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转贴)学术合作之难
已有 1479 次阅读 2011-10-1 08:06 |个人分类:科研笔记|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合作 face office style class
在各门学科分化得日趋琐碎疏远的今天,各个学科分支之间的合作更加凸显出合作的必要。有不少广为流传的经典合作范例,几乎可以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而必然出现的产物。李杨合作创生关于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之杰作,沃森克里克一个做生物一个做结构,以初生牛犊不畏虎的精神赶在本学科泰斗之前揭示遗传物质DNA的晶体结构。限于笔者孤陋寡闻,国内的例子则不多见。
然而,学术合作,归根结底是从学术活动的科技人员之间的合作,是具体的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其难度之大,令一般人等望而却步,望洋兴叹,甚至退避三舍,敬而远之。何以言之?
其一,学术合作的出发点决定了这项合作的可能性。许多的学术合作是在事实上的不平等的情况下,自然而然形成模样,然后开始步入正轨的。这可能已经算是是最好的开始了。因为在开始面对正式合作终将出现的各种问题之前,双方已经有了事实上的具体合作的产出。至于合作双方各有其难以告人的私愿和共同的利益需要而走到一起,自然而然也就预知了其结局如何。那么有没有一种事先规划好的合作可以高效运作呢?那就要看下面几个基本条件如何了。
其二,学术合作对象的志趣决定了合作的水平和成就。学术合作的朴素愿望是同一个学术问题吸引了不同学科的人,大家都希望能扬长避短,致力于解决这一学术难题。学术合作,更像是个人之间的行为。有原创价值的科学活动,往往更像是部分科研工作者的个体活动,而非集体和组织的行为。科研组织之间的松散合作,更像一种政治上的延续,更多展现的是象征意义。前者,在两个处于学术创业期的新人之间更容易迸发无私的合作的火星。后者则更倾向于在盛名之下的学术山头或组织之间以合同形式规范和执行。
其三,学术合作的知识产权划分决定了合作的可行性。有许多令人羡慕的合作,产出了光辉的学术成就。但最终这朵典范合作之花,还是不可挽救地枯萎和凋谢了。其原因无它,科研无国界,科学家是有的。学术无领域的鸿沟,学者是有的。学者所工作的单位对知识产权的要求,学者本人对学术成就的归属要求,合作者彼此的学科差别,彼此学术地位的差别,学者工作单位的学术地位的差别,凡此等等,都是一颗颗威胁这场学术合作的定时炸弹,终将被引爆。是怀着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一起拆除这颗炸弹,还是见好就收,劫掠成果一走了之,不顾贻笑大方,让曾经的合作伙伴变成形同陌路的人,甚至一世仇恨?这便取决于下文所说的双方的学术眼界和人格素质了。
其四,学术合作人员的学术眼界和人格素质决定了全部合作形态和时效性。古往今来,有不少学界泰斗对于提拔新人,不遗余力。其故事让今天的人听来恍若童话。提拔学术新人不是学术合作,但在促进学科发展上,功德无量。值得借鉴的是这样的学者的风范,或许对学术合作有所启发。这样的人格素养,很难在两个创业初期的学者身上同时出现。那得多好的时机和运气才能促成珠联璧合的合作美景。大凡学术做得好,总归是那些肯牺牲其它兴趣和活动的人,心无旁骛地钻研本行,同时留心别的学术领域的成就以为借鉴的人。在一般人际关系和社会事务中,容易显得经验不足,和缺乏恰当处理这类事情的应变能力。即使同一学术领域之间的学者,也常常发生学派之争而互不相让,甚至文人相轻的事情也常有发生。何况不同学科之间,更常有领域高下之分。从事亚原子层次物质微结构研究的学者瞧不起从事金属与合金等工程学科的微米与纳米量级物质结构的研究;从事纳米功能材料与化学合成的学者,固执认为纳米晶体学只不过是一个具体而微的研究工具而已。更有做数学的轻视物理学科的人数学素养和功底差,而做物理和化学的又藐视做工程材料的人物理化学背景弱。这样的事实上的差异,让一个人的心态难以展平,更难以平等对待曾经的学术合作的对象。可以说,学术合作具体是什么形态,究竟能持续多久,决定于双方的学术眼界和人格素养,而不仅仅是学术能力的差异问题。
学术合作之难,难于上青天。机缘巧合者,我要奉劝他们好好珍惜难得的机缘,哪怕只为的给学术发展做一点添砖加瓦的工作,也是值得的。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然而许多的合作,并不需要一开始就万事俱备。一旦开始合作,出现的许多纠纷,总归是可以通过商谈解决的。我不肯相信,因为有这么多困难挡在合作之路,就没有人肯继续沿这条路走下去。毕竟,知难而进,是大多数学者的一贯作风。随着国内学者的学术成就日渐提升,这样的学术合作必将呼声日甚,并成为可能,其合作的成就也必将在并不遥远的将来脍炙人口。
江北
20111001于悉尼
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 ... 8&do=blog&id=492259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