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地区三个楼盘降价,引发了数百业主围攻砸毁售楼处的所谓「维权」事件,已购房的业主要求退房或补差价。在所谓「维权」的事件发生之后,上海媒体引述上海房产局有关人士表示,降价20%以上的楼盘,要重新备案。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强调,房地产市场调控处于关键时期,各级政府要切实採取措施,进一步巩固调控成果。而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也公开称,银行可抵御房价下跌40%的风险,这显示了中央调控楼市的决心和底气。
业主退房反降价 成楼控阻力
在楼市调控力度不放鬆,一些地方政府和地产商在与中央博弈了一年半后,开始扛不住了。面对着业绩下滑和信贷紧缩,部分楼盘减价促销,套现备粮过冬。
这说明,在未来的价格走势上,只要政府不放松调控,调控了一年多的楼调控开始出现一些效果,楼价有望进入调整期。长三角上海、南京、杭州、太仓等多个城市,开始出现了「退房潮」。
然而,就在楼价开始鬆动的时候,上海业主暴力冲击楼盘售楼处要求退房,引爆各地楼价的降价潮,但这是否真跌可能还要继续观察,北京上海市区的楼价依然坚挺,二三线城市楼价仍在上涨。
今年以来,北京、上海、杭州等多城市,先后出现了十多宗业主示威抗议事件,这说明,业主们都不想房价下跌。楼价下降的阻力不仅仅来自地方政府、地产发展商、炒楼客,在这场博弈中,有房者成也为了楼市调控的最后屏障。
楼价降逾2成备案 自导自演?
在上海的业主暴力围攻售楼处后,上海媒体报道称,上海房管局要求下降逾20%的楼盘要重新备案,被视为是地方政府为救市而限制开发商降价的讯号。难怪有网友认为,不爱「惹事」、不团结的的上海人,忽然冲击售楼处抗议降楼价,可能是地方政府、地产商自导自演的苦肉计,目的是迫政府放宽限购令和信贷。
房子是商品,买房子也是投资行为,市场经济商品有涨有跌,世间哪有只涨不跌的东西?
买楼投资风险自负,不能够楼价上涨就狂欢,楼价下降就砸盘,动辄打出「维权」的旗号要求退款,这是输打赢要,以及违背合约精神。如果楼价大涨,难道购房者给开发商退回升值的「差价」?股市从最高的6,400多点下跌到现在的2,400点,难道股市下跌股民找上市公司、证券公司赔偿?
在严厉的调控政策下,不少城市楼价坚挺,发展商降价意欲不大。事实上,楼市调控一年多以来,至今没有传出地产企业破产被兼并事件,大型发展商的现金流依然充裕,降价的楼盘主要是市郊楼盘,市中心楼价依然坚挺。
一些楼盘价格下跌,引发暴力要求退房或补差价,演变成为集体性社会事件,若政府以「维稳」为由而再次托市,过去一年半的调控效果将前功尽弃,并把中国经济推向万劫不复之地,而政府又将再一次失信于民。
近期浙江温州实体经济空心化和金融危机,就是因为实业「微利」,炒楼「暴利」,企业老板纷纷停产放弃实业炒楼去了。政府若托市,楼价将会反弹,炒风又起,哪还有谁愿意老老实实做实业,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将遥遥无期。
楼价非真跌 二线城市仍涨
楼市历经多次艰难的调控,但每次都是半途而废无疾而终,结果是楼价愈调愈涨,楼价疯狂上涨,带来了全民炒楼。据报道,内蒙古鄂尔多斯户均拥有10套房子,但新区的房子没人住而被形容是「鬼城」。
过去10年,内地房产泡沫形成了大泡沫,各大中城市的房价上涨基本上在5倍以上,而北京、上海等一线大城市的房价上涨更快,市城中心的楼价可能上涨了10倍以上。
国家统计局9月份70个大中城市的统计数据也说明,京沪穗深只是停涨,但仍有三分之一城市的楼价环比继续上涨。在严厉的政策下,全国的总销售金额和总销售面积依然还是在上涨。
房价依然有上涨的压力,全国楼价下跌或崩盘的可能性不大。内地经济仍保持高速增长,城市化进程仍处于增长阶段,这将成为未来推动房价上涨的动力。因此,除非经济出现「硬着陆」,或者楼价大幅下跌引发金融危机或导致经济硬着陆,否则,楼市调控不太可能放松调控。
房地产不仅绑架了中国经济,也绑架了全国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