出题也无可厚非。但若是我,如果非要把“资本劳动比”说成和“有机构成几乎是一致的”才能读这个博,那我宁可不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2-21 13:07:00
没有必要说是一致的,实际上,关于二者是否一致的问题,我是持否定看法的,因为二个概念内涵和外延完全不一样。但是为了说明资本有机构成是个经济学概念,做了一下类比。如此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1 10:31:00
<p>楼主高见!学习</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9 20:36:22
楼主高见,赞一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