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0080 2
2011-10-11
来源:新华网

  记者10日从中石化获悉,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国际石油勘探开发公司与加拿大Daylight能源公司签署协议,将以每股10.08加元收购Daylight能源公司100%股份,收购对价约为22亿加元(注:约合135亿人民币)。该交易尚需得到Daylight股东大会的批准及中国ZF和加拿大ZF的监管审批。


  中石化表示,此次收购进一步拓展了在加拿大的油气业务,是一次互利双赢的合作,公司将充分利用Daylight现有的管理、技术和人力资源,推进Daylight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


  中国石化国际石油勘探开发公司是中石化的全资子公司,负责海外上游油气投资与经营。Daylight公司是加拿大一家石油勘探开发公司,于2004年在多伦多交易所上市。公司油气核心资产位于加拿大艾伯塔省西北部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东北部,主要分布在69个油气田内。2011年上半年,Daylight公司平均权益产量每天约3.8万桶油当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0-11 10:03:15
小弟都能搞定国外巨头,不愧是国民经济的扛把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11 10:16:23

证券日报:中石化扩张海外是无奈之举


    溢价收购属不得已之举


    据了解,Daylight公司是一家加拿大石油勘探开发公司,于2004年在多伦多交易所上市(DAY-TSX)。


    该公司既开采原油也开采天然气,在陆上和加拿大近海拥有多个油气项目。这笔交易将使中石化获得在加拿大境内30万英亩土地上勘探开发油气资源的权利。


    “中石化收购Daylight能源公司,从价格上来看并不便宜,其收购价较该股股价过去20个交易日的平均价高出约70%,较60日移动平均水平高出44%。”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任浩宁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但是由于目前加拿大油气公司受油价下跌和债务危机影响,股价普遍较低,加上Daylight能源公司储备资源较为丰富,因此价格虽然较贵,但也基本合理。


    此外,中石化溢价收购主要看重的Daylight能源公司的后续发展潜力和资源储量。中石化之所以溢价收购,主要目的和意义在于增加其油气资源储量,为其后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任浩宁还指出,目前全球优质的油气资源不断减少,加上油价不断上涨,这一系列因素都决定了折价收购国外油气资源的可能性很小。但是,溢价收购需要衡量溢价的幅度大小,溢价过多则收购的收益将会随之缩小。


    “目前三大石油公司在海外收购中处于不利地位,一方面是优质的油气资源基本上被国际油气巨头瓜分殆尽,对剩下的资源的争夺愈加激烈,这迫使三大石油公司不得不提高收购价格。另一方面是油气资源的收购往往较为敏感,且在原油价格不断上涨的背景下卖方的要价也在不断提高。这些因素迫使急需“走出去”的三大石油公司不得不溢价收购。”他说。


    急于海外收购背后


    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中石化海外收购的步伐不断加快。


    2009年,中石化以82.7亿加元(相当于72.4亿美元)成功收购瑞士Addax石油公司;2010年,中石化曾以46.5亿美元收购美国康菲公司在加拿大合成原油公司油砂合资项目9.03%的股权。


    此外,今年8月2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了一批海外收购项目。其中,涉及中石化的有三大投资项目。


    据了解,中石化以原油加工为主,过去一年里,由于国际原油市场价格暴涨,中石化受到很大打击,收购海外石油勘探和开发公司是要争取更多的主动权。


    因此,相比于中石油和中海油,中石化的海外收购则显得更为重要。


    有分析人士指出,中石化经营模式单一,成本过高,业务扩大的同时伴随着风险。其主业是陆地炼油,基本不涉及陆地和海上石油的开采、勘探。由于目前国内资源有限,中石化要想进一步拓展业务,势必要走向海外。


    由于不参与石油勘探和开采,中石化不得不依靠中石油和中海油提供原油和天然气。有关数据显示,2010年,中石油原油产量是中石化的2.6倍,天然气产量是中石化的5倍多。


    此外,中石化资源和运营手段匮乏。2010年,我国对进口原油的依存度已超过50%的“警戒线”,达到55%。油气资源紧缺困扰着中石化等诸多国内企业。未来10年,中石化的原油需求将大大超过供给。


    “作为我国最大的炼油企业和化工产品生产商,中石化对原油的依存度极高。而海外收购,将有利于提高其上游资产配置。”有石化行业分析师认为。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则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在能源短缺的情况下,选择进行海外扩张和投资是很必要的,关键还在于选择资源、国家以及风险评估的时候要更加慎重一些。(记者 李春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