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398 1
2011-10-03
新华社北京10月3日专电(记者王宇、王培伟)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发布的《2011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指出,2011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总顺差271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加771亿美元,同比增长40%,三大渠道成为顺差主要来源。这些渠道包括:
  一是货物贸易净出口和直接投资顺差。根据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上半年货物贸易进出口顺差876亿美元,直接投资顺差927亿美元。 
  二是境内机构境外债务融资。报告指出,在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和本外币正向利差环境下,境外融资可以规避汇率风险、降低筹资成本、套取汇差和利差收益。同时,随着境内宏观调控趋紧,境外相对宽松的流动性为境内机构提供了资金融通便利。
  从形式上看,一方面表现为企业贸易融资,主要是指进口企业利用境内银行远期信用证、海外代付等工具,从境外金融机构融入资金支付交易对手。另一方面表现为境内银行借入外债,如果用于发放外汇贷款,则减少企业直接购汇。报告指出,上述两方面资金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上主要体现为贷款项下负债净增加643亿美元。
  三是境内机构对外支付人民币。上半年我国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得到进一步发展,境内机构对外支付的人民币规模高于收入额,人民币资金流到境外,减少了相应的外汇流出。上半年人民币净支付近500亿美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0-3 14:32:12
哥们想说什么呢?人民币加快国际化是不是对我们国家有利呢?现在真不得不知道。等其他国家有了大量RMB外汇储备后也许我们可以解决大量美元资产的为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