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4876 5
2011-10-17
悬赏 50 个论坛币 已解决
案例要求:一个企业,生产要素配合不适当,后来通过分析与思考,生产要素进行了调节,达到了最优配置,企业效益获得了很大的提升。
各位童鞋帮忙找一下这种案例呗,最好是大型的知名企业。谢谢

最佳答案

gxy012 查看完整内容

我感觉你提出的企业不容易找到,因为很少有企业会做出很大生产要素的调整,毕竟大部分时候不容易明显找到最优的生产要素比例。所以就算不是最优的,很多时候也无法调整到最优,即使做了微调也很难有大的效果。 我提出另一个角度,你可以思考下 山东宏艺科技 生产的水泥助磨剂,水泥添加剂对于很多企业生产水泥提高很大,在使用后的单位成本的产量提升很多,企业效益得到很大提升。。。 虽然并不是你的角度,但是这是我去年到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0-17 07:59:30
我感觉你提出的企业不容易找到,因为很少有企业会做出很大生产要素的调整,毕竟大部分时候不容易明显找到最优的生产要素比例。所以就算不是最优的,很多时候也无法调整到最优,即使做了微调也很难有大的效果。

我提出另一个角度,你可以思考下  山东宏艺科技 生产的水泥助磨剂,水泥添加剂对于很多企业生产水泥提高很大,在使用后的单位成本的产量提升很多,企业效益得到很大提升。。。

虽然并不是你的角度,但是这是我去年到山东调研时碰到的一个企业,也许对你有用。。

刚到论坛,有好多资料无法下载,挺希望能得到你的悬赏的。希望大家互相切磋哈,互相帮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17 10:53:53
我感觉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最好的例子。之前,重工业导向型的经济体,要求资本密集,十分不符合当时的中国承受能力。而后改革开放,改走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道路,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完全符合赫克歇尔--萨缪尔森--俄林模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2 17:04:17
以前国内有个手机电池厂

不用机器 全用手工 国内人工便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2 22:06:05
把论坛币给我,我给你提个思路:通常说的减员增效,到处都是案例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3-1 10:55:57
gxy012 发表于 2011-10-17 07:59
我感觉你提出的企业不容易找到,因为很少有企业会做出很大生产要素的调整,毕竟大部分时候不容易明显找到最 ...
给你啦 谢谢 也谢谢其他同学的回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