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74.小与快与穿透力
2011.9.29
读当代物理,我发现小与快与穿透力成正比。因此,能够引起视神经视觉反应的光子的运动速度很可能小于所有小于光子的基本粒子的运动速度,所谓光速最快的理论被推翻也是迟早的问题了。
小与快与穿透力成正比的认识源于一些基本粒子的发现过程:它们最初的踪迹都是在深埋地下的气泡室中通过照相底片的分析发现的,而光线不用气泡的放大,我们就可以直接看到。还有,光线的穿透力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如何。
写到这里,我要质疑光线是电磁波的说法,因为许多电磁波的穿透力都强于可见光。
也许可见光是某些波段和频率的电磁波,仅仅它们的穿透力有限,那么电磁波一般的物理属性是什么?
我的上述疑问最初产生于光速与距离与引力的矛盾:光以光速从太阳到达地球需要8分钟,而这8分钟地球要跑多远?银河系的直径据说有10-20万光年,如果引力的速度小于或等于光速,银河系是如何形成的?接着读到一些基本粒子的发现要通过气泡室与照相底片的分析,我就想到了运动速度与体积质量和穿透力的关系。还有,光子如果独立存在,必定不同于电磁波,而电磁波的物质基础很可能是单电荷,或中性电荷、电荷的聚集体,而引力波很可能与电磁现象有着某种联系,磁单极子很可能就是单电荷!
那么光子是什么?光电现象如何解释?我觉得光子可能类似电子,是电荷的一定聚集体形成的物质结构,因此光、电、磁的物理现象可以相互转化,而电磁现象是较光现象更为低端的物理现象,引力又较一般电磁现象低端。
考虑到引力波的波长、频率,我觉得可能与星体的质量、直径和自转速度有关,因此可能存在超长波长、超低频率的电磁波,以致我们难以发现。
关于磁力线与电磁波,我觉得我们可以观察到的磁石的磁力线可能是某些超短波长、超高频率电磁波的踪迹,而基本粒子和星际间的磁力线我们目前还难以观测。因此,有些物理现象需要推测、推理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