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脑电图神经电生理基础
↑↓→←
脑电图:
从颅外头皮或颅内记录到的局部神经元点活动的总和
1神经元和神经环路
1.1神经元:胞体、轴突、树突
静息态:细胞内:K
+和有机负离子为主
胞 外:Na+、Ca2+、Cl-为主,静息电位-70
-90uV(内负外正);
兴奋时:Na+通道开放
,Na+内流,膜内变正,
去极化,
形成动作电位上升支;
形成的峰电位时间非常短暂
K+顺浓度差外流,膜内变负,复极化,形成动作电位的下降支;
最后通过Na
+- K+- ATP泵逆浓度差将细胞内多余的Na
+运送到细胞外,同时将K
+运送到细胞内
另一种非突触电位,
缓慢内流的Ca
2+,可产生20~50uV的高电压,可在一群神经元中形成同步化峰电位,在癫痫样放电中具有重要作用;
1.2突触结构和神经递质
突触:两个神经元之间的接触点,突触前膜/间隙/后膜。
神经元之间的可通过轴突-树突、轴突-轴突、轴突-胞体
实现突触连接
兴奋性神经递质是突出后膜去极化,静息电位
↑,神经元兴奋性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EPSP
),重要与
Na+、Ca2+内流有关
;克制性神经递质是突出后膜超极化,静息电位
↓, ...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