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期望房价降下来的人,可能心里都有个盼头,就是ZF不会不管他们的,只要他们多说,ZF会照顾他们的。
这个想法,只对了一半,ZF的确会照顾他们的,只是等到的,将是廉租房。
这事基本上已经是明摆了的,还有这么多人想不清楚。
中国的楼市就象是个基本面良好的股票,楼市也的确会有暴涨和暴跌,只是中国整体经济不垮,那长期都将是上涨趋势的。如果遇到暴跌,之后楼价又会恢复并继续上涨。和香港一模一样,越是大城市越会这样。
为了赌短期内会暴跌,结果赌上十几年,几十年,人一辈子才多久,真的值得吗?难道不可能先买一套自住,暴跌的时候再想办法买更多套,那时候优惠政策也多。
自住和投资房产是两回事。
即使是最普通的老百姓,自住也应该尽早解决,不管是什么时候。
暴跌是一定会有的,只是近几年就会发生,这个机率很小的,而且暴跌后就一跌不起的可能性更是极小。
下午看到消息,广州的广铁南站地块拍出86亿的天价,这是新政以来全国拍出的新地王,大的地产商跟ZF关系是很好的,没有一定的信心,是不会这样买的,楼面地价每平米超过17000,很高呀。
现在广州房价虽然比前些年上涨了许多,公布的全市十区新楼均价每平米也到15000了,但即使是老城区内,八九千的二手房还是有很多,万把块能买到还不错的小区电梯房,就算是年轻人,家里支持一些,自己努力一下,买个小些的房子自住并不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不至于崩盘吧。
手上已经有了几套房的人,也会说现在的楼价挺高,但手上有些闲钱立即又会去看房买房,也不一定是为了炒房,因为买了就一直没卖过,只是因为有闲钱要保值增值,象这样的人在大城市,太多太多。
中国ZF不会完全套用任何国家或地区的模式,他是实用主义者,认为合适的就会拿来用,只是在表现上,我们可以找到相对类似的比较对象,比如上面说的中国城市会更象香港,而不会更象新加坡,虽然中国一样向新加坡学了不少东西。
完整的,从头到脚的进行设计规划,更容易让社会发展得更公平合理,但这是需要机遇的。比如建国时,创国者的威望高,可以实施,比如国家被托管时,外来的强势力直接设计等等。自己国家从内部开始的改革,因为没有绝对的权力,涉及的利益群体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权益,那改革的步骤一定是逐步的,在这个转型中,是会存在大量的不公平,如果因为不公平就否决改革本身,只有一个结果,就是把改革的时间表拉得更长,把十年能做完的事,做了五十年。
正如一家企业的变革,需要的领导人是强势的,果断的,执行的人也必须得到最高领导的认可和支持,不然无论设想是如何的美好,变革终究是搞不下去的,为什么,因为无论是变革、改革或者革命,其核心都是对利益的重新分配,没有镇得住的人或权力,没有人愿意轻易放弃原有的利益。
由此可见权力的重要性,也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中国什么都可以学,就是不学多党轮流执政,三权分立这些,不是这些不好,是因为在分散权力后,能否让改革继续进行,还真没把握,而保证领导力的权威并不可替代,即可保证改革能够进行,也能最大限度的保护原来的利益,呵,这就是经常听的不可动摇了。
中国这么大,问题这么多,一步到位不可能的,但你要说经济会崩溃什么的,也是极小可能的,因为可以试错,可以修正,错不到哪儿去的
一:是卖地经济吗?09年北京或上海的财政收入大概2000亿,今年两地卖地的收入分别超过1000亿,这不是卖地经济是什么,各地ZF通过土地发财,再集中资金投资建设,这种方式效率高,发展快。很多人说,香港地少是非常稀缺的,也不可拓展,中国内地城市土地一样可以做到这种稀缺,比如不能自建房、不能福利分房、限制土地供给量再加上开发商囤地等等,这种城市土地的稀缺性一样可以制造出来,可以把地价抬到天价。
二、是虚假繁荣吗?从经济总量上看,没人怀疑中国经济的繁荣吧,说它是虚假的,危险的,意思是它不可持久,同时经济结构不合理,社会矛盾也大。一直靠卖地发展,肯定是不行的,只是别小看了这种模式的生命力,在ZF的高度控制下,它没那么容易垮掉,同时也可以看到香港卖地这么贵,社会矛盾也并不是特别大,ZF有钱了是可以做各种福利的,当然抱怨还是会有的。
三、暴跌了会怎么样?虽然很漫长,但总有暴跌的那天,这也是规律,很多人说有房的人没有经历过房价暴跌的洗礼,无房者又何尝经历过呢?希望暴跌的人,实现他买房想法是有个前提的,就是他现在收入会基本不变,暴跌才可能让他占到便宜,可事实上这种暴跌是一定会影响到他,导致收入大不如从前。香港人回忆起暴跌,绝大多数人都是不堪回首,从中发财的人是少数人,而且更有可能是之前的有钱人,本来收入就不多,现在又锐减的人,担心的是油米柴盐,又如何去抄底呢?
