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656 0
2011-10-18


来源:中国广播网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因为“交易规则不公”,天津文交所将可能被投资者告上法庭,面临诉讼。而17日两幅“苏绣”在天津文交所上市交易,又一次将其推向了风口浪尖。

   

  由7、8名投资者组成的维权团队表示,天津文交所频繁“变脸”对投资者是不公平的。比如在今年(2011年)3月7日,天津文交所发布公告称,对非上市首日艺术品的每日价格涨跌幅比例由15%调整到10%,但是却未公布具体执行日期。直到3月18日(周五)收盘后,天津文交所才突然宣布从下周一,也就是3月21日开盘后正式实施。此外,对于风险保证金制度,艺术品退出交割规定和交易模式也都做了调整,这些投资者表示,交易所的交易规则如果自行制定,没有第三方参与,最多只是一个格式合同。如果因为对风险提示不到位发生投资者和交易所发生冲突时,解释应该利于投资者。但是天津文交所并没有做到这一点。

   

  而此前在天津文交所上市的《黄河咆哮》、《燕塞秋》两幅画作,截止10月14日,收盘价分别跌到了2.59元和2.24元,而它们最风光的时候,其价值几乎已经相当于齐白石142副作品价值的总和。这七、八个投资者都表示,自己基本上都亏损了80%的投资。

   

  此前财经分析师叶檀也表示,艺术品交易份额化当然是艺术品泡沫化到极致的表现,它可以把100万的艺术品哄抬到几亿。但也可能由很多人承担风险。而此次在天津文交所上市的苏绣作品也还是用这种份额化的方式上市。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的喻文益也表示,此前文交所亟待整顿,投资者可以适当观察,如果已经进入这一市场,应该适当抽身。

   

  由此不难看出,专家和业内人士对于天津文交所还是持比较谨慎的态度,但是不少业内人士指出,天津文交所尝试将“金融与艺术品结合”的模式推到前台是一种创新。凡创新必有风险,一如A股市场的逐步完善一样,只有经历过风险和其后的逐渐完善,这种完善之后的交易将更加受到投资者的肯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