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八区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1918 2
2006-11-22
麦肯锡公司全球研究院(MGI)的最新研究表明,随着中国居民收入的快速增
长和储蓄率的逐步下降,在未来的二十几年内,中国城市的真实消费力将增长5倍以
上,从2005年的3.7万亿人民币上升到2025年的19.2万亿人民币,中
国将会成为仅次于日本和美国的全球第三大消费市场。

  麦肯锡将未来中国家庭储蓄率下跌的原因归结为三点:第一是人口结构的变化,
中国即将进入一个老龄化社会,而老年人过了自己工作阶段之后储蓄就开始降低;第
二,过去人们储蓄的目的是为未来的医疗支出和退休后的生活做储备,随着中国社会
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人们的储蓄率将会下跌。第三点,中国金融市场将会不断完善
和成熟,消费者的信贷渠道将会拓宽。

  随着中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消费模式也将随之发生重大的改变。麦肯锡认为
,今后20年,灵活性消费在总消费中所占的比例将逐步增加:运输和通讯费用将以
10%的速度增长,娱乐和教育费用将以9.7%的速度增长,住房和公用设施费用
将以11.7%的速度增加。自费医疗保健支出的增长率将达到12%,成为增长最
快的产品大类。

  麦肯锡大中华区总裁全球资深董事高安德表示,中国消费者的崛起既为中国公司
、也为跨国公司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对于中国公司来说,必须要跟随消费者收入的
提高,向更高端的市场挺进,同时要适应全新零售环境,学着与实力强大的大型零售
商进行谈判与合作,并建立起全国性的品牌。对于跨国公司而言,必须持续降低价格
和成本结构,使中国的消费大众能够承受得起其产品和服务,同时加强地理区域的渗
透,深入中小城市,并加深对中国消费者的了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11-26 12:27:00
  近日德意志银行发表报告指出,去年,中国工业用品进口(如:油产品)大幅下跌,反之,消费产品进口(如:饮料、生物科技产品等)却见明显增长。德意志银行在报告中预期,在往后数年,进口模式将有所转变,消费类产品将代替投资相关产品而成为主导,这一结构性之转变,主要基于投资增长放缓及消费需求强劲。德银在报告中列出,预期来年增长强劲的15项进口产品,包括:数码相机、快餐食品、黄金、汽车、飞机、高端资讯科技服务、高端医疗设施、天然气、核能科技、棕榈油、钾肥、卫星、黄豆、电讯设施及水疗设施。德银形容,对于全球之工业用品需求,中国一直占有重要比重,但随着中国整体经济增长迅速及固定资产投资滑落,将减少对工业用品之需求。德银预期,中国在全球工业用品(钢、铁矿石、铝、铜、锌及镍)需求之比重,将由去年的98%下跌至61%,明年则下跌至45%,这正好反映中国经济将由消费主导,取代以往以投资作主导之经济体系。不过,德银重申,进口模式虽有转变,但并不代表中国在全球贸易需求之影响力减弱。总括而言,德银预期2006年进口增长为18%,增长与去年相若,2007年则约15%;另外,名义投资增长方面,预期由去年的25.7%下跌至今年的16%,2007年则下跌至1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19 21:07:48
thanks   1# zwh7059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