四、不要小看了中国ZF的能力,几十年来,无数次的被人预测中国经济即将崩溃,结果是经济的一路高飞,到现在成了第二大了,说的人少了,原因一个是实际的表现,一个是中国经济已经深深的影响着全世界,他垮了对大家都没好处。中国经济的发展不是自由发挥的结果,中国ZF对经济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其控制力远超过日本和香港。对于房地产行业,ZF选择了用这个行业来迅速搞大经济,也同样有能力让它长久发展,很多人看到国家出台很多政策来限制房价,认为是在打压房地产行业,而事实恰恰相反,ZF在保护这个行业,小心翼翼的让它活得更好。香港这次出台的政策很严格,难道中国ZF想不到,他一定想得到,只是尽量不用狠招,从中也可以看到ZF对房地产行业绝不会是打压,而是爱护备至,也可以想到,房地产业真到绝镜时,也会得到全力的拯救,这个行业的发展,还长着呢。
法律对经济很大作用,这个是肯定的,只是上升到先要法治才能富国,那就过了。
国家富强跟法治没有必然关系,甚至跟民主政治都没有关系,不要这些一样可以富强,只是一直这样搞,不能长久,但要注意这个不能长久也可能是几代人几十年。相反,先搞法治民主,水平稍差点,或者运气差点,那就离富强越来越远了。
举个不是很恰当的例子,企业老板,大多数人是独裁的,还有没良心的,甚至没文化的,这不一样把企业搞得风风火火几十年,呵,喜欢发挥民主作风的企业家,往往还被批成没有领导力。
中国经济好象老是在悬崖边上,其实很稳定,因为控制力的不可替换性,即使控制和管理手段出了差错,因为不可替换,一样有时间和机会改过来,所以别老想着房价会崩溃,也更别期望中国经济会崩溃
香港并不是完美的,她有很多缺点,香港人也被房价压得喘不过气过,社会也有不公平,怨言也很多,但你要让一个香港人换成中国内地身份,绝大多数都是不肯的,普通香港人说起中国内地,通常会直接说中国怎么怎么样,香港怎么怎么样,言语中总是希望跟中国的关系越远越好,不要扯为一谈。
我们说中国城市会象香港,指的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会越来越象香港,并不是指香港已经是终极目标,哪天中国的大城市在经济上超过香港,这也是很正常的事,现在的香港人说起中国内地的有钱人,也是酸酸的味道。
中国城市会象香港,是因为中国ZF选择的发展之路更类似香港这种,而不是北欧那种更平等,社会福利更好的方式。高压力、高竞争、低福利会逼得人不得不拼命工作,这样创造的财富也会更多更快,不管出于何种考虑,不管国家经济是否能支持,在较长时间里,在中国想低压力又能享受到较高福利,基本上是种奢望。
以后在中国城市里,会有大量的人租房住,不买房省下的钱,可以让生活过得更有质量,做这种选择的人会有很多,也不会象现在这样怕周围的人看不起自己,只是自己心里会很清楚,自己很可能永远买不起房了。
每次的社会转型,总是很不公平的,原来同样的人,相同能力也相同起点,后来仅仅因为一念之差,造成后来的天壤之别,这样的事情古今中外数不胜数,重复过无数次,只是当事人心有不甘而已,希望能再回到起点,实际上是不可能回去了。发生就发生了,重要的是看清楚发生了什么,还会发生什么,总想回到原来,只是幻想和浪费时间。
自住的,趁现在买得起房的,努力下买一两套,以后买不起就租公租房住。投资的,现在买风险自然是越来越大,有实力就不防再多买些,实力差点,就多等等机会。房子不是人生的全部,别太焦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