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强国经济发展的真正秘密》
作者:王清瑜。
一.由《卖石头的故事》说起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两个和尚,一个是老方丈,每天都在读书念经,一个是小和尚,每天都在砍材挑水。
有一天,小和尚耐不住寂寞了,跑去找方丈:"方丈、方丈,我想读书......"方丈看了看小和尚,什么也没有说,回到房间里搬了一块石头出来:"这样吧,今天你把这块石头拿到山下的市集上去卖。但是记住一点:无论别人出多少钱都不要卖!!!"小和尚想不通:一块石头让我去卖,而且说,有人买还不给卖?可是,没有办法,小和尚只好拿着石头下山了。
在市集里,从清晨到下午,没有一个人来瞧这块石头。快日落的时候,有个妇女走了过来,看了看石头、看了看小和尚问:"小和尚,你这石头是卖的吗?"
小和尚说:"是啊!""这样吧,我出五文钱买你这块石头。因为它的样子很别致,我想买回去给丈夫写字的时候压压纸,这样不容易被风吹走。"小和尚想,一块石头能卖五文钱啊!但是,方丈不准他卖啊!所以,小和尚只好说:"不卖、不卖!"妇女急了:"我出六文钱!!"不卖、不卖!"妇女没有办法,只好摇摇头,走了。
傍晚的时候,小和尚带着石头回到山上。
方丈问:"怎么样?"
小和尚遗憾的说:"今天竟然有个妇女愿意出六文钱买这块石头艾~~~。但,你说不让我卖,我只好没卖!"
方丈问:"你明白了吗?"
小和尚奇怪的回答:"不明白啊?"
方丈笑了笑,什么也没说,搬着石头就走了。
小和尚没有办法,只好继续砍材。
过了一个月,小和尚耐不住寂寞了,又来找方丈:"方丈、方丈,我不想砍材,我想读书!"方丈看了看小和尚,还是什么也没说,回到房间里搬出那块石头。"这样吧,这次你把这块石头拿到山下的米铺老板那去卖,但是,还记住:无论他出多少钱都不要卖!!!"小和尚想不通:还让我去卖啊,上次人家出六文钱都没卖!但是,没有办法,方丈就是方丈啊。小和尚带着石头下山了。
来到米铺店,见到了米铺老板。
米铺老板听说小和尚是来卖石头的,拿着那块石头端详了半天说:"这样吧!我
没有多少钱——我出500两银子买你这块石头!"
小和尚吓了一大跳,一块石头植500两银子啊!!
米铺老板解释:"你不要看它只是一块石头,其实,它是一块化石,我愿意出500两银子来买这块石头!"
小和尚连忙说:"不卖、不卖!"抱这石头赶忙回去找方丈。
见了方丈,说:"方丈、方丈,米铺老板说愿意出500两银子来买这块石头,说是一块化石艾~~~"
方丈问:"你明白了?"
小和尚回答:"不明白。"
方丈又是笑笑,什么也没说,把这块石头搬走了。
小和尚又没办法了,只好还去砍材。
再过了一个月,小和尚实在受不了了,再去找方丈:"方丈、方丈,我想读书,我不想砍材,也不想卖石头了!"方丈笑着看小和尚,还是什么也没说,回到房间里搬出那块石头:"这次呢,你还是去卖石头。不过,这次是卖给山下珠宝店的老板,还是记住:无论他出多少钱都不要卖!!!"
小和尚受不了了:这么贵的一块化石,让我拿着去卖,还说人家出多少钱也不卖!可是,看着方丈严肃的样子,小和尚只好小心翼翼的带着石头下山了。来的珠宝店门口,告诉门童,说有块石头带给老板看看。
珠宝店的老板正穿着裤衩睡午觉,听说一个小和尚带石头来卖,连忙跃起,只
穿了个裤衩就奔了出来。看到小和尚连忙把石头拿过来端详半天,问小和尚:"这块石头是你的吗?"
小和尚说:"是啊!"
你是这个山上的小和尚吗?"
"是啊!"
"是老和尚让你来卖的吗?"
"是啊!"
