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资源/课程/会议/讲座 论文版
2757 3
2011-10-19

美国债务危机

2011516日,美国国债终于触及国会所允许的14.29万亿美元上限。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美国ZF赤字大幅度上升,举债度日成为家常便饭,国债纪录屡创新高。截至2010930日,美国联邦ZF债务余额为13.58万亿美元,GDP占比约为94%,同年年底一举突破14万亿美元。2011222日,在可供发债余额仅剩2180亿美元的时候,美国国会未就提高上限达成一致。终于,在20115月,美国国债触顶,开创了14.29万亿美元的历史新高。面对这种情况,美国财长盖特纳忧心忡忡。他表示,由于采取了一些紧急措施以维持借债能力,美国ZF支付开支最多能延迟到82日。到了82日,ZF若不提高债务上限或削减开支,就会开始债务违约,无法偿还美国国债券本金和利息,这种情况可能让国际金融市场陷入混乱。

产生原因:

1、美元的国际地位是诱发美国债务危机的根本原因。一方面,世界需要美国以财政和贸易双赤字为条件向全球输出美元货币,世界则每年向美国支付数百亿美元的“铸币税”;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美元币值稳定的有效机制以及美国长期举债过日,客观上诱使美国通过增发美元来稀释其负债。当美国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累积到难以为继的程度时,市场必然对美元币值以及美国国债的投资价值产生怀疑,这是美国债务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

2、ZF赤字大幅上升是导致美国债务危机的直接因素。近几年来,美国财政入不敷出,债务急剧攀升。正是在不断高企的财政赤字推动下,美国国债突破了14.29万亿美元,人均负债达4.53万美元。

发展过程及现状:

美国时间81日众议院率先通过了提高美国国债上限的协议。这项协议提出将目前债务标准提高2.4万亿美元。但要求在未来十年内削减赤字2.5万亿。美国方面称,截止目前,基本可以认定已经粉碎了债务违约的忧虑。只等参议院投票通过,在公布结果后交由总统签字生效。

既然国债危机以提高上限来做为暂时的挽救方式,美国社会得以喘息的机会,世界其他国家也愿意静观其变。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美国内忧外患的当下,其国内经济复苏的速度缓之又缓。

美国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

1、增速放缓,风险增加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6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下调今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至4.3%,比该组织4月份的预测低0.1个百分点。2008年后,得益于各国ZF的财政和货币刺激政策,世界经济在较短时间内走向复苏。刺激政策一方面使金融市场领先于实体经济出现“V”形反转;另一方面,各国央行大规模释放流动性,推动大宗商品,尤其是黄金、石油的价格一路攀升,在全球范围造成了事实上的通胀压力,成为世界经济的现实威胁。

2、美国经济有可能出现再次衰退

彭博社724日预计,美国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可能仅增长1.8%,低于一季度的1.9%。而且,美国目前房产销售下滑,消费者信心低落,经济扩张的步伐已经放缓至1年以来的新低。美国经济学者戈德伯格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目前出台的美债法案所起到的作用仅仅是令美国勉强渡过了眼下的债务危机,充其量只是民主、共和两党的政治恶斗告一段落。法案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才刚刚开始。

3、欧元区经济和日本前景黯淡

欧元地区经济增长已经降至两年来新低。而日本在遭遇大地震、海啸以及核泄漏事故的冲击之后,经济复苏前景更加暗淡。

4、新型经济体遭受通胀风险

作为本轮世界经济复苏的引擎,新兴经济体普遍面临不断升温的通胀风险。为了抵御通胀,大部分新兴经济体不断加息或采取其他紧缩政策给经济降温,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经济的强劲复苏。

欧洲债务危机

200910月,希腊新任首相乔治·帕潘德里欧宣布,其前任隐瞒了大量的财政赤字,随即引发市场恐慌。截至同年12月,三大评级机构纷纷下调了希腊的主权债务评级,投资者在抛售希腊国债的同时,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主权债券收益率也大幅上升,欧洲债务危机全面爆发。20116月,意大利ZF债务问题使危机再度升级。这场危机不像美国次贷危机那样一开始就来势汹汹,但在其缓慢的进展过程中,随着产生危机国家的增多与问题的不断浮现,加之评级机构不时的评级下调行为,目前已经成为牵动全球经济神经的重要事件。在欧元区17国中,以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希腊与西班牙等五个国家(以下简称“PIIGS五国”)的债务问题最为严重。

