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961 11
2011-10-09
流动性泛滥与高利贷似乎不应该并存,然而却是当前经济的两个重要特征,这矛盾的背后是否隐藏着经济发展的症结,这里抛砖引玉,希望大家共同探讨一下:

一种解释是郎咸平很早之前提出的“二元经济”,即部分部门(如房地产、证券市场)过热,受到资金追逐,同时产业部门过冷,资金不懈一顾,因此出现了既有流动性过剩,又有资金缺乏的现象。这种解释到现在依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与当时不同的是,现在证券和房地产已今非昔比,而产业部门依然资金稀缺,钱究竟去哪儿了呢?

第二种解释是流动性集中流向被大型国企,缺钱的主要是中小企业。不可否认确是事实,但深究起来这还只是现象,而非根本原因。

上面两种解释归根结底,都还是从资金供求关系来看待高利贷问题,把高利率归结为共严重小于求。

这里提出另一种思路,即高利贷体现了当下管制金融体系下交易成本过高的问题。由于当前的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很高,再加上信息不对称,无法律保障等因素,高利贷的出资方对风险的弹性非常大,要求的边际回报较高,同时高利贷采用类似传销的运作方式也逐层太高成本,因此即使民间资金充裕,但由于官方渠道(银行等)受管制,通过民间渠道融资不得不付出被交易成本推高的高利率。

大企业由于信用较好,交易成本低,因此可以获得较廉价的资金。由上似乎还可以同时推论出,经济形势高度不确定环境下,资金对风险的弹性极大的结论。

一家之言,欢迎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0-9 17:03:34
制度使然,资源分配不公造成的,流动性由ZF创造,有ZF分配(ZF背景的商业执行),严重偏向国有企业,而民企不能在流动性过剩的盛宴中分得一杯羹,面对资金缺口只有靠高利贷。
大量流动性被放出后,为防止某些部门过热,于是继续采用直接干预市场的手段(额度管理)最后就造成大量流动性向猛兽一样被关在银行里(形式主要为国企存款),而民企缺钱但贷不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9 20:15:34
这个问题我知道,可是涉及国家机密,说不得,哈哈,绝非狂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9 20:16:03
这个问题我知道,可是涉及国家机密,说不得,哈哈,绝非狂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9 20:18:24
其实这个问题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解决好了,2012继续坚挺,否则,飘忽不定的经济大局走向何方不可估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9 20:58:27
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