珠宝店老板叹了口气,说:"这样吧,我也没有多少钱。我只有三家珠宝店、两家当铺和一些田产,我愿意拿我所有的财产来换这块石头!!!"小和尚吓的"扑通"一声跌倒在地上"这么值啊!!!"
珠宝店老板解释:"你不要看它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其实,它只是外面包裹了一层石头的样子,里面是一块无价之宝的宝玉!就好象古代的‘和氏璧'一样,在买开采前只是外面包了一层石头而已。我愿意用我所有的财产来换这块石头!"
小和尚吓得连忙说:"不卖、不卖!"紧紧抱着石头连滚带爬的上山去找方丈。"方丈、方丈,你怎么能把一块价值连城的宝玉随随便便让我带下山呢?珠宝店老板说他愿意出三家珠宝店、两家当铺和一些田产,就是他所有的财产来换这块石头。他说这里面是一块无价之宝艾~~~"
方丈问:"你明白了?"小和尚回答:"不明白!"
方丈微笑和告诉小和尚:"同样一块石头,在一个妇女的眼中,只是一块压压纸的石头,值六文钱;到了米铺老板那里,认识到它一些价值,知道它是一块化石,愿意出500两银子来买;而真正懂得它价值的只有珠宝店的老板,知道它只不过是外面包裹了一层石头的样子,里面是一块无价之宝的宝玉!!!"其实,当今世界上美国是最会卖石头的一个国家。
二.石头的价值是由人们对它的信心和信任决定的。
在凯恩斯的领导下,世界各国于1944年聚集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达成了一个协议,同意建立一种统一的管理国际金融交易的制度,在历史上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个体系规定美圆的发行数量,以现有库存的黄金储存量为基准,并且建立一种黄金和美圆这种货币的对等关系;在各个国家之间相互流通的这样一种评价标准规则。这样就在黄金本位的基础上,增加了美圆作为黄金与世界各国货币之间的交换中介物,使黄金这个世界通用货币真正退到了幕后,让美圆走到了世界货币舞台的最前列,并以此来充当黄金这个过去一直充当世界国际金融货币的新角色地位。并从此创立了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个新秩序,开始为经济全球化和虚拟经济的进步发展搭建了一个新的国际性的平台。从此美圆成为主要的货币,大多数国家的贸易和资金融通都是通过美圆来支付、兑换的,汇率也是用美圆报价,私人和政府的储备也多投资于美国证券。在这一时期,世界实际上处于一种美圆本位制中,美圆由于它的可兑换性、稳定性成为世界货币。黄金本位已经逐渐被边缘化,并且名存实亡。从“二战”后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近30年的时间里,美圆实际上行使了管理全球经济的作用,同时也让美国在全世界获得了大量的财富。比如:按照黄金存量美国应该印100美圆的纸币,因为其中要包括工人劳动工资、纸张费用、税费等10美圆;则加上利润等,实际可以印刷发行150美圆货币。直到境外美圆的存量大大超过了实际黄金的储存量,再加上美国陷入越战泥潭中精疲力竭造成巨大的财政赤字。人们才开始对美国的实际黄金和财富拥有量产生了怀疑,对高估的美圆丧失了信心。
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总统索性正式切断了美圆和黄金之间的联系,从而宣布结束了布雷森林体系时代,美圆作为黄金的硬通货币的历史。这就意味着从前衡量财富货币的黄金本位比价体系的这快遮羞布,被彻底撕破了。货币的这种以黄金储存量来反映财富大小的时代,逐渐过渡为由一个国家的综合势力作为支撑货币后台的强势通货时代到来了。那么国际货币既然是约定俗成的东西,就更与信心和政治、强权息息相关了。从近30多年的历史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和值钱的时代,美圆本位取代黄金本位,正是信心取代黄金的体现。在国际经济争夺战中,重建一种信心和打击一个信心已经成为最核心的竞争要素了。发达国家不仅在所有产业的产品制造上,都凝结和赋予了一种他们自己的文化和信心,而且还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多角度灵活地运用着虚拟经济的手法。因为,他们深知任何一种产品要想打入一个国家和市场之前,必须要在推广产品之前首先有推广一种理念、思想和文化。只有首先控制了这个国家的文化思想,才能抓住了人们的心理最后控制人们的选择。为什么任何一种新产品上市之前首先要打广告、作宣传?就是首先影响这个国家、地区的人民和官员的思想,给他们进行洗脑;然后让他们的官员制定出有利于自己的政策环境,让他们的人民在思想和心理上接受和选择自己的国家、企业和产品。道理就是这么简单。一个国家、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和发展,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市场的需求和产品功能的改变上了;而且已经具体体现在市场的占有、争夺上,人心的占有、争夺和文化的渗透及思想的影响、控制上了。这时,军事占领似乎变得并不重要,吸引眼球、让全世界看着“国际警察”的指挥棒行动,似乎才是第一位的;物质的拥有也不重要了,控制信心、制造心理需求似乎才是第一位的。在未来国际发展和竞争中;一个国家若丧失人们对它的信心和信任,那将是一个没有前途的国家;一个企业若丧失了人们对它的信心和信任,那将是一个没有前途的团体;一个人若丧失了人们对他的信心和信任,那他也同样是一个没有希望的个体。为社会和他人利益最大化,是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前提条件;这是市场经济学的真谛。所以说,信心和信任在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将会变得越来越比黄金值钱。
