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2011-10-3 09:23:46
我支持Robert Shiller
the Bloomberg 50 most influential people in global finance of 2011
One of the most far-seeing political economists of our time, Robert J. Shiller is known the world over for his brilliant forecasts of financial bubbles and his penetrating insights into market dynamics and how human psychology drives the economy.
Robert is a famously successful innovator in the emerging field of behavioral finance. He co-created the most widely quoted home price index in the country (the S&P/Case-Shiller Index) and is the author of a book—The New Financial Order—that offers truly creative and workable solutions to some of our greatest financial problems.
He also helped launch an active market in house-price futures and options on the 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
He cofounded MacroMarkets LLC, which uses the Case-Shiller methodology to develop innovative financial instruments to facilitate investment and risk management.
He contributes regularly to the Economic View column of The New York Times and to Project Syndicate.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3 09:29:11
Douglas W. Diamond 美国伊利诺州芝加哥市芝加哥大学商学研究所杰出教授

对金融中介与监督之分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3 09:29:24
我猜威廉·D·诺德豪斯(William D. Nordhaus),主要是其对环境经济学,特别是有关气候变化对经济影响的研究贡献。

环境经济学主要研究如何充分利用经济杠杆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包括研究社会生产力的合理组织、评估环境治理的投入所产生的效益、制定污染者付费的制度和排污指标转让的金额等,以将环境的价值纳入到生产和生活的成本中去,使环境的价值体现得更为具体。

诺德豪斯是全球研究气候变化经济学的顶级学者之一,曾当选“美国最有影响的50名经济学家”。他的研究范围很广,包括环境、价格、能源、技术变革、经济增长等都有所涉及。1972年,诺德豪斯和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托宾(James Tobin)提出“净经济福利指标”(Net Economic Welfare),主张应该把都市中的污染等经济行为所产生的社会成本从GDP中扣除,同时加上一直被忽略的家政活动、社会义务等经济活动。自此以来,诺德豪斯不断发展研究全球变暖的经济学方法,包括整合的经济和科学模型的构建等,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有效途径。此外,他还极力主张从排放许可制度转向征收碳排放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3 09:31:28
耶鲁大学——希勒——行为金融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3 09:35:13
Douglas W. Diamond or Paul Romer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3 09:36:59
liuyanglovehao 发表于 2011-10-3 08:40
好吧,我昨晚21点50分左右最先发出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猜测帖子,结果,被copy了。
你查一下,你看谁最先发的?你还敢说是第一个?只怪没币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3 09:37:37
BlackRifle 发表于 2011-10-2 22:46
my guess is  Paul Krugman.

He is going to get the prize sooner or later because his increasing-r ...
HE ALREADY HAS ONE!!!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3 09:39:11
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 Douglas W. Diamond

戴蒙德说过这样的话::我们需要找到一条更好的途径化解银行控股公司的问题,而不是等到他们面临破产再出手救助。他说,我们现在有太多的胡萝卜,却没有大棒。一个替代方案可能是采取立法变革,允许监管部门在不引发破产的前提下迅速撇开问题银行的现有股东,将法案实施后发行的长期债券转化为股份。这能在不需要动用ZF资金的情况下对银行实施资产重组。而且这还可以积极促使投资者购买银行债券,推动银行筹集资本以保证现有股东不至于被撇开。

考虑到后危机时代,也需要对金融危机进行进一步的反省,在全球经济仍不明朗的情况下,如果汲取过去的教训,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汤森路透也分析说,戴蒙德可能因为对金融中介与监督之分析而获奖。

至于上贴说的克鲁格曼,真搞笑,从来没有那两次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大家都要吃饭的,不是么,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3 09:40:35
我猜是罗默,因为最近全球遭遇经济增长的难题,而罗默在这一领域有突出的贡献,罗默的作品大家都很熟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3 09:43:41
Douglas W. Diamond  
美国伊利诺州芝加哥市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 Chicago)商学研究所杰出教授

获奖成就:对金融中介与监督之分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3 09:43:48
让·梯若尔(Jean Tirole,1953年-):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大师,当代“天才经济学家”, 经济学的天资高人

凭天赋三年成权威
  梯若尔继承了法国学者重视人文学科的传统,再加上深厚的数学功底,很快就显示出研究经济学的卓越天赋。他当时主要研究宏观经济学和金融学,并于1982年 和1985年在最权威的Econometrica(经济计量学杂志)发表了两篇经典论文:《理性预期下投机行为的可能性》和《资产泡沫和世代交叠模型》, 这两篇论文奠定了他在该领域的权威地位。

[编辑]新产业组织理论:在学界产生革命性影响
  此后,梯若尔转向了当时正在兴起的产业组织理论,他师从博弈论大师马斯金(Eric Maskin),这使他熟练掌握了博弈论。

  这门现代经济分析的锐利武器。梯若尔将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和分析框架应用于产业组织理论,开始构建新的框架,并用其分析解决产业结构调整中出现的许多新问题。

  1988年,梯若尔代表作之一《产业组织理论》出版,标志着一个新理论框架的形成。自1970年代以来,博弈论方法的引入使产业组织理论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但在本书之前,这些新的理论模型仅散见于各种期刊,尚未出现一本教科书,梯若尔《产业组织理论》是第一本用博弈论范式写成的教科书,是研究企业行为的 博弈论专著。