产生原因:

1、  过度举债。

2、ZF失职与制度缺陷

欧债危机中的各国现状:PIIGS五国:债台高筑但境况不同

欧元区:经济整体萎靡但强国仍有余力。受PIIGS五国主权债务危机影响,欧元区整体负债相对GDP的比率已经达到85%,无论从净态比率方面还是动态进展方面来看,该区域已经处于慢性债务危机之中。德国和法国作为欧元区经济总量前两位的国家,在本次危机中表现稳健,其中德国的经济复苏势头十分明显。

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

1、世界经济受影响有限,不会出现系统性风险

欧洲债务问题将深刻影响金融市场、市场预期和经济复苏,未来全球经济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但总的来说,本次危机不会对全球金融机构和经济复苏产生致命冲击,不大可能出现大范围加速衰退的系统性风险,全球经济受其影响有限。

其一,此次债务国经济总量占欧元区比重还不到10%,而且欧元区预算赤字占GDP的比例平均为6%,远远低于美国和日本两位数的赤字水平[4]

其二,本次债务危机与金融衍生产品导致的次贷危机不同,其杠杆率较低,传染性不强。希腊债务的主要债权方—西方发达国家,在处理债务危机上有比较成熟的经验。而且由于全球宽松的货币政策,欧洲的商业银行不缺乏流动性,欧洲银行不太可能出现巨大损失。

2、欧元地位和欧元区稳定将经受考验

欧元自启动以来,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已迅速成为仅次于美元的第二大国际货币,金融危机为欧元提升国际地位提供了机遇。但希腊等国的债务问题损害了市场对欧元的信心,如果不能够尽快有效解决,将严重影响欧元的国际地位和欧元区的整体稳定性,欧元区货币联盟模式也将经受严峻考验。

3、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退出策略将受影响

此前,受益于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增长和全球经济的缓慢复苏,各国已开始考虑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策略。但目前各经济体面临政策两难,各国经济增长趋势刚刚确立,全球经济复苏基础不牢固,仍需持续的经济刺激政策维系经济增长和就业;另一方面,新兴市场由于资本流入的增加带来的通胀或通胀预期增强而不得不考虑紧缩政策,欧洲国家持续扩大财政支出又会恶化债务问题,债务危机短期内也难以解决,因此各国退出策略必将受严重影响。

4、中国所受影响不大,但仍需高度重视和警惕

首先,对欧洲出口或受损。作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欧盟陷入债务危机必将严重削弱其购买力和国内需求,中国对欧洲的出口肯定会受到冲击。而且人民币升值也会增大出口企业成本,减弱我国产品在欧洲市场的竞争力。不过,中国对欧洲的出口主要集中在一些发达国家,希腊、西班牙、葡萄牙等并非很大的出口市场。

其次,欧元危机给人民币汇率水平带来了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希腊爆发危机以来,欧元对美元的汇率跌幅已经超过10%,欧元对美元贬值,而人民币名义盯住美元,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的升值压力;另一方面,债务危机可能导致大规模短期国际资本流入,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而人民币升值又会吸引套利资金流入,进一步增强升值预期。此外,近期美国ZF不顾世界舆论反对,坚持要求人民币升值,很可能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总之,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会显著增强。

  第三,对金融市场有短期影响。受投资者对债务危机忧虑增强影响,短期内中国资本市场受冲击明显。但这种影响目前来看仅仅是短期的,市场下跌后风险将自然释放。对于中国银行业来说,由于中国金融体系相对比较封闭,大型商业银行没有参与希腊等国的融资,因此,此次危机对我国银行业的负面影响也非常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0-26 15:48:43
很有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1 15:44:23
学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2 15:40:03
这些是独创观点还是他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