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2822 6
2011-10-02

第一节 经济金融形势

(一)宏观经济

1.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2011年上半年,中国经济仍然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继续朝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消费需求保持稳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进出口总体平稳较快增长,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工业企业效益较好,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但物价上涨较快。

2011年上半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20.4万亿元,同比增长9.6%,其中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长9.5%,涨幅比上季度降低0.2个百分点;环比增长2.2%,比上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

2.价格总水平继续上升

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4%,其中第二季度同比上涨5.7%,涨幅比上个季度继续扩大0.7个百分点。其中各月涨幅分别为5.3%、5.5%和6.4%(见图1)。

1 20088月以来CPIPPI增速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国研网整理

生产价格继续上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涨幅有所回落。第二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9%,比上个季度低0.2个百分点,各月同比涨幅分别为6.8%、6.8%和7.1%。

3.国际收支继续呈现“双顺差”

2011年第二季度,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含净误差与遗漏)呈现“双顺差”,国际储备资产继续增长。二季度,经常项目顺差696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含净误差与遗漏)顺差670亿美元。国际储备资产增加1365亿美元,其中,外汇储备资产增加1369亿美元(不含汇率、价格等非交易价值变动影响),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减少2亿美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0-2 17:03:32

(二)货币政策

1.数量型工具

(1)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二季度,央行依然保持了每月调升一次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控幅度,分别于4月17日、5月12日和6月14日宣布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见表1)。

1 2011年第二季度存款准备金率调整表

公布时间

生效日期

大型金融机构

中小金融机构

调整前

调整后

调整幅度

调整前

调整后

调整幅度

2011年614

2011年620

21.00%

21.50%

0.50%

17.50%

18.00%

0.50%

2011年512

2011年518

20.50%

21.00%

0.50%

17.00%

17.50%

0.50%

2011年417

2011年421

20.00%

20.50%

0.50%

16.50%

17.00%

0.50%

2011年318

2011年325

19.50%

20.00%

0.50%

16.00%

16.50%

0.50%

2011年218

2011年224

19.00%

19.50%

0.50%

15.50%

16.00%

0.50%

2011年114

2011年120

18.50%

19.00%

0.50%

15.00%

15.50%

0.50%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国研网整理

    超额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存放于中国人民银行超出法定准备金的款项,主要用于资金清算、头寸调拨等。另外,在银行出现大规模支付需求时,也可以调动超额准备金备付。在经过2011年的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余额不断下降,与此同时,超额准备金率(简称“超储率”)也随之下降。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6月末,商业银行的超储率为0.8%,较2010年4季度的2.0%和2011年一季度的1.5%分别下降1.2个百分点和0.7个百分点。超额备付水平是衡量商业银行流动性是否安全的最重要指标,超额备付较低,将导致银行难以应付大规模集中性的支出。

存款准备金率六次上调后,将冻结2.23万亿元资金,银行的资金面压力将有所加大,特别是对存贷比较高的中小银行,部分银行将牺牲收益率较高的贷款资产以满足流动性,对未来银行的放贷能力将有所抑制。但从动态看,贷款供给减少将带来利率上浮范围和幅度增大,货币市场资金收益率也将提升,总体上看,由于规模下降可以通过价格弥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净利润影响不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2 17:04:01

(2)公开市场操作

公开市场到期量成为货币政策工具选择的一个重要变量。在对银行体系流动性供求情况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中国人民银行加强各货币政策工具间的协调配合,合理把握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和节奏,促进银行体系流动性平稳运行。上半年累计发行央行票据9210亿元,开展正回购操作13600亿元。截至6月末,央行票据余额约为2.4万亿元。

二季度,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保持净投放态势,除4月、5月份各有一次净回笼之外,其余13次公开市场操作均实现净投放(见表2)。

表2 2011年第二季度央行公开市场业务回笼资金情况

单位:亿元

时间

央票到期量

正回购到期量

央票发行量

正回购操作量

净回笼量/净投放量

6/25-7/1

820

600

220

--

1,200

6/18-6/24

580

300

10

--

870

6/11-6/17

520

630

20

--

1,130

6/4-6/10

740

1,520

290

1,100

870

5/28-6/3

490

730

410

--

810

5/21-5/27

430

200

40

--

590

5/14-5/20

450

520

270

30

670

5/7-5/13

580

1,400

1,200

900

-120

4/30-5/6

610

970

580

330

670

4/23-4/29

1,550

1,000

140

--

2,410

4/16-4/22

1,060

850

650

320

940

4/9-4/15

940

1,180

1,250

1,700

-830

4/2-4/8

1,010

1,100

760

1,070

280

注:+表示净投放–表示净回笼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国研网整理

二季度,相对于三次上调存准率冻结的11000亿元资金,公开市场操作共投放资金9490亿元,可见,在二季度,存准率上调与公开市场净投放具有相伴相生的关系。央行动用准备金工具深度冻结流动性的同时,在公开市场降低回笼力度以缓冲存准率上调的集中影响。

