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GDP的增长与投资、消费、出口关系的实证分析
摘要:从宏观经济理论可知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消费、投资和出口这三驾马车,因此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最终消费(CS)、投资(I)和出口总额(EX)作为一个系统检验他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基于检验的结论而揭示中国经济的本质特征并提出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
关键字:宏观经济;国内生产总值;投资;消费;出口;葛兰杰因果关系;
线性回归
一、引言
从三大需求──投资、出口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看,消费是主力。20世纪 80年代以前,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为70%左右,此后逐年有所下降,但目前仍保持在60%左右。因此,无论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看,还是从发展经济本身的目的看,极大地增加国内消费应是第一的。
投资,尤其是基本建设投资,有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投资、出口急剧下滑,外商投资大幅度下降。为保持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国家在采取措施努力扩大出口的同时,围绕扩大内需,出台了一系列财政、金融政策,增加投资,促进消费。1998年和1999年经济得到了稳定增长。
为扩大对外贸易,增加出口,各方面给予了极大的关注。通过各方面的努力,目前对外贸易增势可人,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虽然没有得到完全恢复,但出口仍高于年初的预计,进口达到了近几年的最高水平。
因此国家应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行比较严格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从严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积极扩大城乡居民消费,努力调整进出口结构,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使经济运行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二、实证分析
从上面的分析中,首先我们通过葛兰杰检验检验了最终消费、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而出口贸易则对于拉动GDP没有显著的效应。接着我们通过建立回归模型来拟合他们之间的关系,在GDP与最终消费、投资、出口的线性回归中我们发现出口的t统计量不是统计显著的,这也正说明了我国的出口对于GDP的增长的影响不是显著的。
从三大需求──投资、出口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看,消费是主力,因此,无论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看,还是从发展经济本身的目的看,极大地增加国内消费应是第一的。其次发展是硬道理,增加投资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因此目前需要的是要进一步研究投资的结构问题,研究什么样的投资结构才能带动民间投资的增长,什么样的投资结构才能使投资向消费转化的渠道通畅,什么样的投资结构才能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
为扩大对外贸易,增加出口,各方面给予了极大的关注。通过各方面的努力,目前对外贸易增势可人,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虽然没有得到完全恢复,但出口仍高于年初的预计,进口达到了近几年的最高水平。
但应看到,我们目前的对外贸易本身对外依赖性太强,加工贸易所占比重过大,贸易的大部分利润流到了国外,我们所赚的基本上是加工费和手续费。今后中期乃至较长时期的任务是要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逐步现实对外贸易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