  梯若尔在书中引用的许多文献只是在本书出版数年后才公开发表,这使得本书的内容在今天仍具有较强的“前瞻性”。10多年来,该书一直作为世界著名大学研究生的权威教本,广为流传,历久不衰。须知,从涉足产业组织理论到成为该理论的权威,梯若尔仅用了三年时间。

  产业组织理论是近年来经济学最活跃、成果最丰富的领域之一。产业组织理论以市场与企业为研究对象,从市场角度研究企业行为或从企业角度研究市场结构。

  作为一种完整而系统的理论体系,产业组织理论的出现是与新古典的微观经济理论在解释垄断或不完全竞争问题上的失败分不开的,或者从实践看,产业组织是伴 随本世纪以来大型制造业公司的迅猛涌现以后才出现的。20世纪30年代以后,以哈佛大学为基地的正统产业组织理论基本形成,理论界称为哈佛学派。哈佛学派认为,结构、行为、绩效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SCP范式),即市场结构决定企业行为,企业行为决定市场运行的经济绩效。所以,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最重要的是通过公共政策来调整不合理的市场结构。

  产业组织理论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世界一流理论经济学家们的注意和兴趣。他们不断地加入研究的行列。上世纪80年代前后,以梯若尔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将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和分析框架引入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领域,对产业组织理论产生了革命性影响。

  新产业组织理论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三个主要方面:从重视市场结构的研究转向重视市场行为的研究;突破了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单向、静态的研究框架,建立了双向 的、动态的研究框架;博弈论的引入,意味着对传统的由市场机制决定的瓦尔拉均衡可行性的怀疑,如现代大公司可通过许多非市场的制度安排,如合谋、内部整合、组织结构调整等来解决问题,而不依靠市场。

[编辑]《博弈论》
  从1991出版之日起,梯若尔和弗登博格合著的《博弈论》便成为博弈论领域最具权威性的研究生教材,为美国各个高校经济学系的博士课程所采用。作为整个 博弈理论中最为经典、与经济学中理性人假设最一脉相承、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理论,非合作博弈是博弈理论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书中涵盖了非合作博弈的全部重要内容,不仅包括策略式博弈、纳什均衡、子博弈完美性、重复博弈以及不完全信息博弈等常规内容,而且还包括马尔可夫均衡这样的非常规内容。11年来无人超越,对世界著名大学研究生的博弈论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时至今日,它仍然是博弈论领域中最前沿的教科书之一。

[编辑]新规制经济学:破解垄断行业竞争与规制密码
  自1980年代中期始,梯若尔和拉丰(Jean-JacquesLaffont)共同开创了激励理论的一个最新的应用领域———新规制经济学,并以两本经典著作《ZF采购和规制中的激励理论》(1993)和《电信竞争》(2000)完成了该理论框架的构建,确立了其在该领域的开创者地位。

  20世纪80年代,世界各地在电信、电力、铁路、煤气、自来水等自然垄断产业中掀起了“管制改革”的浪潮,放松管制、引入竞争、产权私有,由垄断走向竞争已成为世界各地自然垄断产业市场化改革的主导趋势。

  传统的规制方法主要有两种:基于服务成本定价的服务成本规制方法和基于拉姆齐定价规则的拉姆齐-布瓦德规制方法。由于忽略了规制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而使得它们无法提供正当的激励。一般地,被规制的垄断企业拥有有关运营成本的私人信息,并且总是有积极性隐瞒这种信息,因而规制方很难获得精确的成本信 息。在这种环境下,上述两种方法会带来极大的激励扭曲。

  管制改革的实践,迫切需要新的产业管制理论的出现。梯若尔和拉丰开始探索将信息经济学与激励理论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应用于垄断行业的规制理论的道路。

  在批判传统规制理论的基础上,他们创建了一个关于激励性规制的一般框架,结合了公共经济学与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思想以及信息经济学与机制设计理论的基本方法,成功地解决了不对称信息下的规制问题。

  梯若尔和拉丰于1993年出版的著作《ZF采购与规制中的激励理论》完成了新规制经济学理论框架的构建,并奠定了他们在这一领域的学术领导者地位。

  梯若尔和拉丰将新规制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应用于垄断行业的规制问题,分析各种规制政策的激励效应,并建立了一个规范的评价体系。2000年,作为对十几年垄断行业规制理论与政策研究的总结,他和拉丰合著的《电信竞争》一书,为电信及网络产业的竞争与规制问题的分析和政策的制订提供了一个最为权威的理 论依据。

  10多年来,梯若尔从当代经济学三个最前沿领域———博弈论、产业组织理论和激励理论的研究中,获知研究经济学的真谛:要有经济学家的直觉———即透过纷 繁复杂的经济现象把握经济学本质的能力,时刻讲求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凭此,自1990年代中期始,梯若尔不断在经济学的各个新领域拓荒,硕果累累。

[编辑]建模型解串谋难题
  1992年,在国际经济计量学会第六届世界大会上,梯若尔提交论文《经济组织中的串谋问题》。串谋与勾结是所有的组织或机构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早已为政治学家和社会学家所关注。串谋与勾结会给社会福利带来损失,因而如何在制度设计中解决串谋问题,一直成为政治家和学者们不懈努力的目标之一,并在人类的制度 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这个重要现象长期以来却一直未能受到主流经济学家的重视。作为社会科学理论的皇冠明珠,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取得过令人瞩目的成就, 但它在制度分析方面尤其是对于串谋现象的漠不关心和无所作为,无法令人满意。究其根源,仍然是主流经济学家对于新古典主义的完备市场假设这个教条的坚定信 念。

