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2371 4
2011-09-28
  防祸于先而不致于后伤情。知而慎行,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焉可等闲视之。   君子要远离危险的地方。这包括两方面:一是防患于未然,预先觉察潜在的危险,并   采取防范措施;二是一旦发现自己处于危险境地,要及时离开。
  
     2000年前的先贤告诉我们,要对危险有足够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在他出现之前和出现之后,选择最合适的方式保护自己。谨慎小心行事,是给出的提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9-28 15:03:35
风险规避型  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29 12:23:05
孔圣告诉我们的并不是一种对于生命存在的怜惜,也不是一种苟且偷生的无为、避世,他老人家想告诫我们的是:人对身体的保护和生命的热爱是出于人之为人的责任,正所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道所预设的君子“化欲”“进德”的对象一方面是对己的,一方面是对物的(包含人),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成仁向善的旨归要求我们不仅要爱身,更要成身。正如“君子不立于危墙”,“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邦有道则见,邦无道则隐”这种保身爱身的思想是内含着某种隐忍,灵活,变通,辩证的情感与思想的意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29 16:36:28
行者枯木 发表于 2011-9-29 12:23
孔圣告诉我们的并不是一种对于生命存在的怜惜,也不是一种苟且偷生的无为、避世,他老人家想告诫我们的是: ...
趋吉避凶是人之本性,不同知识结构、不同思维方式的人,对危险是否存在的判断结果是不一样的,对危险进行预防的方式是各异的。但在这之前,你要有足够丰富的知识,只有充足的知识才能做到预先察觉,才能采取防范措施;只有充足的知识,才能及时的发现险地。帮助自己及其他的人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30 00:02:29
05410614 发表于 2011-9-29 16:36
趋吉避凶是人之本性,不同知识结构、不同思维方式的人,对危险是否存在的判断结果是不一样的,对危险进行 ...
同意啊!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不惑,六十而耳顺,七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人生而在世,学乃是首要之任务,故而圣人才会将《学而》作为《论语》的首章,想必正是此意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