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第二层面的分析
说明硬币在某些领域的成本小于纸币只是分析问题的前提,具体到京沪地区,我们要分析在硬币和纸币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在小额支付的领域,为何不同地区的人们选择会有不同呢?为了分析问题的方便,我们可以将使用某种货币的成本和收益概括为“储存成本”和“交易便利”,因为在面额相同的纸币和硬币之间,我们使用它的成本主要是短时间的储存成本,携带成本和未防止其丢失而发生的安全成本也可放到储存成本中来分析,我们使用某种货币的收益主要在于其方便了我们的交易。那么为何北京和上海货币使用会产生如此分明的差异呢?
首先从硬币和纸币的性质来看,硬币的储存成本要高于纸币,因为其不仅不易携带,而且人们会付出很大的安全成本,纸币的储存成本主要表现为纸币的修护成本,即需要保证其磨损不影响其使用。从交易的便利来讲,硬币要优于纸币,这表现在硬币的适用范围更加广泛,不仅公交车,搭乘地铁有时只能用硬币,玩老虎机等类似的游戏也需要硬币,而纸币在某些领域使用面临限制,在支付和找零的的过程中要付出更大的辨认成本,而且也更易出错。货币的性质是客观的,但人们的认识却是主观的,北京居民看到的主要是硬币的储存成本太高,上海居民看到的却是硬币干净卫生和便于支付,还有其它的因素影响了货币的储存成本和交易便利在不同地区的影响。
(一)气候的差异
北京和上海虽然相距不远,但分属南北,气候也迥然不同。小面额纸币流通频繁容易破损,而北方空气干燥,纸币相对于硬币携带方便,不容易丢失,还不容易破损。南方正好相反,梅雨季节,天气潮湿,纸币很容易破损,即导致纸币的储存成本太高。一位北京的网友表示就拿他自己来举例,北方天气冷,每次出门衣服都得穿很多。“口袋多,可以接受大容量的纸币,但硬币分量重,只会加重负担,而且硬币容易塞在缝隙里,还不好找。”他说,何况,冬天戴着手套,也不方便抓硬币,容易丢。他觉得南方就不同,衣服单薄,口袋小,大家希望有限的口袋里可以尽量多放点钱,小巧方便的硬币就受到青睐。【4】
(二)南北方居民性格差异
一般来讲,南方人较为精细,北方人较为粗犷,这种性格也影响其使用货币的习惯,“北方人粗犷,性子直,小小的硬币容易丢。南方人精细,看到软塌塌脏兮兮的一元纸币,在钱包里不停塞来塞去,很闹心,硬币则相对漂亮干净些,可以随手扔裤兜。”【4】从南北的建筑也可察觉人们的性格差异,南方的建筑普遍比北方的袖珍,这也就给南方人提供了管理小件物品的经验,小小的硬币也会被安排到合适的交易场所,北方的建筑多宽敞,家具随意放置,小件物品往往随处安置,硬币对于其来说不易处理,只能置于家中,弃之不用。
(三)交易习惯
性格造就了行为,行为导致了习惯,久而久之南方人使用硬币也就成为一种习惯,上海人对硬币是如此的偏爱,不由让人想起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名医陈存仁在《银元时代生活史》中所讲的故事,在旧上海,人们就喜欢用银元,民间窖藏银元的习惯也是根深蒂固。一位上海中医在家开诊所,自家人只用铜元,给人看病收来的银角子丢在一只方形铅皮箱中,铅皮箱原本装着五加仑汽油,倒油的时候打两个洞可将全部汽油倒出,这位医生在这种空箱上打一个放进银角子的小口,每天陆续把银角子丢下去,只能放进,无法拿出,积满一箱就送到密室中,子孙要搬都搬不动,抢劫偷窃都不怕【5】。再比如说深圳人、广州人,就喜欢使用硬币,那是因为受香港使用硬币的影响,而香港最初是受英国影响。与此相对的是北京人对于纸币的偏好。
科斯、诺斯、阿尔钦和张五常都是我们熟知的制度经济学家,但还有安德鲁·斯卡特、H·培顿·杨、青木昌彦等为代表的博弈论习俗、惯例和制度的经济分析,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程式相比,后者(演化博弈论的社会秩序分析)更加注重个人习惯、习俗、惯例这些作为人们生活世界的常规、社会秩序、非正式约束的自发生成机制的理论研究和模型阐释【6】。
根据其思想,起初的习惯形成也是基于交易行为或方式的成本收益的考虑,其形成有利于交易的预期行为形成,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因而人们才这么容易受习惯的影响,即使其原初的行为已不具有经济理性。对于个人而言,遵守习惯,便会大大降低交易的成本,不遵守却会使其交易成本变大,因而后来人都只能遵守习惯,在这一意义上,习惯其实是人们相互博弈的随机抗干扰的均衡解。试想一个外地人刚到上海,可能不习惯使用硬币,其所带的纸币消费后会被市场所排斥,逐渐退出市场,而其积攒的硬币越来越多,最终只得适应这样的货币制度,将硬币消费。北方的货币使用均衡会被小量的硬币干扰,由于其不习惯携带琐碎的硬币进行消费,因而存滞的硬币越来越多,最终也无法消费出去,纸币完成了对硬币的替代。
另外,一些硬件建设也加强了这种习惯的制度约束作用,电话亭、公交、自动售货机普遍需要硬币,如果有地铁,用到硬币的概率更大。
(四)结合供给端的分析
以上的三点分析是基于消费需求端对京沪两地货币使用偏好的分析,但仅仅有这样的需求没有市场的供给也是无法完成的。我国的一角硬币(第三代)主要为镁铝合金,五角为黄铜合金,一元为镍包钢。铝呢,产量和制造都是江浙沪一代,尤其上海、浙江比较发达【7】。所以造币厂设在上海方便、便宜点。钢是由于近年来宝钢的发展,所以上海有造币厂,由于南钢和历史遗留原因,南京也有造币厂。相对的,东北钢能也比较好,所以沈阳也有造币厂。上海造币厂主要就是出硬币的,硬币运输又不方便,估计只有江浙沪流通得多了。 南方有南京造币厂、上海造币厂,而北方只有沈阳造币厂一家,所以硬币在华东地区一带多流通,也很正常。有观点认为,因为90%的5毛、1元硬币made in Nanjing(南京制造)。而金属货币的物流成本远远高于同面值纸币,故此,5毛、1元硬币由南京人口的流动而流通。这就是为什么5毛1元硬币在华东很多,华北较少,华西更少,西藏有可能拒收的原因所在【8】。
