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行情回顾:
国庆前最后一周大盘继续弱势格局。上证综合指数/深圳成份指数分别下跌3.04%和2.33%,申万农林牧渔行业指数下跌7.78%,弱于大盘走势。细分子行业中,各板块全部下跌,SW禽畜加工领跌,重挫11.75%;SW饲料跌幅最小,跌5.59%。
投资策略:
行业基本面仍然向好。在跟踪诸多价格指标中,国庆期间变化不大:农产品批发价格总指数和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跌1.9%和2.2%,柳州白糖涨0.96%,328棉跌0.12%;威海海参大宗报价小幅上涨至194元;禽苗价格维持5-6元的高位;生猪价格涨势停滞: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控中心提供数据显示,9月21日全国大中城市生猪出厂价格为20.03元/公斤,周环比微跌0.69%,猪粮降至8.01:1。9月25日当周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屠宰企业白条肉平均出厂价25.82元/公斤,较上周微跌0.12%。
经济内外堪忧,市场整体较弱;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农林牧渔各子行业国庆前一周市场表现差强人意,基本呈现轮跌和补跌格局。其中禽类养殖、种子等强势板块以急跌方式自我调整,估值中枢随市场下降。有时,股价或背离基本面,交易行为占据上风,但市场总是正确的。恐慌氛围较重之际,虽难以用基本面来解释情绪性杀跌。
短期而言,我们偏重3-6个月基本面能看的清楚的子行业,主要是指养殖链中的养殖和饲料,景气度持续超预期。
中长期而言,我们则倾向于弱周期、偏稳定的子行业。虽然因基本面长期稳定性欠缺,导致农业价值周期偏短,但农业中还是有部分子行业具备一定投资价值:看好种子和水产养殖,尤其是在估值中枢下移至一定安全边际前提下。
(具体内容请见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