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市场动态
1、股票市场
1.前三季度IPO逾2300亿 同比降四成。中国证券报9月20日消息,9月19日,中国水利招股,该公司预计募资173亿元,为年内A股的最大IPO项目,使得A股场内并不充裕的流动性面临考验。统计显示,年初至今沪深两市已经有219只股票完成了网上发行,实际募集资金2118.02亿元。考虑到9月下旬将要完成的中国水利(预计募资173.17亿元)以及另外几只中小盘新股,实际募资金额可能超过2300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四成左右。
点评:整体来看,今年前三季度沪深两市的IPO速度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单个项目小型化趋势明显,整体募资规模有所下降,月度募资规模基本保持稳定。
2.三成新股首日破发。中国证券报9月21日消息,9月20日有3只新股首发上市,但长青集团和露笑科技双双破发。新股首日“上三破二”的情况重新出现,一时间引发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事实上,今年以来首发上市的226只新股中,有68只出现首日破发,占比达到三成。
点评:从供求角度来看,发行与上市节奏直接决定新股供给,自然会对新股首日表现形成影响;同时发行估值高低,则是影响新股首日走势的另一个重要变量。
3.AH股溢价指数创20月新高。中国证券报9月23日消息,在全球股市动荡和港股随外围市场大幅下行背景下,恒生AH股溢价指数9月以来屡创新高。恒生指数22日暴跌逾900点,恒生AH股溢价指数创20个月以来新高。截至收盘,该指数收报124.46点,上涨4.05%,9月以来累计涨幅超过15%。
点评:标普及穆迪日前下调欧美银行评级及美联储“买长卖短”美国国债,一方面令全球银行股承压,另一方面美联储的相关举措,将使美国短期国债收益率上行,这无疑会加速全球热钱回流美国,进一步加剧全球市场抛售银行股的压力。随着H股银行股股价再下台阶,A股银行股股价将面临新考验。
4.26只“老股”盘中创历史新低。中国证券报9月20日消息,在大盘创阶段新低过程中,一些A股表现更为疲弱。统计显示,当日有66只A股盘中纷纷创出历史新低。剔除今年以来首发上市的40只“新股”后,仍有26只今年以前上市的“老股”在当日盘中创出新低。在以上创历史新低的26只“老股”中,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个股分别为9只、11只和6只。
5.成交改写地量纪录 沪指再创年内新低。上海证券报9月20日消息,8月创下的2437.68点一度被众多机构视为市场“铁底”,然而随着周末多重利空的空袭,上证综指19日盘中再度创下年内新低。截至收盘,沪指报2437.79点,跌44.55点,跌幅1.79%,成交492亿元;深成指报11657.63点,跌220.60点,跌幅2.03%,成交428亿元。两市成交再次改写今年以来的“地量”纪录。
点评:近期资金面消息上的多重利空,是造成19日大盘羸弱表现的决定性因素。首先,随着“大家伙”中国水电的招股,A股的融资扩容成为压制市场资金面的重大利空。其次,高层关于继续采取措施调控物价的表态,也意味着短期货币政策可能很难出现放松,对持续缺乏资金的市场非常不利。另外,本周沪深两市限售股解禁市值133亿元,环比增三成多,这给弱势的A股带来很大的抛压。
6.冬储提前煤价连续上涨 煤炭股业绩确定受青睐。上海证券报9月22日消息,在21日A股市场上演的绝地反击走势中,煤炭行业以4.41%的整体涨幅位居板块涨幅三甲并带动股指轻松站上2500点整数关口。多家券商机构发布报告看好该行业,建议关注煤价上涨带来的投资机会。
2、债券市场
1.债市正处于高收益区间。上海证券报9月19日消息,长城稳健增利、长城积极增利债券基金经理钟光正认为,当前债券市场整体处于高收益区间,从经济周期的波动特点来看,目前蕴含较好的投资机会,未来债券投资应从防守逐步转向进攻。
2.债市已警觉“黑天鹅”。期货日报9月22日消息,债券市场似乎已经是进退两难。在这块最贴近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的市场上,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政策风险、技术性风险等均已纷纷露出水面,市场各方人士翘首期待“黑天鹅”早日到来,快点过去。
3.资金相对宽松 短期债市难言乐。期货日报9月22日消息,央行连续第九周实现净投放,资金面相对处于宽松,短期债市难言乐观,收益率震荡的筑底期还将延续。
4.交易所债指大多反弹。上海证券报9月20日消息,面对股指的下跌,“股债跷跷板”效应表现明显,交易所债指昨日以上涨为主。国债指数上涨了0.06%,收于129.58点,成交1.92亿元,成交量较平日明显放大;企债指数19日放量上涨了0.03%,收于144.80点,成交6.62亿元;沪公司债指数放量上涨了0.03%,收于128.70点,成交4.33亿元;沪分离债指数放量上涨了0.01%,收于126.85点,成交1.75亿。可转债市场上,受正股下跌影响,19日仅两只转债上涨。深机转债19日上涨了0.22%,收于95.52元;双良转债上涨了0.06%,收于102.92元。而跌幅在1%以上的仅有美丰转债一只,19日下跌了1.02%,收于113.32元。
3、基金市场