三.虚拟经济的必然性。
当今世界,在一些发达国家,生产力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当高的程度,物质短缺的现象已经基本不存在了,并且出现了大量物质商品过剩的现象。生产已经不成为一种矛盾,而销售却成为最大的问题。一个以创造物质财富和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实体经济时代,必将上升和转向一个不但创造物质财富,而且还不断创造和满足人们不断需求的精神、心理需求层面的经济形态(虚拟经济),否则经济的不断增长就失去了增长动力。许多人口增长为零的国家,其经济并没有实现零增长;一些发达国家人口增长为负数,而经济却保持着不断增长的记录。如果靠人们的基本物质需求的满足来拉动经济,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这种不断增长的部分,就是人们对精神和心理等方面不断需求的满足所实现的。人是经济学最终研究的目的,经济学本来就是研究人们如何创造财富的学问。它始终围绕着如何通过生产劳动给人们带来最大福祉,以及如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来创造财富这个主题问题。经济学首先是关于人的学问,这种人本倾向在古典经济学里是显而易见的。但是随着经济学理论和市场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性慢慢被淡化了,在这种社会里人仿佛成了只认钱没有七情六欲的经济虫。微观经济学的价格理论和宏观经济学的利率理论,以及制度经济学的制度本位论,使古典经济学逐渐陷入了一种难以自拔的死胡同。只研究有形的物质财富的生产和分配,这是建立在人的片面需求层面上的一种水平。这样一种经济理论,已经不能完全解释并引导现实的社会经济中的各种问题和发展方向了。按照这种经济学理论推导得出;因为人都是自私的,并且各自都是以获取最大利益为社会行为导向的;所以,1.人们结婚是件不划算的买卖,人不应该结婚(试问:没人了,经济学还有意义吗?)。2.人们手里的钱,应该选择质量最好,价格最低的商品进行购买;所以韩国人、中国人抵制日货是一种错误的行为(有奶便可以成为娘,即便是杀父仇人也无所谓,做一个抛弃人性没有七情六欲完全的经济虫)。人类步入21世纪的时候,人们只是感觉到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已悄然来临,由于突然得让人们措手不及,于是乎人们匆忙得打起了“知识经济”的旗号,却没有嗅到虚拟经济的本质。
四.资源的占有量和财富的占有量成反比现象。
在经济活动中“稀缺”一直象一根经济的魔杖一样,指挥着人们的经济活动,指向着人们通往财富的道路。掌握了稀缺资源,人们似乎就掌握了打开财富之门的钥匙。然而,不同的时代却有着不同的“稀缺”,实体经济时代物品的稀缺导致了许多经济活动的产生和行业的发展。而稀缺本身又具有人为性,稀缺可以被发现也可以被创造,从而带来社会的财富。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的拥有量,往往和它所拥有的社会财富成反比现象。2002年中国:
1.人均耕地最少的省份,人均GDP达到:13870-元人民币。
2.人均占地中等的省份,人均GDP为:8647-元人民币。
3.人均耕地最多的省份,人均GDP却只有:7279-元人民币。
可见,土地和资源的稀缺,不但不能带来财富,反而造成了贫穷。经济学上有一个《荷兰病》现象:
20世纪50年代,荷兰突然在海岸线发现了储量巨大的天然气。大量的天然气开采很快就使荷兰成为一个天然气出口国,掌握着能源就意味着掌握了财富。上帝突然的恩赐,使荷兰得到了巨大的额外财富。可是,不幸的是;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恩赐,荷兰人创新动力逐渐消失了,带来的是其他工业在荷兰逐步萎缩,使荷兰的经济在很多方面都失去了国际竞争力。一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今天留在人们心目中的只剩下鲜花和风车。这就是后来被人们称之为“荷兰病”的现象。
在今天“荷兰病”现象也十分突出。拥有大量石油的阿拉伯国家是如此,非洲、南美等其他“地大物博”的国家也同样如此。所以,自然资源的富裕并不能带来真正意义上的富裕,反而是资源的稀缺带来了富有!它不得不让人思考:财富的来源真正取决于-----资源?----物资?----还是人本身?