  在产业组织理论和规制经济学等诸多领域,串谋现象造成了产业政策和ZF规制政策的严重扭曲,这一点即使在司法体系十分完备的欧美国家都普遍存在(如美国的安然公司和世界电信与安达信公司合谋做假账等案件),更不用说许多处于制度转型时期的发展中国家。

  梯若尔这篇综述性论文建立在他于1986年发表在《法、经济学与组织杂志》上的基本框架———多代理人模型上,它指出了研究串谋问题的重要性并提供了基本方法论。在该论文中,梯若尔提出了著名的“防范串谋原理”:为了避免串谋带来组织效率的损失,对于一般性组织,委托人总可以设计一组新的机制或契约,通过转移支付等手段,使得代理人的收益超过他参与串谋的收益,从而抵消了代理人参与串谋的积极性。

  研究串谋问题的另一个理论上的困难,来自于代理人串谋时所达成的支契约的可执行性。在法律上,一般地,这种支契约是非法的,因而很难将其纳入到契约理论的框架中。

  梯若尔则在非合作博弈的框架下,运用他所擅长的声誉模型和重复博弈模型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他指出,串谋往往发生在具有长期合作关系的组织中,这种长期关系使得代理人在串谋时更重视合作的声誉以及未来的收益,因而保证了串谋契约是自持的。

  梯若尔这篇论文建立了串谋理论的基本框架,在这个框架基础上,图卢兹学派,尤其是拉丰和马赫蒂摩(Laffontand Martimort)所作的突出贡献使其成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编辑]不完全契约之争:梯若尔成为争论终结者
  1999年,梯若尔在Econometrica发表了《不完全契约理论:我们究竟该站在什么立场上》。这篇论文被认为是对当时轰动整个学术界的不完全契约理论之争的“终结者之声”,同时也是关于该理论最经典的综述。

  契约是一组承诺的集合,这些承诺是签约方在签约时作出的,并且预期在未来(契约到期日)能够被兑现。完全契约是指,这些承诺的集合完全包括了双方在未来预 期的事件发生时所有的权利和义务。但在现实中,绝大部分契约都是不完全的,这是因为签约方在事前对未来所作的预期仅仅是基于双方的主观评估,未来所面临的 不确定性在本质上是不可预期的。不完全契约面临的核心问题是,由于签约方的机会主义行为造成的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无效。

  不完全契约理论之争由来已久,1985年,威廉姆森(Oliver Williamson)在其经典名著《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中指出,由于契约的不完备性所带来的交易成本,是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格罗斯曼(S.Grossmanan)和哈特( O.Hart)(986)在其经典论文中指出,产权,尤其是剩余索取权的合理配置,可以消除不完全契约所带来的交易成本,并且这也是用企业内部交易代替市场交易的根本原因。但随着人们对不完全契约本质的 深入揭示以及机制设计理论的迅速发展,许多学者研究得出,通过设计一些激励相容的机制,可以消除不完全契约的交易成本,从而可以在契约理论的框架内解决这一经典难题。

  1999年,著名的《经济研究评论》杂志在其66卷第一期以专辑形式掀起了不完全契约理论之争的高潮。以哈特和摩尔(Hart&Moore1999)为代表的产权理论学派认为,当不确定性下的自然状态足够复杂时,从本质上不存在一个可行的机制来实现帕累托有效的资源配置,因而只有通过合理地配置产权等制度 安排来恢复资源配置的效率。这就是哈特-摩尔-西格尔(Hart-Moore-Segal)(1999)所证明的“不可能定理”。

  而以梯若尔和马斯金为代表的机制设计学派却对上述结论不以为然,他们在《不可预见的偶然性与不完全契约》论文中,运用机制设计理论的最新成果证明,不可预 见的偶然性所造成的契约的不完全性,并不构成资源配置无效率的本质障碍,在当事人的效用函数不是非常限制性的情形下(即当事人没有很怪的偏好),我们可以 设计出一个激励相容的机制,实现帕累托有效的配置。

  这就是马斯金-梯若尔Maskin-Tirole提出的“可能定理”。

  某些学者指责“Maskin-Tirole机制过于复杂因而无法在现实中应用”,梯若尔则针锋相对地指出,所谓机制的复杂与否必须放到具体的应用范围中去讨论,如果机制的设计与实施的成本低于它所带来的收益,这种机制就是可行的。

  事实上,在现实运用中,涉及到大规模项目的招标与拍卖机制往往设计得非常复杂,以至于只有少数专家才能掌握。另一方面,产权配置,作为一种强制性的制度安 排,它所带来的交易成本往往非常高昂,并且容易被低估甚至忽略,而制度安排的锁定效应会导致长期交易的无效率。与此相比,机制,作为一种自持的契约安排, 其交易成本显然要低得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3 09:46:42
李雪林被认为在今后必将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人物之一。


诺贝尔经济学奖应授予中国经济学家李雪林,以表彰他在国债与税收,货币关系的理解方面所做的贡献。针对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普遍落后状态,不少经济学家都在努力研究这种落后的原因以及摆脱的对策,中国经济学家李雪林在这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李雪林的研究破除了发展中国家金融阻滞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民众贫困,无力进行投资和消费,但离开资本的形成和消费的推动,经济难以发展,民众又只能留在贫困之中。在阐述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方面,李雪林都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现代社会是金融的社会,也就是中央银行行长统治的时代。货币属性是当今世界最重大的金融基础理论前沿课题,中央银行就是通过货币政策影响整个经济社会。货币外生内生中性效应的发现在应用上为经济现象的诸多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为不同发展阶段国家找到经济对策提供了基础,货币属性将人类的智慧与创造固化在一条定理上,它无处不在,改变着社会的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今天货币属性测序已经成为金融社会发展的基石。货币属性定理是和牛顿的万有引力定理、爱因斯坦相对论比美的人类智力成果,相提共论的人类重大思想突破,为人类走上更高的文明铺上一层台阶,具有普世价值意义。