2.价格型工具

(1)适时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

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虽在一定程度上减弱短期内加息的预期,但并不构成对加息的替代。央行在二季度的首月(4月6日)宣布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存款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3%提高到3.25%;一年期贷款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6.06%提高到6.31%。适时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对于稳定通胀预期、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对于巩固房地产调控效果、优化资金配置、居民财富保值等也具有积极意义。

(2)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继续按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重在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2011年上半年,央行实行的货币政策调控效果良好。2011年初以来信贷增速显著下降,货币供应量增速回落至目标区间内。然而,在中外利差及汇差扩大预期下,外部流动性压力依旧存在,另外,由于物价水平仍居高不下,央行将会合理运用利率、汇率、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和宏观审慎管理等多种政策工具组合,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2 17:04:33

第二节 银行业监管政策述评

二季度,银监会对复杂多变的形势保持了高度敏锐性,制定了一系列原则明确、针对性强的创新监管政策法规,主要体现在加强监管、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及完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等方面(见表3),保持了正确的创新导向和有效的监管力度。

3 2011年第二度银行业主要监管文件

颁布时间

监管文件

2011年5月4日

中国银监会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

2011年5月22日

商业银行杠杆率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2011年6月7日

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支持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

2011年6月30日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资料来源:银监会网站,国研网整理

(一)银监会发布《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

5月4日,银监会发布《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就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动性、贷款损失准备等监管标准确定了监管要求。新标准将于2012年初开始实施。具体监管标准见表4、表5。

4 新监管标准下银行资本充足率要求

资本充足率要求

最低资本要求

留存超额资本

过渡期安排

核心一级资本

一级资本

总资本

系统重要性银行

5%

6%

8%

2.50%

2012年初实施,2013年底达标

非系统重要性银行

5%

6%

8%

2.50%

2010年实施,2016年底达标

资料来源:银监会网站,国研网整理

5 新监管标准下其他定量监管指标

项目

内容

标准

达标时间

过渡期安排

杠杆率

一级资本/表内外总资产

4%

2012年初开始实施

系统重要性银行,2013年底达标;非系统重要性银行,2016年底达标;个别2018年底达标。

拨备率

贷款损失准备/贷款余额

原则上不低于2.5%

2012年初开始实施,按二者孰高的原则确定,并实施动态调整

拨备覆盖率

150%

流动性指标

LCR(流动覆盖率)

100%

2012年初开始实施

设置两年观察期,2013年底达标

NFSR(净稳定资金比率)

100%

资料来源:银监会网站,国研网整理

在该指导意见出台之前,更趋严格的监管标准已经被市场充分预期,并加以反映。从《意见》的内容来看,其与现存的监管规定差异在于:其一,将监管资本从现行的两级分类修改为三级分类,即核心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其最低要求分别为5%、6%和8%;其二,新标准实施后,正常条件下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不得低于11.5%和10.5%;其三,若出现系统性信贷过快增长,需计提逆周期超额资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2 17:05:01

从对银行业的影响来看,资本充足率要求对银行影响总体不大,截至到2季度末,所有上市银行已经达到或超过监管标准(系统重要性银行资本充足率不低于11.5%,非系统重要性银行资本充足率不低于10.5%)(见图2)。

2 2011年第2季度末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

数据来源:各上市银行2011年半年报,国研网整理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二季度各上市银行均达到了监管标准,然而,仍有很多银行面临着较大的资本金压力。截至目前,工农中建均公布了次级债的发行计划,四大行拟发行次级债规模超过2000亿元。股份制银行方面,2011年,除了去年并未融资的中信银行、民生银行有股权融资计划外,兴业银行、浦发银行等均公布了发行次级债计划,其中兴业银行拟发行150亿元,浦发银行拟发行500亿元。采取再融资等措施后,各银行眼下没有融资之忧。但随着业务发展,如果未来资本消耗型业务的发展模式不转变,银行资本短缺的局面会再次出现。

对于银行拨备覆盖率不低于150%的要求,目前各商业银行已经在实施,根据上市银行2011年半年报所披露的数据,16家上市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均超过监管标准(150%)(见图3),行业均值为295.77%。

3 上市银行20112季度末拨备覆盖率

数据来源:各上市银行2011年半年报,国研网整理

贷款拨备比各行差距较大,2011年2季度末,16家上市银行贷款总额为36.18万亿,贷款减值准备金余额总值为8860亿元,总的贷款拨备率为2.45%,虽然总体拨备率接近2.5%的监管标准,但是各家银行具体情况参差不齐(见表6),只有农业银行、华夏银行和建设银行达标。但鉴于该类银行的达标时间为2016年底或2018 年底,仍有充裕时间补足。

