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z,我大致看了你的slides,以下是我的一些浅见,以供参考:
0. Model好的方面,我就不细说了,(诸如前向(rational)-后向(adaptive)定价对于中国经济较为合理)
1. 中国作为一个financial underdevelopment的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呈现出:FDI 净流入(physical capital), financial capital净流出(foreign reserve), 且占GDP比例非常大. 美国等发达国家刚好相反,因此要研究开放经济,个人以为small open economy不适合. lz为何不用BKK model为基础做呢: home country为中国,foreign country可以看成是其他发达国家, 且两个国家生产函数的capital share 不一样,用来刻画MPK的差异.
2. 中国经济呈现出非常大的financial friction,即企业外部融资成本非常大(尤其是中小企业),而外部融资问题绝对会影响企业投资行为,因此lz不考虑physical capital个人觉得甚为不妥.关于中国经济中的融资约束问题的NK-DSGE, 季刊有一篇文章,lz可供参考:
http://ceqc.ccer.edu.cn/publish_ ... 04.pdf%3F1318932782
3. 中国的货币政策具体具有什么形式,目前尚有争议,因此个人觉得,lz除了Taylor rule以外,还可以考虑money quantity rule以做robustness check, 关于中国货币政策,请见: Wenlang Zhang (2009), China's monetary policy: Quantity versus price rules, 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 此外也可以参见(2)里面的讨论.
4. 我注意到lz将用此模型做Bayesian Estimation,个人觉得如果要做BE,必然要建立在较为完整的系统模型之上,因为BE需要大量的information(大维度的时间序列),而大系统正是为了match data中各种可能的复杂的dynamics,因此个人建议lz需考虑更多的fricitions(以产生足够rich的model dynamics):包括nominal rigidity, 如sticky wage等,real rigidity 如investment adjustment cost, capacity utilization等等.同时,大系统需要大维度的随机外部扰动或者冲击,以此来解决stochastic singularity问题.因而,作者应该考虑更多的shock如investment specification shock,以及在各种friction设置中引入uncertainty.
5. 关于fiscal policy,个人觉得是非常重要且有必要的,诸如4万亿的ZF刺激计划,不可能不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 具体可以参考 管理世界 9月份一期的一篇文章:
消息衝擊下的財政政策及其宏觀影響.
以上是我的一些浅见,不一定对,希望对lz有用. 另外,我注意到lz是做business cycle的,我写过一些Bayesian DSGE的文章,都发在很好的中文杂志上了,我的意思是国内现在慢慢开始流行这类估计,做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得益于傻瓜tool box:dynare),如有机会我们可以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