四、研究的基本结论
根据我们对京沪两地货币使用偏好差异的原因分析,我们看到地区的货币制度差异是自然演化的结果,也即其存在是各地区人们追求收益最大化的结果,这种业已形成的习惯是难以改变的,尤其是其存在并不会影响两地区间的交易成本升高,因为地区间的经济合作和交流一般都是涉及大笔资金的,而硬币纸币的偏好的分析只适用于小额支付中,因而虽然我们没有对硬币的使用成本收益和地区间的交易成本进行定量的研究,我们也知道这种货币制度的差异有很强的稳定性。
从1992年起,央行就在上海、辽宁、浙江、深圳、江苏五个省、市开展试点,逐步实行一元以下小面额货币单一投入硬币,使上述地区率先实现了小面额货币的硬币化。“其实试点省市并不按南北地域划分,北方也有专用硬币的,南方也有专用纸币的。”比如海南和广西同样是南方城市,但是这两个地方很少使用硬币,多是纸币,而使用硬币较多的地方就集中在这几个试点的省市。这样的试点让试点区的货币制度更加趋于刚性,甚至没有改变的可能,但能否说人民币辅币(即1元面额以下的货币)硬币化将是今后的发展趋势呢?在北方地区,这种制度的推行将面临巨大的成本,甚至足以抵消其带来的货币流通成本的节约。
资料来源:
[1]豆瓣网,北京是“城”,上海是“滩”上海难觅一元纸币,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2863167/,2010-7-22.
[2]经济师考试网,2010年初级经济师基础辅导: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与类型,
http://www.jjsexam.com/beijing/fudao/101545783-2.html,2010-7-15.
[3]银川新闻网,市场上的“钢镚”为啥多了?加大硬币投放是大趋势,
http://www.ycen.com.cn,2010-06-17.
[4]现代快报,南京人爱用硬币冷落纸币 北方城市恰恰相反,
http://www.ebscn.com/businessinfoContent.html?msgId=3447453,2010-11-12.
[5]豆瓣网,北京是“城”,上海是“滩”上海难觅一元纸币,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2863167/,2010-7-22.
[6]H·培顿·杨,个人策略与社会结构——制度的演化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03:前言1.
[7]人人网,新研究--为什么江浙沪爱用硬币,其他大多数地方爱用纸币?
http://blog.renren.com/blog/324025617/742690150,2011-7-24.
[8]现代快报,南京人爱用硬币冷落纸币 北方城市恰恰相反,
http://www.ebscn.com/businessinfoContent.html?msgId=3447453,2010-11-12.
The Reason of Currency Using Difference between
Beijing and Shanghai
Abstract:Monetary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 nation's economic system . Generally , monetary system is consistent in a country , but always differs across regions . For example,coins are often used in Yangtze river delta , While notes are used in southwest of China . This research choose Beijing and Shanghai as objects , which have Significant preference differences , we analyse the reasons of the differences through the perspective of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 trying to answer two questions based on existing research , one is why coins exist , the other is why people has different currency using preference , what's more , we predict the trend of the monetary system .
Key words:monetary system;regional difference;institutional econo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