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宗罪:出资评估违规
第二宗罪:涉嫌虚假出资
第三宗罪:私增资产 违规增资
第四宗罪:身披集资“马甲”
第五宗罪:贱卖还是侵吞国资?
以下材料来源:
http://www.ipocn.org/info/201109/ipo281153.html
三大质疑 集体企业一夜变身私企
实物出资从未过户
招股书显示,申科轴承前身为浙江申科滑动有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申科有限”),原名“上海电机厂诸暨轴瓦有限公司” (简称“诸暨轴瓦有限”),是由上海电机厂和诸暨市第二轴瓦厂共同出资组建,注册资本420.8万元。其中,上海电机厂出资214.6万元,占注册资本的51%,出资方式为货币出资149.6万元、品牌及非专利技术出资65万元;诸暨市第二轴瓦厂出资206.2万元,占注册资本的49%,出资方式为实物出资142.42万元、土地使用权出资63.78万元。
令人不解的是,堂堂国企的上海电机厂出资设立子公司,居然没有开设自己的验资账户,而借用由何氏家族当时“把控”的诸暨第二轴瓦厂代为验资?
集体企业一夜变身私人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招股说明书还介绍了申科轴承前身申科有限成立时的原始股东之一诸暨市第二轴瓦厂从集体企业如何转身成为何氏家族掌控的私企的过程。
1992年11月16日,诸暨市乡镇企业局批准化泉乡设立诸暨市第二轴瓦厂,企业性质为乡集体企业。注册资本50万元,乡ZF投资25万元,以厂房及设备作价投入;何全波出资25万元,以货币形式投入。
然而,上述招股说明书称,化泉乡ZF的资本金均为虚拟集体资产(厂房、仓储3200平方米及加工设备),实际上是由何全波本人另租场所经营,企业仅以集体企业的性质缴纳定率管理费。
贱卖还是侵吞国有资产?
1996年12月,诸暨轴瓦有限由上海电机厂和诸暨第二轴瓦厂出资设立,其中上海电机厂注资额为214万元,占比51%,为国有资产。
2001年4月29日,西安交通大学以无形资产72.8万元,以现金30万元增资申科有限(已由“诸暨轴瓦有限”更名),西安交大出资亦为国有成分。
至此,申科有限的股权结构为:上海电机厂、科通机电(已由“诸暨第二轴瓦厂”变更)、西安交通大学各出资额为471.85万元、453.35万元和102.80万元,分别占比45.90%、44.10%和10%。
2005年8月8日,上海电机厂将其持有的45.9%的申科有限股权以632.12万元的价格转让给科通机电,并于2005年10月25日正式交割完毕。其作价依据2004年10月31日申科有限净资产评估值1377.17万元,每份出资额净资产为1.34元。
但在国有资产退出半年后,申科有限的净资产高达11045.57万元,是其转让时的基准净资产1377.17万元的8.02倍。
“偷偷摸摸”IPO
9月15日晚间,德尔家居和申科股份这两家公司的招股说明书(申报稿)出现在证监会网站上。在预披露的同时,发审委公告的工作会议和审核时间是9月19日,其间还隔着双休日,实际上留给市场的预披露时间只有9月16日一个工作日。
IPO预披露制度是证券发行的重要一环。根据2008年7月证监会发行监管部发布的《关于调整预先披露时间的通知》规定,对所有新受理首次公开发行申请,该部将在发行人和保荐机构按照反馈意见修改申请文件后的5个工作日内在网上公开招股说明书(申报稿)。这其实是为了拟发行人和中介机构接受社会监督,方便投资者尽早了解情况、更有效地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一般来说,IPO的预披露集中在周一、周四、周五。这其中,周一预披露一般是当周周五上会,而周四、周五的预披露一般分别是下一周的周一和周二上会。从最近一段时间的预披露情况来看,周四、周五预披露的IPO越来越多。8月份以来,证监会网站共预先披露了24家拟上市公司的招股说明书,其中有19家是在周四或周五。
一位业内人士称,如果预披露时间定在周四和周五,预披露期就夹杂了一个周末双休,那么市场的关注将大大降低,被公众抓住“小辫子”的可能性也随之降低,“偷偷摸摸”不知不觉地就过了会。这其实并不利于公众对IPO市场的监督,预披露制度有点变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