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606 5
2011-10-27
        1993年,《夏令营中的较量》引发社会思考;18年后,输掉的小学生足球赛提醒我们,当年的问题仍未解决甚至更严重  3天之内,北京两所小学足球队分别以0∶15和3∶7的比分败在了来访的俄罗斯小朋友脚下。这悬殊比分引发的关注和讨论,甚至超过不久前国家男足世界杯预选赛失利。
  平心而论,来访的这支俄罗斯少年足球队,虽然球员都是“00后”,但毕竟是一支经过专业训练、获得过西伯利亚联邦区冠军的球队。反观我们,不过两支完全业余的小学球队而已,惨败也属情理之中。
  真正值得关注的是,我们这些10岁上下的孩子,个头虽然高,但体能、体质却有待提高,跑20分钟就气喘吁吁,与生龙活虎的俄罗斯孩子形成鲜明对比。这并不是两所北京小学孩子们的特殊情况,而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根据最近一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过去10年间,我国青少年的肺活量、速度、力量等指标持续下降,肥胖率却增长1倍。据近年统计,在一些大城市,青少年肥胖率已经超过发达国家;眼睛近视的比例更不容乐观,初中生接近60%,高中生达到76%,大学生甚至高达83%。
  青少年体质不断下降的事实,令人不禁担心,长此下去,我们输掉的不仅是足球,更是未来。1993年,一篇《夏令营中的较量》曾经轰动全国,中日青少年在体质素质方面的差距,引发社会诸多思考。18年后,足球场上气喘吁吁的孩子们告诉我们,当年的问题依然存在。从家长到学校、从教育主管部门到整个社会,都需要回答好关于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的拷问。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无论学校、学生还是家长,都形成了“多读书—考高分—上名校”的定势,大量的学习任务压在学生头上。在各种考试科目面前,体育课变成了可任意占用甚至取消的“副科”。2007年一项对8000所学校的调查显示,我国专职体育教师配备率只有38.8%,大量的教育投入,并没有向体育教育倾斜。
  而且,对体育教育,不仅学校重视有限,家长更是将其定位于“锻炼身体,保持健康”的层次,只要孩子身体健康,那么锻炼少点也无所谓。实际上,中国家长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可谓不高,为了孩子,花多少钱都在所不惜。然而,这些钱都花在了幼升小、小升初、兴趣班等方面,其最终目的,是进好学校、考好成绩、进好大学,仍然陷入应试教育的逻辑循环。
  这样扭曲的教育理念,实际把体育的教育功用大大弱化。著名体育教育家马约翰曾说,“体育是培养健全人格的最好工具。”体育锻炼,不仅使人体格强壮健康,更是锻炼意志力、树立规则意识、培养团队精神的绝佳方式。体育教育对于青少年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书本知识以及琴棋书画等兴趣爱好。
  从另一个角度看,输掉球赛未尝不是好事。悬殊的比分,再次敲响警钟,提示每一个教育者和家长重审自己的教育理念。我们要关心的,不仅是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关心他们身体的健康、人格的成长。这是为了孩子,更是为了我们的未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0-27 14:52:10
这是没有办法的的事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27 16:07:33
教育很成问题,这关乎将来几十年。
现在学校就是几门主科。其他全丢。体育、音乐、书法、品生全丢了。副科不上做作业,或看电视、或上主科。全是如此。体育只上跑步---没危险。
老师是差别对待小孩。有背景的、熟悉的、送礼的都是优待。
教师向家长布置作业,推卸分内工作,口号是家长合作。我现在与小孩一起上学。上课内容一清二楚。
老师高薪又有两假期,应搞好教学工作,事实与想象有差距。象高薪养廉一样,钱不能解决问题,有时起反作用。
上课、考试,整学期如此,谈什么素质教育,实在天方夜谭!体育仅是冰山一角。教育的差距很深,很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27 20:01:54
教育模式是不是应该进行一个全面的改革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28 16:10:23
关键人家有练过,战术素养差了好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31 17:06:22
应试教育造成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