五.从财富所占比例,来看世界强国。
1. 美国是虚拟经济较发达的国家,美国经济是以虚拟经济为主导的,而并不是象人们所说的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美国不是光靠知识打天下的,这不但反映在美国股市的吞云吐雾上,而且还反映在美国的第一、第二产业比例的不断下降上面。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字表明,美国的虚拟经济比例已经上升到70%以上。它的普遍形式是至少涵盖了整个第三产业和文化产业,它的极端形态是股市、期货和汇市等金融衍生产品和工具上;仅仅一个高科技是难以说明美国如何能雄霸几十年国际经济体系的实质。GDP:表示社会总财富;表现为交换价值的总合。
虚拟经济所占GDP的比重表:
| 国家 | 时间/年 | 所占比例/% | 时间/年 | 所占比例/% | 排序 |
| 法国 | 1990 | 70 | 1999 | 74 | 1 |
| 英国 | 1990 | 67 | 1999 | 74 | 2 |
| 德国 | 1990 | 64 | 1999 | 71 | 3 |
| 日本 | 1990 | 56 | 1993 | 62 | 4 |
注:来源;世界银行《2001年世界发展指标》。
2.恩格尔系数:
指的是一个国家居民的基本生活必需品的支出在全部支出中所占的比率。从恩格尔系数可以看出,系数越小,说明这个国家居民越富裕,国家越发达;系数越大,说明这个国家居民越穷,国家越落后。
恩格尔系数表:
| 国家 | 时间/年 | 比例/100 | 时间/年 | 比例/100 | 备注 |
| 美国 | 1946 | 35.27% | 1983 | 20.63% | |
| 英国 | 1948 | 45.1% | 1978 | 34.9% | |
| 法国 | 1950 | 45.3% | 1980 | 28.5% | |
| 日本 | 1945 | 66.4% | 1960 | 41.2% | 续 |
| 日本 | 1979 | 27.9% | | | 续 |
| | | | | | |
六.虚拟经济运用的手法:
1..从1999年香港特区政府与美国迪士尼集团达成建园协议,到2003年完成填海工程,再到2005年9月12日正式开幕,米老鼠用了近6年才完成从美国到香港的定居旅程。
香港迪士尼乐园位于香港大屿山的竹篙湾,靠近香港国际机场,与香港岛隔海相望。乐园占地126公顷,分四个主题园区,分别是美国大街小镇、幻想世界、明日世界和探险世界,此外,还有两家酒店。包括填海在内的乐园兴建费用大约300亿港元,由香港特区政府和美国迪士尼集团共同建造,香港特区政府目前拥有57%的股份,另外43%股份为迪士尼集团所有。美国迪士尼来香港发财,香港政府不但不收钱而且还出地、出钱,这是为什么?因为这是美国一个巨大的文化品牌。香港政府估计,未来四十年,乐园将为香港带来一千四百八十亿港元的经济收益,平均每年的经济收益为三十七亿,资金回报率高达百分之二十五,比其过去投资铁路公司及机场的百分之十回报率还要高。瞎编了一个猫和老鼠的虚拟童话故事,居然在全世界带来如此巨大的财富效应,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和作用。
2.虚拟经济可以把未来的资源,变现为现在的财富典型的例子就是企业债券----出售预期。
3.虚拟经济可以把过去的资源,变现为现在的财富典型的例子就是古玩、旅游等产业。
4. 股神巴菲特的一个虚拟经济提案,使美国财政赤字一跃变为国家财政盈利。巴菲特在《财富》杂志上发表文章说:到2002年春季为止,他已经有72年没有买过外国货币了,但从那时以来却不得不在几种货币上作出重大投资。原因在于我们的贸易逆差情况已大大恶化,美国的净价值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国外转移。巴菲特于是提出一个“公平”的解决方案:建议美国政府向美国外贸商发放数量等同于其出口贸易总值的“进口证”(LCS),任何有意向美国出口商品的外国出口商(或者美国进口商),必须首先要向美国外贸商购买LCS,凭证等额向美国出口商品。这就是说:国家赤字100亿美圆,那么我就向全世界的关联贸易商至少发放价值100亿美圆的“进口证”;这样赤字将一笔勾销,因为这样美国的财政赤字负担,将会变相地转移到其它国家的头上去。美国政府采纳了他的方案,摔掉了困惑多年的财政赤字负担。
