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中,之所以使用了“再”字,原因在于,之前便有人问过这个问题,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答。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C%D0%D4%B6%A8%C0%ED
我先提一下,我一直就存在的疑问,也是质疑这个定理的核心所在吧,内容与所给出的帖子观点一样。
最起点的证明,在于推导,如果,一个代理人集合S(属于I, I 是有限的全体人的集合)是decisive over (x,y)(x,y是一对社会状态的,即S中的所有人都认为x Pi y,Pi表示优于的二元关系,下同,其中 i 属于S,其余人认为y Pj x,j 属于I\S),然后可以推导出,S是decisive over (x,z),和(z,y),以及最后推导出(w,z)。即S是decisive over 任一对社会状态。
传统证明如下: 已知 x Pi y 对于 i 属于S, 和 y Pj x 对于 j 属于I\S,则根据decisive,社会总偏好则为 x P y
若(1)x Pi z 和 z Pj x。
考虑,x Pi y Pi z 和 y Pj z Pj x 成立,则根据帕累托原则,所有人均认为y Pi(j) z,即社会总偏好认为 y P z。又根据已知可得,x P y 和 y P z 和P的传递性,可得 x P z。 因为,对于j,z Pj x。所以说,S 是decisive over (x,z)的。
继续(1),已知, x Pi z , z Pj x和 x P z。 若 w Pi z 和 z Pj w成立,
考虑,w Pi x Pi z 和 z Pj w Pj x 成立,则根据帕累托原则,所有人均认为w Pi(j) x,即社会总偏好认为 w P x。根据 w P x,x P z和传递性,则w P z成立。
至此,S是decisive over 任一对社会状态,原因在与w 和 z的任意性。
在整个的证明中,两个标红的“考虑”,是最值得质疑的,也是我不能理解的。显然也只有这一种情况下,才能成立。难道这样的话,还不算违背w和z的任意性?再者,接下来的大量证明中,多次用了“考虑”一种profile的情况的,显然是以偏概全,逻辑上说不通。
有没有真正的高手,来帮忙解答这个问题,或者是真正明白了阿罗不能性定理的牛人帮忙解答下。相当感谢。。。
第一次发这么长的帖子,希望能找到困扰这么久的问题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