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点略点偏激的意见,略引用
"张五常在经济解释卷一《科学说需求》中,关于高山物体重量减少的原因的探索,很能启发想象力。经济学说到底是提供给人们一种新的解释这个世界的方法。先有解释,解释符合现实才能成理论,成为理论才能指导实践。
经济学家们在精心建构经济学的理论。但是要建构一套理论,必须有一套完备的公理化的体系。就像建一座大厦,要先打好地基,然后再考虑采用什么样的结构,砌什么砖,装饰什么外表。在建筑经济学这座大厦时,关于打什么桩怎么打桩,在微观领域取得了大部分的一致,在宏观领域却分歧甚多。至于采用什么样的结构,他们逐渐抛弃了古典经济学家所用的朴实无华的砖块,转而找到了数学这个华美的装饰,把经济学的建筑盖的相当漂亮,以至于有些自我陶醉,大厦盖成了筒子楼,把自己封在了里面。一部分不愿这么做的,另起炉灶,在很多领域取得了真知灼见,为之赢得了荣誉。再则,一座大厦总有被摧毁的可能,诸如数学这样不食人间烟火的学科,隔一段较长的时间,就会被一些好事者推倒一次。经济学这类浸淫社会至深的学科更不例外,很可能几年时间就要推倒重建。
所以建议:如果搞研究的话,还是要跳进去;不搞研究的话,明了一些真知灼见足够了,这个庞大的系统没必要深入了解,容易头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