美国是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的发起者和信徒,同时也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而巴菲特、格林斯潘、索罗斯是相互齐名的投资界精英,连他们都实行倡导如此浓厚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的政策,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巴菲特一方面呼吁采取极端措施平衡贸易赤字,一方面又利用美圆弱势投资汇市。这段独白,可谓一语道破他们玩弄的虚拟经济的天机。如此看来美国从来也不会担心贸易赤字问题,因为它的经济是靠信用来支撑的,美国输入的才是真正的净价值,而输出的不过是些“信用”罢了。巴菲特在文章中继续用实体经济的理论玩障眼法。把美圆可能衰落的原因归罪于贸易逆差,并说美国的净价值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国外转移。然而,美圆衰落的真正原因是由于欧元的崛起。美国担心丢掉了在世界创造并拥有虚拟价值的垄断权。美国向来以反对垄断,追求公平而标榜于世;同时有极力追求和维护着在全世界创造和销售虚拟价值的这种垄断地位。“9.11”事件不仅是因为造成了美国的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很很的重创了美国在世界霸主地位的尊严和人们对他的信心;这才是美国真正无法忍受的事情。因为,美国在世界的影响力和世界人民对美国的信心及信任;这才是美国真正财富的源泉和强大的原因。美国的经济学家,恐怕不愿将这个发财的秘密告诉别人,所以天天讲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都是那些老掉牙的实体经济学模型,他们总是用实际上早已过时的经济学理论来对付其他国家,甚至设套来把人引入歧途。而自己却悄悄享受着另一套经济规律带来的好处,发展着自己的经济。而我们却还用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来指导着今天飞速发展的各种经济社会现象。包括在产品的生产和市场的侵入上都采取:发达国家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发展中国家生产中附加值的产品,不发达国家则生产着低附加值的产品;一流的产品进入一流的国家市场,二流的产品进入二流的国家,三流的产品进入三流的国家的方针和战略。
七.中华文化的巨大财富潜力
在研究虚拟经济学的时候,我们看到了自己国家的差距,同时也发现了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这是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博士、教授、经济学家陈智鹏老师,所一在重申和强调的问题--------中华文化蕴涵着巨大经济潜力的问题。我们任意拿出一本古典小说来,难道还比不上猫和老鼠的故事更有吸引力吗?那些只有200、300百年历史的国度都在热衷于卖文化,而有着5000年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华民族又在卖什么!?有200、300百年历史的国家能把虚拟经济做到“极至”,并且不断的在打造、完善着《猫和老鼠》的产业链条。我们有着5000年历史文化传统的国人,难道还不能有所顿悟吗!?
联系:E_mail(MSN):dalishenfood@yahoo.com.cn.
网络电话Skyp: pinranfood.
博客:http://pinran.blog.china.alibaba.com
作者:王清瑜
2006-11-21于深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