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6024 6
2011-11-03
题目中,之所以使用了“再”字,原因在于,之前便有人问过这个问题,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答。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C%D0%D4%B6%A8%C0%ED

   我先提一下,我一直就存在的疑问,也是质疑这个定理的核心所在吧,内容与所给出的帖子观点一样。

   最起点的证明,在于推导,如果,一个代理人集合S(属于I, I 是有限的全体人的集合)是decisive over (x,y)(x,y是一对社会状态的,即S中的所有人都认为x Pi y,Pi表示优于的二元关系,下同,其中 i 属于S,其余人认为y Pj x,j 属于I\S),然后可以推导出,S是decisive over (x,z),和(z,y),以及最后推导出(w,z)。即S是decisive over 任一对社会状态。

   传统证明如下: 已知 x Pi y 对于 i 属于S, 和 y Pj x 对于 j 属于I\S,则根据decisive,社会总偏好则为 x P y
                 若(1)x Pi z  和  z Pj x。 考虑,x Pi y Pi z  和  y Pj z Pj x 成立,则根据帕累托原则,所有人均认为y Pi(j) z,即社会总偏好认为 y P z。又根据已知可得,x P y 和 y P z 和P的传递性,可得 x P z。 因为,对于j,z Pj x。所以说,S 是decisive over (x,z)的。
                继续(1),已知, x Pi z , z Pj x和 x P z。 若 w Pi z 和 z Pj w成立,考虑,w Pi x Pi z 和 z Pj w Pj x 成立,则根据帕累托原则,所有人均认为w Pi(j) x,即社会总偏好认为 w P x。根据 w P x,x P z和传递性,则w P z成立。
               至此,S是decisive over 任一对社会状态,原因在与w 和 z的任意性。

   在整个的证明中,两个标红的“考虑”,是最值得质疑的,也是我不能理解的。显然也只有这一种情况下,才能成立。难道这样的话,还不算违背w和z的任意性?再者,接下来的大量证明中,多次用了“考虑”一种profile的情况的,显然是以偏概全,逻辑上说不通。

   有没有真正的高手,来帮忙解答这个问题,或者是真正明白了阿罗不能性定理的牛人帮忙解答下。相当感谢。。。
   第一次发这么长的帖子,希望能找到困扰这么久的问题的答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1-3 00:40:18
这个定理的证明有那么简略吗?!   MWG教科书除了定义之外,分10步证明。

RENY的高级微观中的证明来自阿罗的学生 JOHN GEANAKOPLOS (耶鲁大学詹姆斯-托宾经济学讲习教授)
的文章  
CFDP 1123R, "Three Brief Proofs of Arrow's Impossibility Theorem" (April 1996)

  http://cowles.econ.yale.edu/P/cd/d11a/d1123-r.pdf

上文2004年有更新版

CFDP 1123R4, "Three Brief Proofs of Arrow's Impossibility Theorem" (Revised August 2004) [6pp, abstract] [CFP 1116]
http://cowles.econ.yale.edu/P/cd/d11a/d1123-r4.pdf



————————————————————

好久没摸微观了,对社会选择理论也不是很熟。  所以不太清楚楼主质疑之所在,但感叹现在还有对微观理论较真的人,所以提供上面的文献链接,楼主可以参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3 09:00:25
midi51 发表于 2011-11-3 00:40
这个定理的证明有那么简略吗?!   MWG教科书除了定义之外,分10步证明。

RENY的高级微观中的证明来自阿 ...
我说的只是其中的一步。像这个“ 考虑, x Pi y Pi z 和  y Pj z Pj x 成立”,很显然并非所有人的偏好都满足这个的,x Pi z Pi y 和y Pj z Pj x也有可能同时成立(同时满足x Pi z  和  z Pj x),但显然这个例子就推导不出y P z和 x P z。

很不明白这种的证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3 11:09:35
"考虑" 是沒有問題的, 因為定理其中一個條件是"unrestricted preference domain" 任何形形式式的preference ranking 都包在裏面,

換句話說, 如果你加假設去排除他所"考虑"的preference的話, 那domain 就不是unrestricted 了, 而定理的結論就不一定對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3 14:00:03
vesperw 发表于 2011-11-3 11:09
"考虑" 是沒有問題的, 因為定理其中一個條件是"unrestricted preference domain" 任何形形式式的preference ...
对于,unrestricted domain的理解,不是应该为,任何一种偏好都可以出现嘛?并不代表一定会出现吧。再者,一个的出现,并成立,并不能说明对于任意情况的成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3 17:37:04
midi51 发表于 2011-11-3 00:40
这个定理的证明有那么简略吗?!   MWG教科书除了定义之外,分10步证明。

RENY的高级微观中的证明来自阿 ...
非常感谢你提供的材料。我感觉1996版的第一种证明,很精彩,完全摒弃decisive的。

不过,我还是想搞明白阿罗最初的证明原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