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4106 32
2011-10-08
之前,我谈到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的。 劳动力,设备投资方,土地投资方,资金投资方分别拿走各自的份额。
而蛾子则认为,资方通过对设备,土地,资金的占有,剥削了劳动者。认为出售产品的所得,应全部归劳动者所有。
那么我就很想问问, 在计托邦这个社会,制造出来的设备的价值如何体现。
比如说10个工人,用10天,共800人工时,制造了一台设备A. 那么按照蛾子的理解,这台设备在制造过程中的新增价值为800小时。 每个工人领到80小时的消费券。假设原材料价格是200小时。 那么他的总价值是1000小时。
这个设备A可是生产产品B. 假设产量是一个工人每小时10个。那么B的价值是多少呢?
在生产B的过程中,A的价值又如何体现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0-9 01:16:31
别问啦,根据我的观察,可能的回答:

这位先生又提供一个确切的不懂得认识方法的例子。也可以说是形而上学思维的例子。甚至是唯心的例子,因为所有的假设,没有前提条件,没有过渡,直接就可以完成。这太简单了,也太不唯物了,更没有辩证的思维在里面。但是谬误却是何其多呀!不过,这有什么,这本来就是西经的经典推理和想法的表现,而这位先生不过鹦鹉学舌罢了。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生产方式,而不同的生产方式包括不同的分配方式,不同的分配方式决定不同的消费方式。现实的资本的运动过程,包括资本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是这两个过程的统一。那么,供给和需求只不过是这个过程在运动中的外部表现,其实是同一个东西,因为供给的同时在消费,消费的同时也在生产。这可不是一个“假如”就能承载得了的。

首先,为什么生产A?为什么生产B?莫名其妙地就开始生产啦,开始计算价值啦。所以,这里立即表现出这位先生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凭空地产生出了供给者。这真是一种美好的思维方式,但是,从古至今,这样可以随意的自己生产,不考虑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条件我却没有看到过,我看到过奴隶主、地主和资本家的掠夺,我看到过,奴隶、农民和工人对于自己生产条件的丧失和不得不屈服于奴隶、农民和工人的地位。这样的思维方式,只有唯心主义者才能做得出,只有形而上学者才能不假思考的用做经济学的不言而喻的东西。这位先生的这种随意的可以进行生产的自由,根本就不用考虑现实的矛盾,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社会呀。

孤立地去研究价值而不顾其他,这位先生还是先看看《资本论》吧。马克思面前有研究的对象,有对这个研究对象的辩证分析,这就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前提和出发点。在资本论的研究过程中,马克思始终没有离开现实的材料,而且,马克思在《导言》里对于这种研究方法有一个系统的论述,但是有几个人看得懂得,而不懂又立即进行反驳的人却是何其多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9 05:34:33
nmd20000801 发表于 2011-10-9 01:16
别问啦,根据我的观察,可能的回答:

这位先生又提供一个确切的不懂得认识方法的例子。也可以说是形而上 ...
有些人果然很会扯。说了半天就是些言之无物的内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9 09:38:13
关于价值和价值规律的问题,其实这里有一个堪称经典的贴子,推荐给您:

老大哥在看着你:有人能解答这个问题吗?

主要是看坛子里的回答。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9 22:23:01
设备a的价值通过折旧而不断加入到b的价值里。这只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知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9 22:34:27
说的好,不过复读机是不需要思考这种东西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