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859 3
2011-10-11
英国《金融时报》 拉胡尔•雅各布 报道

    随着美国和欧洲经济增长放缓,全球已经转而在中国消费者中寻找新的救世主。

麻烦在于,私人消费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份额相当低,仅有33%左右,而且还是在过去十年左右的时间里从45%降至现在的33%的。相比之下,在大多数经济体,包括中国的一些东亚邻国,私人消费占到GDP的50%左右。

然而,奢侈品公司、汽车制造商和许多其它跨国企业过去两年内来自中国的销售份额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

如何解释这种矛盾?经济咨询公司龙洲经讯(GaveKal Dragonomics)董事总经理葛艺豪(Arthur Kroeber)有一种解释。他表示,中国私人消费实际上呈现加速增长态势,增速从上世纪90年代末的7%左右上升至十年后的10%左右(尽管这种增长在2010年的确大幅放缓)。葛艺豪声称,中国近几年实际人均消费增长是“历史上所有国家中最快的”。

在迫近全球经济的乌云当中,能够看到一缕阳光令人安心。葛艺豪则更进一步,指出中国46%的投资率也是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这么高的投资率可能也是中国成为超级经济大国的先兆,而不是一些心存怀疑的观察人士所认为的那样,是崩溃的先兆。他表示,美国和德国,以及随后的日本和韩国,其投资占GDP比率也都曾经创出历史纪录——美国和德国在迅速工业化时,投资占GDP的比率超过了20%,而日本和韩国的投资率超过30%。这些国家随后全都发展成经济大国。

因此,或许与体育运动的纪录一样,投资占GDP比率的纪录每隔十年或二十年就会被打破。葛艺豪预计,中国已经处于投资率企稳的时期,随后就会下降,“同时消费开始加速增长”。他预计,中国相当可观的8%的年增长率至少可能维持十年。

迄今为止,一切都充满希望。然而,中国的问题在于,大部分投资是在政府指令下进行的,这意味着中国的投资扩张可以说更可能创造一个金融泡沫,而不像之前美国、德国以及其他国家那么富有成效。同样,过往以为来者师。韩国和日本的投资热潮都随着泡沫破裂结束——韩国结束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日本结束于1990年。

所以说,好消息是,中国的消费水平增速很可能比人们预想的更高。坏消息是,每次中国经济表现出放缓迹象时,对政府指令性投资的依赖也比人们预想的要更为严重。如果中国无所不知的中央计划部门能够保持消费增长,同时在不戳破泡沫的情况下拉低投资比率,他们将有资格在纪录名册上占据显赫的位置。(译者/何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0-11 23:37:17
为什么有的帖子需要审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18 16:05:15
还是没有回答私人消费在GDP中所占比重低同奢侈品消费高的矛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19 10:40:09
开玩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