李雪林的理论揭示了货币先由外生,继而内生,最后中性的科学规律,从而为货币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和崭新的方向,也为发展中国家制定货币金融政策、推动货币金融改革提供了理论论据。新的基础研究成果常常为应用研究、新的技术打开通道,成为其前进的强大推动力。李雪林国债税收货币机制设计的理论与应用的研究为突破中等收入陷阱扫清了障碍,并在中国得到实证。

从1980年代起,李雪林在国债税收货币机制设计的理论与应用的研究取得重要成果,成为国债机制设计的权威学者。2006年李雪林的集大成之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西李湾版) 》在互联网出版,该文对相关主题进行了百科全书式的分析,该权威著作为他赢得了很高荣誉。西李湾十一五规划模型到现在为止政府出台的一些政策得出来的模型架构。一个经济模型建立之后,国家的所有经济政策必然都会围绕着这个模型展开。它将涵盖经济的方方面面,并且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经常进行完善和微调,其完整情和复杂性绝非一人之力可以完全参透。但只要找到了建模基础理念,即可演伸出千万的变化。如果我们可以窥得一角即可发现其中无限拓展,这也正是这个模型的魅力所在。在此之前,国内缺的就是这样对重大政治、经济框架制度做实实在在基础性研究的人,所以国家出台的重大政治、经济架构性制度往往跑调,走弯路甚至错路,实在是悲剧。

2006-2010年,中国经济和社会精准地按照第十一个五年规划(西李湾版)在走,未来至2020年,仍是如此。李雪林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的总设计师。

李雪林被公认为是未来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诺贝尔奖都是颁发给那些开拓创新领域的有全新思想的人。李雪林是公认的领袖人物,他的理论是新的。李雪林的成功显示中国经济学家的真正意义上的学术成果,来自突破的冲动。李雪林的著述和论文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用数据说话,且不让你感到枯燥。系统化的思维方式使人视野大大开阔,尤其是他对中国经济的独到见解,给人很大的震撼。数学能够应用到经济中,使经济学变得很有说服力。特别是数学方法、数学模型来解读经济学原理,使经济学更加精确与可以实验。把数量分析与应用社会科学的政策问题结合在一起,是从数量背景起步的,因此这是一个容易的转变。

李雪林的经济学学术生涯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梦想成为一名历史学家,在学习历史学的过程中,历史学的多角度学术观点深深的影响了他,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深深地迷恋上了他后来为之奋斗一生的金融学。而且在金融研究的过程中,越来越多地感觉到数学的重要性。国债是货币也是税收,李雪林证明了国债货币税收二重性。在2005年完成《答胡锦涛总书记献破解中国财政和经济能力低下之策》这篇文章中,这个理论得到很好的阐述。这篇文章是他的代表作,该理论认为。对所有从事金融研究的人而言,李雪林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颠峰。他通过一系列论文,直接冲击了长期占据主流的宏微观经济学,甚至被人认为是一场颠覆性的革命,很长一段时间GOOGEL在对西李湾数百万搜索之首就是西李湾财政和金融革命,一场为打破发展中国家经济停滞不前的革命。作为对策论领域的大师级经济学家,它代表了经济学理论形而上的价值取向。《答胡锦涛总书记献破解中国财政和经济能力低下之策》为2006年4月人民网首页推荐文章,是真正有影响的发现或理论、金融理论的里程碑。在该文中,提出并证明了实施突破的充分和必要条件,他在证明充分条件时所构造的对策被称为“西李湾财政策”,广为流传。2010年,西李湾财政策实证了《答胡锦涛总书记献破解中国财政和经济能力低下之策》中国经济超过日本的预定模型。

互联网对人类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不是物质上的更新,而是对人类精神领域的重大影响:任何人都有了面对所有人讲话的机会,任何真理都有了几乎无条件传播的条件。这是人类历史的第一次。李雪林的成功是互联网的成功。作为一个学识渊博、思想独立于研究机构之外敢于表达观点并带有的大学者,透过网络论坛批判时政,西李湾是李雪林的网名,西李湾这个网名长期是世界知名YAHOO、GOOOGEL搜索引擎的热门。

李雪林是中国网特约评论员和《联合早报网》的长期撰稿人。这使他在国际社会获得了很高的声望。也正是他的这些文章,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西李湾是最懂经济本质和最能看清和把握宏观经济的人,也是极少的能和华尔街西方经济顶级大师真正较量并强于他们的人 。他的研究成果常常引起学术界的广泛争论。有评论认为,他在经济学理论和经验验证方面的非凡才华触动了一大批经济学家,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改变了经济学家思考问题的方式,深刻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宏观经济理论的发展。