6 上市银行20112季度末贷款拨备比              

农业银行

建设银行

中国银行

工商银行

光大银行

南京银行

华夏银行

北京银行

3.64%

2.53%

2.17%

2.47%

2.41%

2.31%

2.67%

1.96%

交通银行

招商银行

民生银行

浦发银行

深圳发展银行

中信银行

兴业银行

宁波银行

2.10%

2.13%

2.10%

1.90%

1.67%

1.48%

1.33%

1.46%

数据来源:各上市银行2011年半年报,国研网整理

在新监管标准约束下,银行业需要从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模式转向质量扩张的内涵式增长模式,需要调整业务结构、强化管理、创新服务。要在坚守传统业务模式的前提下,在信贷业务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信贷质量。首先,在调整业务结构方面,银行需制定中长期信贷发展战略,积极调整信贷的客户结构、行业结构和区域结构,实现信贷业务可持续发展。其次,银行也需要强化管理,通过不断优化风险计量工具,完善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健全风险制衡机制,真正提升增长质量。再次,银行需要积极发展网络银行、电话银行、信用卡等渠道拓展业务,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为资产业务提供稳定的资金保障,同时降低经营成本,扩大收入来源。

(二)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杠杆率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金融危机引发了国际社会对现行监管制度的全面反思。金融体系资产负债表过度扩张、金融机构过度承担风险所导致的杠杆化程度过高,被广泛认为是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金融危机显示,尽管危机前西方主要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处于较高水平,但其杠杆化程度仍在不断扩大,表明单靠风险加权的资本充足率监管尚难以有效控制银行的杠杆化程度。针对这个问题,国际上已经达成共识,即应在现有的风险加权资本充足率之外,引入简单、透明、不具有风险敏感性的杠杆率指标,有效控制银行体系的杠杆化程度。

银监会于5月21日公布了《商业银行杠杆率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指出:1) 杠杆率(一级资本与调整后的表内外资产余额的比率)不得低于4%,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重要性银行应分别于2013 和2016 年前达到新标准;2) 该办法也适用于农村信用社、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

4%的杠杆率下限与市场预期一致,但是该下限比巴塞尔III(杠杆率下限为3%)更严格。计算杠杆率的过程和调整的表外项目与巴塞尔III 一致。该办法适用于银行和非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这从基本面上有助于控制整体系统的总体杠杆率和降低系统性风险。

根据银监会对我国部分银行进行检测,多数银行均能正常达标。其中大型银行已经基本达标。未来若资本充足率稳定,有序表外化,则杠杆率无达标压力。2010年末,银监会公布的测试结果为:按照2010年6月版杠杆率计算方法,我国5家大型银行平均杠杆率为4.7%,全部超过4%;5家中型银行平均杠杆率为3.9%,处于4%附近。若按照2016年底前达标要求,不会对其经营产生较大影响。

根据公布的杠杆率计算公式计算表明,目前绝大多数上市银行已满足要求,多数银行杠杆率指标均在4%以上,2011年1季度低于4%的仅有深发展和华夏银行,但在完成再融资之后,这一指标也将上升到4%以上,因此,近期对银行业影响不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2 17:05:24

(三)银监会发布《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支持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

银监会于6月7日发布《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通知》的内容主要有三点:1.优先支持银行发行专项用于小企业贷款的金融债,其发行金融债所对应的单户500万元(含)以下的小企业贷款可不纳入存贷比考核范围;2.允许其将单户500万元(含)以下的小企业贷款视为零售贷款处理;3.对小企业不良贷款比例实行差异化考核,适当提高小企业不良贷款比率容忍度。

小企业融资向来是备受关注的焦点和难点,在今年货币政策从紧、信贷压缩的背景下,小企业融资难题更为严重。在此背景下,银监会出台文件要求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意在支持小企业扩大融资。2010年银监会针对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曾提出“两个不低于”,即小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增速,同时增量不低于上一年,其中行政式干预色彩较重,此次文件中的措施则更多偏向于市场化手段。

《通知》对银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存贷比考核和资本充足率计算上。在目前银行存贷比压力日益加大的情况下,单户500万元(含)以下的小企业贷款不纳入存贷比考核范围有利于缓解银行日均存贷比压力。在资本充足率计算上,《通知》中规定500万以下的小企业贷款可以按照零售贷款的风险系数计算(一般商业贷款风险权重100%,零售贷款风险权重50%),从而对中小企业贷款比重较高且资本充足率较低的银行较为有利。

(四)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近年来,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迅速,为金融消费者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投资工具,进一步改善了商业银行较为单一的存贷款业务结构,完善了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功能,提高了其综合竞争能力。

然而,部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在宣传销售文本管理、产品风险评级、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评估、销售管理、销售人员管理、销售内控制度等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甚至存在误导销售和错误销售等情况,使客户合法权益和商业银行声誉受到损害,不利于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健康发展。

在此背景下,银监会6月30日发布了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从三个方面做出明确规定:一是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在理财产品销售文件中制作专页风险揭示书,内容至少应包括风险提示语句、产品类型、产品风险评级及适合购买的客户评级、示例说明最不利投资情形和结果、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评级、风险确认语句抄录等。二是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在理财产品销售文件中制作专页客户权益须知,内容至少应包括办理理财产品的业务流程、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评估流程、商业银行进行信息披露的方式、渠道和频率等内容。三是要求商业银行按规定对理财产品进行风险评级,对客户进行风险承受能力评估,按照风险匹配原则,将适合的产品卖给适合的客户。




作者:国研网金融研究部 来源:国研网《金融子行业季度分析报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