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件概述
穆迪分别于近日下调意大利和英国部分金融机构信用评级,10月10日汇金公司增持四大行。
二、分析与判断
1、欧洲银行评级“非经营性”下调,源于隐性风险缺乏保障
10月5日,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下调了意大利17家金融公司评级;10月7日,穆迪下调了英国12家金融机构的信用评级,惠誉宣布下调意大利和西班牙的主权信用评级。
穆迪下调金融机构评级原因“并不反映银行系统财务状况的恶化”。
而是这些银行的隐性风险缺乏保障,“英国ZF出手救助金融机构的几率从中长期来看可能性显著下降”。
2、我国银行隐性风险主要有三:平台贷、中小企业贷款恶化和利率市场化冲击
从现阶段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的隐性风险主要包括平台贷款的偿还风险、中小企业贷款在货币紧缩和经济减速周期中领先恶化的风险,以及利率市场化带来的银行体系“经济租金(政策红利)”下降的风险。
3、平台贷风险以时间换空间,隐性风险显性化比重0.68%-1.5%
悲观假设下,就全行业而言,累计信用成本在0.68%到1.5%之间。
平台贷风险将于2011年下半年开始逐渐暴露,根据现有统计数据,假定存在问题的贷款比例占总贷款规模的15%,在未来两年内贷款违约的概率(PD)分布在5%到30%,给定损失比例(LGD)在10%到60%,悲观情况下,问题贷款的累计信用成本集中分布在0.68%到1.5%之间,若平均至3年,年均信贷成本为23bps到50bps,若平均至5年,年均信贷成本为14bps到30bps。
(具体内容请见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