李雪林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追逐者中呼声极高的一位。金融领域的一场革命,李雪林也成了当今世界上经济学家把自己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之中的又一极为成功的典范。在企业改革、人民币汇率等领域中都做出过开创性的贡献,构建了全新的理论框架,改变了整个产业经济学的发展方向。李雪林以他开创性的贡献赢得了国际盛誉,重视历史地理的根源,再加上他深厚的数学功底,很快就显示出了他在经济学研究领域卓越的天赋和才华,他当时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宏观经济学和金融学。

2005年-2007年,李雪林确立了在经济学领域中的领导地位。在这一时期,李雪林先后发表了《中国财政能力相当于国际标准一半的原因倒查》及相关的《战略十字路口的中国:国家金融资本主义》等经典论文。2006年网易首页刊载的李雪林著作《六中全会中心议题:向百姓分钱2.2万亿》在国际金融界引起巨大反响。中国发行1.55万亿国债兑换外汇方案,并于2007年6月29日由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成功通过,一次空前的国债,创造了世界金融史上的神话。2008年11月9日,国务院通过4万亿公共投资方案。李雪林是那两次世界关注成功案例的“垂帘英雄”。 曾经有很多人断言,中国人得诺奖,机会最多的是经济学领域,因为中国的经济学家为成功的经济改革做出了巨大贡献。李雪林关于15500亿国债和四万亿投资的建议,其实也不是一提出来就采纳的,也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政府和经济学界也进行了反复论证的。

李雪林之所以成功,在于他懂得现实政治,并将经济对策与政治现实巧妙结合。经济学家短期是通过媒体途径影响政府的决策,长期则是通过自己的文章和研究成果影响。因为政治家不愿意听取意见,他们清楚自己的利益,而经济学家的建议不一定符合他们的利益。所以经济学家提供想法供人们讨论,过了一年,二年,结果显而易见。但是短期的效果不明显,尤其是一些新思想,通常会遭政治家的排斥。最终,李雪林的国债和公共投资方案脱颖而出,被中国决策层采用。他的方案被采用有两个主要原因:首先,正如所有人已经看到的,他的方案是本领域的杰作。然而,仅仅是一个好的方案不是被采纳的充分条件,因此第二个原因是李雪林出色的表达和说服能力。事实上,在李雪林最初提出他的国债方案和公共投资方案的时候,中国财政金融主管们根本无法理解如此复杂的动作规则,他们无法预知这样的国债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李雪林运用他的非凡的说服能力为官员们解除疑虑,他将复杂的国债机制中的各种机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给他们,让他们确信,他的方案是可行的且是非常有效的。

李雪林是值得尊敬的独立思考的中国人!是一个所作所为结合了对历史的忠诚与对未来的精明展望的人,这个国家需要这样的人进行独立思考的启蒙教育。在关乎国家最高利益的问题上,他总是能够作出符合实际的决断,而不是带着理想主义的态度去评判一切。他见解仍是至关重要的,把自己的思想抽丝剥茧汇总并梳理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可能是在不知不觉中,这些见解已经渗入了当今决策者的思想里。

李雪林的很多建议,都非常具有突破性的意义,可以说是真正的理论创新。 对政府来讲,西李湾学说可为民众展现其能力、信心、责任心和控制力。这个情形也是一个供给,一个需求,配合得很默契。西李湾可能是错的,但是却被政府一见钟情,久久不能忘怀。这种政权和和其推行的政策思想的结合让我想起了中国历史上历代封建政府皆奉为瑰宝的儒家思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3 10:05:30
微观、宏观和计量各猜一个吧!
微观,我看好Tirole,要算综合实力,他最强了!
宏观,我猜Barro,经济增长还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获奖,他都该有份。
计量,我猜Hausman,拿过Clark奖,MIT的计量大牛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3 10:09:12
我爱制度 发表于 2011-10-2 23:02
我个人觉得阿西墨格鲁(D Acemoglu),在劳动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以及制度分析等诸多领域很有建树。
引用一 ...
Acemoglu在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制度分析方面的成就的确很大,拿诺奖是早晚的事,但是现在有点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3 10:10:11
 Douglas W. Diamond  美国伊利诺州芝加哥市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 Chicago)商学研究所Merton H. Miller杰出教授

  获奖成就:对金融中介与监督之分析

 金融中介是指在金融市场上资金融通过程中,在资金供求者之间起媒介或桥梁作用的人或机构.约翰·G·格利和爱德华·S·肖(Edward S.Shaw)把金融中介机构可以分为两大类:货币系统和非货币的中介机构.货币系统作为中介机制,购买初级证券和创造货币;非货币的中介机构只履行购买初级证券和创造对自身的货币债权的中介作用,这种债权采取储蓄存款,股份,普通股票和其它债券形式。

