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3644 1
2011-10-09
尽管坐拥约3.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但中国多半不会购买大量欧洲债券并出手纾困希腊经济。他的判断很可能是正确的。中国人确实认为这个问题源自欧盟内部在政治上的不团结。正如中国ZF所认为的那样,唯一能真正解决眼下危机的办法是,欧洲各国领导人统一行动,展示出一定的政治意愿,明确表示这场危机是可以解决的,并继续向本国选民兜售不受欢迎的纾困计划,以拯救挥霍无度的希腊人。

从狭隘的角度来看,中国保持谨慎是正确的。但人们不能无视一种令人不安的感觉,即中国正在错失一个彻底成为全球强权的黄金机会。纾困欧元区将释放巨大的政治善意,进一步推动各国走向一个不再由美国主导的、真正的多极世界。它会让中国经济更深地融入到全球经济中,甚至可能会为在未来几年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某种踏板。

中国ZF一贯的主张是,先致力于解决国内的问题,再放眼世界。这一主张现在已变得令人有些厌倦。正如中国国内一些大省的问题会影响到国际社会一样(因为它们关系到全球供应链以及中国自身的稳定),欧盟国家的困境对中国也有着切身影响。看到伪善的欧洲人正在遭受他们曾预言会出现在亚洲身上的那类问题的打击,中国可能会感受到些许快意。但如果超越狭隘的私利计较、着眼于未来成为国际强权的更广阔愿景,那么在欧债问题上与欧洲人打交道,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长期而言)就是合乎逻辑的做法。如果不这样做,那就表明中国在痛斥西方领导人缺少政治意愿的同时,自己同样缺少这种意愿。

作者是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Chatham House)亚洲项目负责人及欧洲中国研究咨询网络(ECRAN)负责人凯瑞•布朗,文章内容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与欧盟无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0-10 13:34:57
中国自身问题都自顾不暇了,谁救欧洲,必然遭受民众的唾弃,谁敢拿自己的前途做堵呢,中国出不出手,首先要多多了解中国社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