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悬赏大厅
9582 10
2011-10-06
悬赏 100 个论坛币 未解决
RT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0-6 16:37:16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3-10 11:23:49
怎么会是2011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3-16 14:49:54
kan kan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3-16 15:25:11
我就是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3-16 21:22:49
2010年秭归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时间: 2011-3-30 16:04:00     作者: 周汉川     
--------------------------------------------------------------------------------
  
      据对秭归8个乡镇90个农民家庭的监测调查,2010年秭归90个农户中从业劳动力270人,其中外出农民工(指年内到本乡镇以外从业6个月以上人员)79人,比上年增长3.95%,占从业劳动力的29.26%,户均外出农民工0.88人。
      一、外出农民工主要特点
      1、外出农民工以青年男性为主。在外出的79名农民工中,男性57人,占72.15%;女性22人,占27.85%;年龄在16-25岁的占22.78%, 26-40岁的占54.44%, 40岁以上的占22.78%。
      2、外出农民工初中文化程度占绝大多数,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逐年提高。79名外出农民工中,小学文化程度占5.06%,初中文化程度占60.76%,高中文化程度占12.66%,中专及以上占21.52%。其中高中及以上人数比上年增加3人,增长12.5%。
      3、农民工外出地区集中在中东部地区。79名外出农民工中,输出到东部地区的24人,占30.38%,比上年减少3人,下降11.11%;输出中部地区的50人,占63.29%,主要集中在湖北省内,有49人,比上年增加6人,增长13.95%,49人中有12人在乡外县内就业;输出到西部地区5人,占6.33%。
      4、外出农民工以从事体力劳动为主,制造业和建筑业占绝大多数。79名外出农民工中有57人从事第二产业,占72.15%,比上年增长21.28%,其中从事制造业的28人,占外出农民工的35.44%,从事建筑业的26人,占32.91%;从事第三产业的22人,占27.85%。
      5、农民工外出方式以自发和亲朋好友介绍为主。79个外出农民工中有63人为亲朋好友介绍或自发外出,占79.75%,有16人是通过ZF组织或中介组织介绍外出,占20.25%,比上年提高7.09个百分点。
      6、农民工外出从业收入水平逐年提高。外出农民工平均月收入1370元,比上年增加203元,增长17.39%。其中每月800-1200元的24人,占30.38%,1200-1600元的38人,占48.10%,1600-2400元的15人,占18.99%,2500元以上的2人,占2.53%。
      7、农民工外出保障情况逐年好转,但总体保障水平偏低。79名外出农民工中同单位或雇主签订劳动合同的31人,占39.24%,比上年提高12.92个百分点,未签订劳动合同的41人,占51.89%,自营和其他劳动关系的17人,占21.52%;单位或雇主办理养老保险的28人,占35.44%,提高20.97个百分点,办理工伤保险的30人,占37.97%,提高12.97个百分点,办理医疗保险的29人,占36.71%,办理失业保险的18人,占22.78%。
      二、农民工外出特点分析
      (一)农民工外出流动格局发生了变化。一是中西部地区受基础设施建设等投资拉动政策措施的影响,对农民工就业的吸纳能力增强,我县在中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增加,而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等东部沿海地区务工的农民工减少,农民工开始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二是跨省外出的农民工比重下降,而在省内务工的农民工数量增加较多。
      (二)外出农民工的文化程度不断提高。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比重增加,低年龄组高学历比例要明显高于高年龄组。但是没有参加过任何技能培训的农民工仍然占多数,低教育程度的农民工接受培训的机会也较少。
      (三)外出农民工收入水平提高。在大中城市务工的农民工收入水平相对较高,不同行业收入水平差别较大,制造业、服务业、住宿餐饮业收入水平相对偏低。
      (四)外出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障的水平总体较低。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参保比例明显低于东部地区,不同行业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水平差异较大,建筑业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状况需要重点关注。
      (五)外出农民工不满意的事:生活费用太高,工资太低。想得最多的事:如何找份好工作、如何解决好孩子的上学问题、如何照顾好父母。
      (六)农民工不愿在本地企业就业的原因。一是随着新生代农民工(80后)规模越来越大,他们对就业报酬、各种劳动保障等期望值高,认为本地企业工资水平较低;二是这部分农民工大多认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想出去闯一闯寻找发展机会;三是农民工就业盲目性、自发性现象依旧突出。
      三、一些建议
      (一)提高农民工收入。一要针对农民工文化、职业技能的不足,要继续增加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对农村预备劳动力进行职前培训。二要切实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积极指导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三要建立农民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通过最低工资标准等措施保证农民工收入稳定增长,推动农民工与企业其他职工同工同酬。
      (二)努力消除城乡壁垒。户籍问题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的一大瓶颈。中央明确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要求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这为我们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问题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指明了方向。要将农民工纳入ZF公共服务体系,使之享受与城镇职工同城化待遇,逐步实现公共服务统一政策、统一制度、统一管理和统一服务。应积极、稳妥地创新和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三)加强对农民工的人文关怀。应当加大对农民工的舆论宣传,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农民工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及农民工所作的重大贡献,引导用工单位认真履行社会责任。要积极组织适合新生代农民工特点的文体活动,丰富其业余生活。要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教育和培训工作,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技术技能素质,加强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要注意加强青年职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疏导和行为矫正服务,加大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投入,开展社会关怀活动,帮助他们搞好自我管理、自我调适,缓解心理压力,提高耐挫能力,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要加强居住地社区管理服务水平,组织社区活动,使农民工在城市有归宿感。
      (四)着力解决农民工住房与子女教育问题。应当建立农民工服务和管理工作的经费保障机制,多渠道、多形式提供农民工居住场所,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农民工公寓,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设置夫妻房,探索建立农民工住房公积金制度,将基本定居在城镇的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应当深入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落实以输入地为主和以公办中小学为主的政策,加快将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公共教育体系,纳入城镇发展总体规划和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权益的落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