  金融中介一般由银行金融中介及非银行金融中介构成,具体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以及信息咨询服务机构等中介机构,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活动与经济运行关系密切,金融活动的范围、质量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绩效,几乎所有金融活动都是以金融中介机构为中心展开的,因此,金融中介在经济活动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随着经济金融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金融中介本身成为一个十分复杂的体系,并且这个体系的运作状况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3 10:11:14
Jerry A. Hausman教授:先后毕业于布朗大学和牛津大学,现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the John and Jennie S. MacDonald Professor of Economics at MIT),主要的研究领域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Jerry A. Hausman教授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计量经济学家之一,其最著名的成就之一“Hausman Specification Test”被称为世界上经济学学生使用最频繁的“Daily Bread”;Hausman教授也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通讯和电信产业经济学家,同时在消费者行为、公司行为、公共政策等应用经济学领域也发表了大量的论文。Jerry A. Hausman教授所获的各种学术奖项和荣誉难以计数,其中于1980年获得计量经济联盟授予的弗里茨奖章(Frisch Medal of the Econometric Society),1985年获得著名的克拉克奖(John Bates Clark Award of the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该奖每两年颁发一次,授予那些在经济学各领域中做出了杰出贡献的40岁以下的青年经济学家。除此之外,Jerry A. Hausman教授还在许多国家ZF、监管机构和许多大公司中担任经济顾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3 10:11:33
Jerry A. Hausman教授:先后毕业于布朗大学和牛津大学,现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the John and Jennie S. MacDonald Professor of Economics at MIT),主要的研究领域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Jerry A. Hausman教授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计量经济学家之一,其最著名的成就之一“Hausman Specification Test”被称为世界上经济学学生使用最频繁的“Daily Bread”;Hausman教授也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通讯和电信产业经济学家,同时在消费者行为、公司行为、公共政策等应用经济学领域也发表了大量的论文。Jerry A. Hausman教授所获的各种学术奖项和荣誉难以计数,其中于1980年获得计量经济联盟授予的弗里茨奖章(Frisch Medal of the Econometric Society),1985年获得著名的克拉克奖(John Bates Clark Award of the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该奖每两年颁发一次,授予那些在经济学各领域中做出了杰出贡献的40岁以下的青年经济学家。除此之外,Jerry A. Hausman教授还在许多国家ZF、监管机构和许多大公司中担任经济顾问。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爱问频道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from^^uid=74084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3 10:11:39
Jerry A. Hausman教授:先后毕业于布朗大学和牛津大学,现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the John and Jennie S. MacDonald Professor of Economics at MIT),主要的研究领域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Jerry A. Hausman教授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计量经济学家之一,其最著名的成就之一“Hausman Specification Test”被称为世界上经济学学生使用最频繁的“Daily Bread”;Hausman教授也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通讯和电信产业经济学家,同时在消费者行为、公司行为、公共政策等应用经济学领域也发表了大量的论文。Jerry A. Hausman教授所获的各种学术奖项和荣誉难以计数,其中于1980年获得计量经济联盟授予的弗里茨奖章(Frisch Medal of the Econometric Society),1985年获得著名的克拉克奖(John Bates Clark Award of the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该奖每两年颁发一次,授予那些在经济学各领域中做出了杰出贡献的40岁以下的青年经济学家。除此之外,Jerry A. Hausman教授还在许多国家ZF、监管机构和许多大公司中担任经济顾问。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爱问频道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from^^uid=74084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3 10:24:07
我认为是Douglas W. Diamond


Douglas W. Diamond specializes in the study of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financial crises, and liquidity. His work has appeared in such notable journals as th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the Journal of Finance,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and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His research has been funded with grants from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and the Garn Institute of Finance.

He has taught at Yale and was a visiting professor at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well as the University of Bonn. He is a research associate of the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and worked for the 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while a graduate student.

In addition to his roles as a researcher and professor, Diamond is a visiting scholar at the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Richmond, a position he has held since 1990, and is on the Board of Directors of the Center for Research in Security Prices. Diamond is a former president of the American Finance Association and the Western Finance Association. He is also a fellow of the Econometric Society,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and the American Finance Association. He joined Chicago Booth in 1979.

Diamond earned a bachelor's degree in economics from Brown University in 1975. He earned master's degrees in 1976 and 1977 and a PhD in 1980 in economics from Yale University.
Selected Publications

With Raghuram Rajan, "Money in a Theory of Banking,"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March 2006).

--------------------------------------------------------------------------------
With Raghuram Rajan, "Liquidity Risk, Liquidity Creation and Financial Fragility: A Theory of Banking,"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April 2001).

--------------------------------------------------------------------------------
"Monitoring and Reputation: The Choice Between Bank Loans and Directly Placed Debt,"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August 1991).

--------------------------------------------------------------------------------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nd Delegated Monitoring,"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July 1984).

--------------------------------------------------------------------------------
With Philip Dybvig, "Bank Runs, Deposit Insurance, and Liquidit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June 1983).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3 10:30:27
猜几个经济波动领域的,Lawrence Christiano, Smets or Schorfheide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3 10:39:40
罗伯特巴罗先生何时能够获奖
去年有人猜他,今年我猜是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3 10:47:27
Robert Barro
罗伯特·巴洛教授,由于他在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货币理论与政策等领域所做出的卓越贡献,被推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巴洛教授1944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市,1965年毕业于加州理工学院,获物理学学士学位;1970年他以"通货膨胀、支付期与货币需求"一文顺利通过答辩,获得哈佛大学经济学专业的博士学位。在谈到学习兴趣为何从物理学转向经济学时,他说,"我喜欢把数量分析与应用社会科学的政策问题结合在一起,我是从数量背景起步的,因此这是一个容易的转变。" 毕业后,罗伯特·巴洛一直从事研究与教学工作,他在许多大学任过教,目前是哈佛大学瓦格纳经济学讲座教授,同时又担任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3 10:49:27
333lx5201314 发表于 2011-10-3 09:36
你查一下,你看谁最先发的?你还敢说是第一个?只怪没币啊!
好吧,我错了,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3 10:51:40
Douglas W. Diamond  美国伊利诺州芝加哥市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 Chicago)商学研究所Merton H. Miller杰出教授

  获奖成就:对金融中介与监督之分析

理由是金融危机背景,在这样背景下,可能会和金融监督有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3 10:53:42
周小川
O(∩_∩)O哈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3 10:54:47



