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掉期,是指在约定期限内交换约定数量的两种货币本金,同时定期交换两种货币利息的交易协议。人民币外汇掉期业务是指外汇指定银行与境内机构签订人民币与外币掉期合约,同时约定两笔金额一致、买卖方向相反、交割日期不同的人民币对同一外币的买卖交易,并在两笔交易的交割日按照掉期合约约定的币种、金额、汇率办理的结汇或售汇业务,包括即期对远期、远期对远期的掉期交易。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工具,人民币外汇掉期业务提供了规避人民币和外汇的汇率、利率风险,轧平未来外汇收支的资金缺口等功能。通过办理此项业务,中国境内机构可在涉及外汇资金的投资、融资以及国际结算等经营活动中有效规避汇率风险,提高本、外币流动资金的管理效率,实现以规避风险为目的的资产保值。下面举例说明如何利用货币掉期锁定成本。
中国A公司为一进料加工合约生产商,以美元结算方式进口主要材料,同时,以美元结算收取成品出口货款,生产周期约为6个月。由于A公司对人民币/美元升值预期较大,手上持有较多的人民币资产,没有持有美元资产。
2011年4月25日需进口一批价值500万美元的材料在国内制造成品出口销售,估计该批材料生产的成品在6个月后出口销售并回款完毕。虽然该公司可以向金 融机构贷款或通过其他渠道拆借得到这些美元资金,但国内美元贷款成本较高。如通过与银行做一笔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交易业务,该公司可以控制财务成本并达到同样的效果。该公司与银行进行的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交易的过程如下。
2011年4月25日当天,美元/人民币中间价为6.5161,美元/人民币掉期报价为-520.0。A公司支付等值500万美元的人民币3258.05万元(500×6.5161)给银行;同时,银行支付500万美元给A公司,用以支付进口材料美元货款。6个月后,A公司收到出口美元货款,向银行返还500万美元,同时,银行向A公司支付2998.05万元(500×(6.5161-0.52))。A公司在掉期开始时向银行支付3258.05万元,掉期结束时银行向A公司支付2998.05万元,两者之间的差额260万元(3258.05-2998.05)反映出人民币与美元在6个月中的利率差以及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成本。
倘若A公司不进行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交易,假设6个月后美元/人民币的汇率为6.3,则A公司承担的因汇率波动带来的损失为108.05万元(500×(6.-6.161)),小于掉期交易中必须支付的差额260万元。如果6个月后美元/人民币的汇率为6.8,则A公司因汇率波动带来的收益为141.95万元(500×(6.8-6.5161))。如果6个月后美元/人民币的汇率为5.8,则A公司因汇率波动带来的损失为358.05万元(500×(5.8-6.5161)),多于掉期交易中必须支付的差额260万元,A公司将承担很大的汇率风险。
从上述案例可以得知,外汇掉期交易可以让企业锁定汇率风险,从而锁定财务成本,获得稳定的现金流,避免因汇率剧烈波动而可能带来的巨大损失,但其代价是牺牲可能的获利机会,需要企业权衡得失,综合考虑。
总之,在人民币外汇掉期业务中,如果人民币对外币升值低于掉期点数,则不进行掉期业务损失小于进行掉期业务支付的差额;如果人民币对外币贬值,则不进行掉期业务该企业可以获利;如果人民币对外币升值高于掉期点数,则不进行掉期业务损失大于进行掉期业务支付的差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