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969 1
2011-10-29
  可以说,中国高层及其智囊们深知“日本教训”是一把悬剑,中国中央政府及央行也针对许多行业出台了为数众多的调控措施,但细加观察便知,这些政策的主观任意性强,行政管理色彩浓厚,且具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微观调控”倾向。中国经济泡沫的生成、膨胀并未得到有效地阻止,这势必会加剧经济崩溃的危险。   面对如此数量庞大的巨额外汇储备,应如何善加利用,也存在严重的意见分歧。有人认为,应购买石油等资源能源,建立能源安全保障。诚然,大规模购入能源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但中国能源供应不足的首要原因不在于自身资源能源储备不足,而在于资源利用率严重低下,就连异常珍贵的稀土资源,中国的有效利用率也只有10-20%,与日本相比差距甚远。可以说,花费大量的外汇储备去购买价格不断暴涨的能源并非上策,最终解决还得依靠提升能源利用率及加强国际间的技术合作。   有人则主张,巨额外汇储备应用于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支援其海外并购与投资。但需要认识到,目前真正走出海外的中国企业多为国有垄断企业,其并购投资行为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交易,甚至沦为资本外逃的新途径。且支撑中国经济的仍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走向海外的可能性并不高,与其投资海外,不如把沿海地区的衰退产业转移至中西部,构筑中国版的雁行分工格局。从日本的教训来看,政府背景下的海外投资最终多得不偿失。   在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中,有相当一部分以购买美国债的形式借给美国政府,这间接助长了美国的消费过剩和贸易顺差,这样的“锦上添花”并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身份。从公平和效率的观点出发,中国更应该将巨额外汇储备用于国内的“雪中送炭”。   正如IMF在10月13日的报告中分析得那样,亚太地区虽然在快速的经济增长,贫困问题也有所进展,但亚洲各国收入两极化的加剧在过去的十年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为构筑稳固的社会安全体系,加大对医疗、教育、社保领域的投资是亚洲各国的“战略之要”。   中国能否避免日本泡沫崩溃的老路,还有待观察,但至少应学习日本泡沫崩溃后社会还依然高度稳定的经验。也就是说,在泡沫经济时期,更应毫不吝惜地加大民生投入,做到真正的“藏富于民”,这才是真正的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真正的“维稳”大计,也是对“日本教训”的另一种学习与反省。   作者是日本亚太政经调研中心理事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0-31 17:00:33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