Paul Milgrom
Paul Milgrom is the Shirley and Leonard Ely professor of Humanities and Sciences in the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t Stanford University. He is a member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a fellow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and the holder of an honorary doctorate from the Stockholm School of Economics. Links to his curriculum vita, reprints of journal publications, working paper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former students’ websites are found in the frame on the left of this page.
Milgrom has made well-known contributions to many areas of economics, including auctions, incentive theory, industrial economics, economic history, economics of manufacturing, economics of organizations, and game theory. His book with John Roberts, Economics,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opened a new area to economic research.
He is best known, however, for his contributions to the theory of auctions and for pioneering contributions to the practice of auction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s account (America’s Investment in the Future), Milgrom was the main academic contributor to the original FCC spectrum auction design – the simultaneous ascending auction. This design, which Milgrom developed with colleagues Robert Wilson and Preston McAfee, has been copied and adapted for dozens of auctions of radio spectrum, electricity, and natural gas involving hundreds of billion dollars worldwide. He advised Google on its IPO auction of shares, Yahoo! on the design of an advertising marketplace, Microsoft Networks on sponsored search auctions, the Oregon Public Utilities Commission on sales of electrical generating assets, Mexico on privatization auctions of state-owned assets, and spectrum regulators in the US, UK, Canada, Australia, Germany, and Mexico on sales of radio spectrum. He has also advised bidders in several major auctions, including helping SpectrumCo to save over $1 billion in US spectrum auction #66.
Milgrom founded Market Design, Inc to bring new scholarship on market design to practical applications. Useful links to market design scholarship, particularly ones emphasizing applications to matching markets, can be found on the websites of Professors Alvin Roth and Muriel Niederle.
Milgrom’s book Putting Auction Theory to Work was published b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n 2004 and immediately celebrated by leading economists and practitioners. Lecture slides and problem sets for an auction theory course based on this book are available for download and extra material is available on request. Errata for the book are also available. In addition, slides are available for Milgrom’s 2006 mini-courses taught at Gerzensee and at the Stockholm School of Economics on Topics in Market Design.
Paul Milgrom is also affiliated with CRA International, which provides economic analysis for business consulting and litigation support., and Inflexion Point Strategy, which is 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vestment bank.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3 10:57:03
保罗罗默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爱问频道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amp;from^^uid=127407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3 10:57:07
也有可能是何炼成教授,  
何炼成(1928—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著名经济学家。195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学院经济系,毕业后统一分配到西北大学任教至今。曾任西北大学党委委员、经济系主任等职,现任西北大学校务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经济规律系统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资本论》研究会、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经济中心副主任、省社联副主席、省政协委员、省文史馆员。武汉大学等20所国内大学兼职教授,美、日、德4所大学客座教授。何教授是我国著名的高等教育专家,从事数学和科研工作近半个世纪,除“文革”10年外一直在教学第一线,先后讲授过7门课程,受业学生近万人,其中博士生65多人、硕士生500多人,本科生5000多人。学生毕业后分配到全国各地,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和重视,大多数已成为骨干,成为各级领导,有的成为全国著名的中青年经济学家。为此,何教授曾多次受到国家和省政府的表彰,1960年被评为全国劳模,1987年被评为省劳动模范和优秀教师,1990年起享受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特殊津贴,1998年被树为西北大学“师德标兵”,被誉为“一代师表”。近20年来,他先后出版专著10部,主编书35本,发表论文400多篇。在生产劳动理论、劳动价值论、社会主义所有制论、价值学说史、中国经济管理思想史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受到全国经济学界的重视,被称为“西部学派”的代表。何教授的科研道德风貌是: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师,只唯实;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他的基本学术观点,被收集在《何炼成选集》(山西经济出版社1992年出版)、《何炼成文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出版)两书中。何教授的科研成果,先后获过30多次奖励。其中主要有;首届孙冶方经济科学优秀成果奖1次,中国图书奖2次,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2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2次,陕西省社科优秀成果奖6次,陕西省教委教学优秀成果特等奖1次、一等奖1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次,其他奖10余项。近年来,何炼成教授虽年近古稀,但仍奋斗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在教学上仍坚持给研究生授课,在科研上正进行创建《中国发展经济学》的工作,力争在21世纪初完成,以此成果来“问鼎诺贝尔经济学奖”。2007年被评为武汉大学第五届杰出校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3 10:58:46
我猜应该是Daron Acemoglu(戴龙·阿西墨格鲁),他拿诺奖当之无愧,
下面是他的学术成就:
以下就让我们依照时间的顺序,对阿西墨格鲁主要的研究成果做一个归纳和简单的评介。

劳动经济学:技能的获得及技术变革
  
  劳动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劳动者是否在获得一般技能方面投资欠缺?如果此命题是肯定的话,那么其原因究竟何在?对于这个问题,阿西墨格鲁曾在一系列的文章中进行了分析。他首先对现有的理论模型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发现导致结论不正确的原因在于现有模型的假定存在缺陷。1997年,阿西墨格鲁发表在《经济研究评论》上的文章从完全劳动市场(perfect labor markets)的假定出发,研究了不完全劳动市场中的训练和创新问题,并考察了雇主为寻找合适的工人所付出的高昂的找寻成本。这个模型后来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阿西墨格鲁与Pischke合作撰写了两篇文章,进一步研究了雇主无法掌握雇员工作能力所带来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以及由此对雇员流动性的影响,这两篇文章分别发表在1998年的《经济学季刊》和1999年的《政治经济学评论》上。1998年的文章讨论了厂商为什么要为工人提供必要的训练这一问题,他们设想让厂商根据现有员工的技术水平及分布来选择技术,并由此建立起一个内生的技术进步模型来分析厂商在训练员工方面的行为。1999年的文章具体研究了工资的结构以及厂商为工人提供一般训练方面的投资。可以说,这两篇文章提供的研究框架已经改写了先前的许多模型并成为后来许多分析模型的基础,由于这些模型比先前的分析更接近于现实世界,因而围绕这两篇文章出现了大量的实证分析,这使得阿西墨格鲁的模型得到了及时的验证和广泛的传播。