1.市场低迷令基金“捂紧”口袋五成股基有红不分。证券日报9月23日消息,截至9月22日,今年以来226只开放式基金(A\BC\基金分开计算)已经实施了267次分红,总额合计332.19亿元,每只基金平均分红额为1.47亿元。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还未进行分红的211只可比的普通股票型基金中,根据分红相关规定,即去年已实现收益大于前年已实现收益,并且去年已实现收益为正的基金,那么107只基金符合上述2个条件,并且尚未分红,占了逾五成。当然,基金是否应该分红还要看其具体的合同约定。
2.季末发行受“压” 基金销售需看银行“脸色”。上海证券报9月22日消息,又到季末缺钱时,在银行揽储压力的“挤压”下,基金更是无奈地又迎来了看银行脸色过日子的9月末。对目前仍主要依靠银行渠道募集资金的基金而言,即将到来的季末除了受传统的拉存款影响外,大量短期的理财产品也对其构成威胁。
点评:除了季末资金面较为紧张,基金发行力度备受影响的客观原因之外,基金公司主动选择“回避”也是3月、6月、9月和12月基金发行不佳的主要原因。
3.弱市捕捉投资亮点 基金掘金定向增发。上海证券报9月21日消息,在一片惨淡的市场环境下,有一类特殊的投资机会——定向增发,为基金提供了较为稳定的正收益,成为弱市下难得的投资亮点。德圣基金统计数据显示,从绝对收益来看,除非处于由牛转熊的快速下跌过程中,在多数情况下参与定向增发都能够使机构投资者获得正的绝对收益。从相对收益来看,定增绝大部分时间都能跑赢指数。
点评:定向增发的过程往往伴有上市公司资产收购、吸收合并、引入战略投资者或是资产重组等目的,随着实施定增的上市公司筹资的完成,一般而言,其盈利能力会有所提升,加上绝大多数定向增发都是相对二级市场折扣价买到股票,因此通过参与定向增发盈利,成为大概率事件。
4.机构资金暗流涌动 ETF连续三周实现逆市净申购。上海证券报9月21日消息,市场在2500点下方盘整,20日盘中更是一度创出年内低点,而ETF却逆市实现连续三周净申购。数据显示,继前一周资金大举增持ETF基金24.17亿份创出下半年以来交易周净申购新高后,上周ETF基金份额继续膨胀12.33亿份。对此,专业人士指出,ETF基金净申购大额增加且呈普遍净申购状态,或正体现了目前市场积极的一面。
5.调控政策难见放松 基金再度看淡房地产。上海证券报9月20日消息,二季度对地产板块普遍抱有“好感”的基金,最近口风似乎所有松动。面对短期内看不到放松迹象的房产调控政策,基金经理逐渐感觉到,此前所期盼的房地产投资机遇有可能会比预期“来得晚一些”。
6.30只指基排队待批 市场低迷抢位布局。上海证券报9月20日消息,在股指低位震荡的同时,基金公司却加速对指数基金的抢位布局。根据证监会的最新公示,目前已有13只指数基金获批待发,而排队待批的指数基金更是多达30只,创出阶段性历史新高。
点评:市场经过前期震荡,目前已处于历史估值低位,此时选择募集发行指数基金为后续建仓创造有利空间,同时或许也在一定程度上暗示基金公司对于后市企稳的预期。
7.大资金借货基“过节”尚存疑。中国证券报9月23日消息,“十一”长假临近。按照过往经验,大额资金往往会在节前买入货币基金,分享节假日期间货币基金的收益。然而,有基金业内人士表示,这次的情况存在特殊性,鉴于近期资金面紧张,商业银行9月底会大力揽储,“十一”节前资金大规模涌入货币市场基金的现象可能不会像以往那样突出。
8.分级基金进取份额迅速“增肥”。中国证券报9月20日消息,国内股市近两周成交量持续萎缩,呈现“筑底”形态,通常这是资金介入含杠杆的分级基金的好时机。近期盘中也出现抄底资金出动的痕迹,但随着资金参与热度的增加,带杠杆的分级基金规模剧增,这也给企图撬动行情的资金带来一定难度。
(三)机构动态
1.券商营业部老总诈骗潜逃 证监局集中整治。每日经济新闻9月21日消息,券商集合理财资产管理业务近年来取得极大发展,但似乎也成为一项“高危”业务,多起券商诈骗事件均与此项业务有关。券商集合理财资产管理业务频频爆出大额诈骗事件,广东证监局出手对券商资管业务“整风”:文件中明确规定“全面排查券商资管业务,并要各营业部开展自查自纠,及时上报资产业务详细情况”。
2.上交所边缘化 中国经济周刊9月20日消息,今年以来,共有179家企业在深交所上市,仅有29家去了上交所。在外界看来,这两家具有官方背景的交易所本应该各行其事。但在近期,随着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在上市地的选择上开始相对自由,眼看着深交所在IPO融资额度和上市企业数量已经位居全球前列,被业界称为行业“老大”的上交所再一次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有评论认为,由于沪深交易所完全是作为中国证监会的附属机构,由此造成了上市过程中很多本不稀缺的资源成为了稀缺资源,间接使各种寻租行为得到了生存的空间。
3.券商靠天吃饭日子难过 亏损面逼近2008年。第一财经日报9月21日消息,弱市中的券商们正处于困境之中,这一切已从今年中报和下半年上市券商月报中可窥见一斑。随着下半年二级市场行情和成交量的继续恶化,券商受经纪业务影响,业绩下滑程度会进一步放大,券商业绩亏损的家数或超前两年,接近2008年金融危机的情况。
4.险资投连账户接连获批 股市资金有望“补血”。上海证券报9月22日消息,21日,来自保监会信息显示,华泰人寿和光大永明下设的投资账户获得监管部门批复,加上8月底泰康养老的获批,投连市场发展脚步加快。而包括变额年金和养老资金在内的另类保险资金,都已建立了进入证券市场的直接通道,有望给股市资金“补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