宏观经济学领域:投资和增长

  1997年,阿西墨格鲁与Zilibotti合作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的文章研究了风险、多样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他们还首次提出了所谓的“历史存量”(historical stock)的概念,指出历史存量能够有力地促进资本存量的积累:通过风险的分散以及引入提高预期收益的机制,历史存量能够起到进一步刺激投资和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出,所谓的“历史存量”只不过是包括经济与法律制度在内的文化形态而已。这篇文章可以说是阿西墨格鲁研究生涯的一个重要转向,此后他开始积极探询影响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制度——的作用,并试图追溯制度的形成过程,解释它在一国长期经济增长中所扮演的角色。

宏观经济学领域:“有指导的寻找新职业”和失业
  
  长期以来,搜索模型一直是研究就业和失业问题的主要工具,尽管这些模型与劳动市场的某些特定事实相符,但在某些方面的解释力却并不理想。1999 年,阿西墨格鲁与Shimer合作在《政治经济学评论》杂志上发表文章,就失业保险的效率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2000 年,他们发表于《经济研究评论》上的文章进一步讨论了工资和技术扩散问题。在他们的分析模型中,最简单情形下的均衡就能够与相关的事实相互吻合。这个模型的成功和魅力就在于它首次提出了“有指导的寻找”(direct search)的概念,正是这个概念使得这个模型很有解释力。所谓“有指导的寻找”是指失业工人并不是漫无边际地找寻新的工作岗位,而是在找下一个新的工作之前,首先要了解不同厂商的特点,然后结合自身情况向其中的一些雇主申请工作。“有指导的寻找”这一概念提升并拓展了现有理论模型解释客观世界的能力,因而它已成为众多实证研究者的起点,并为许多相关研究提供了启发和灵感。

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政治经济学

  阿西墨格鲁最近几年关注的又一问题就是政治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问题。为了揭开这块决定经济发展进程的最后面纱,阿西墨格鲁的研究追溯到北美、南美以及非洲殖民时代,并以这一时期特有的政治制度作为分析的出发点,全面而翔实地考察了不同制度对于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所造成的长期影响。由于阿西墨格鲁新颖和独特的研究思路,他的许多研究成果很快便在学术界广为流传。应该说,政治结构、法律和市场机制与一国长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问题是目前国际经济学界最激动人心的研究领域之一。为此,阿西墨格鲁不断尝试从新的角度探寻政治制度的作用。他指出,制度的作用可能比许多经济学家预想的要大得多。

  2001年,他与Johnson 和Robinson合作在《美国经济评论》发表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从历史的角度对经济发展与殖民主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了历史上出现的殖民主义及其演变。2002 年,阿西墨格鲁与Johnson 和Robinson, 联名在《经济学季刊》上发表了题为“财富的倒转:现代世界收入分配形成中的地理因素和制度”的文章。在这篇引起轰动的文章中,他们指出,1500 年前相对较为富裕的国家今天恰好成了相对较穷的国家。这一论断颠覆了地理位置决定一切的传统主张。

  阿西墨格鲁还同Johnson和Robinson 合作撰写了“欧洲的兴起:大西洋贸易、制度变革以及经济增长”一文。这篇文章发表在2005年6月号的《美国经济评论》杂志上,而在发表之前它已经在学术界广为流传,并为许多华人经济学家如杨小凯等人所引用。

  在这篇引起巨大反响的文章中,阿西墨格鲁等人指出,西欧国家在1500年后的兴起基本上是由那些够充分利用大西洋贸易的国家所推动的。由于这些欧洲国家能够通过大西洋与新世界、非洲以及亚洲进行实物贸易,因而这些国家的经济首先实现了增长。这些贸易活动以及早期的殖民主义不仅直接地影响了欧洲,而且它带来的制度变革也间接地改变了欧洲的文明进程。

  阿西墨格鲁等人研究的意义就在于,尽管16世纪西欧的经济增长只是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片断,但如果我们能够研究这一时期大西洋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藉此管窥经济增长的机制,那么,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地理解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从阿西墨格鲁等人的研究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以下三个结论:第一,通过重新解释欧洲经济发展的历程,强调大西洋贸易在其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让人们重新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由来以及由此而来的经济增长;第二,工业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的发展首先出现在限制专制王权的议会国家。由于这些国家没有皇室特权和固定的特权阶级,同时社会的流动性很高,私人从事商业活动的各项权利能够得到尊重和保护,因而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第三,他们的研究与诺斯等制度经济学家的观点是一致的,即制度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的确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来源:http://www.cenet.org.cn/article.asp?articleid=31376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3 11:03:59
猜罗默吧,一来现在学的高宏教材是他编的,二来对经济界大师了解的比较浅,比较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