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便想先说明。任何经济现象都决不可能是只有单一的原因造成的,只是有决定性与否罢了。请恕我冒昧。我想说关于退税优惠,决不可能是这主要的原因。因为可以算出来中国需要补贴多少,在现在这时,中国可能不会收税,但绝不会再进行一倍的补贴的。现在先来说明一下一个问题:为什么在中国,需求弹性显得低,在国外显得高?其实我们可以看出这两个问题是等价的。现在便来说明真实的原因。对于上面说中国消费低等原因,我认为是站不住脚的,第一,关于中国消费市场不如美国大的说法,其实可以类比手机市场,中国的手机(持有量)消费绝不比美国少吧,更何况是必需品剃须刀?还有说中国人均收入低的说法。其实这恰相反啊,消费低才会出现大的弹性啊,而不是低弹性。这说明用来解释弹性的理由是靠不住脚的。下面我想从信息经济学角度来考虑。"信号甄别"。分两步完成。
定义 心里质量差别:这是对真实两件物品质量差别的心里效应显示。而正是它,而不是真实的差别促使我们选择物品。
任何学过信息经济学的都清楚用价格信号来甄别质量的原理,(可参考任何信息经济著作)不再多说,但是我们却来说明可以用信号甄别来思考的条件。在我国,至少我们认为的是存在大量低质的物品,这是最重要的可以通过价格甄别来区别质量好的物品。所以如飞利浦选择这样的在中国的高价可想而知了(关于为什么别的公司不学这招,可见信息经济学著作,从成本角度考虑)。但是在美国为什么没有必要呢?这正是心里质量差别的原因,在我国,大量劣质物品使我们将本身存在质量差别不大的两种物品进行心里放大,显示出来的给我们的就是只有好和不好的对立了。可以进行预测得是对于价格不算高的一种剃须刀,其和飞利浦真实质量差别绝不会比我们认为的高。而对于美国这种对立不是这么明显。原因自然是劣质的不这么泛滥。
这表明了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差别价格原因。但是这只是从厂商角度博弈的,为什么我们面对这么高价还愿意买呢?为什么弹性会很低呢?
最主要的一句话:剃须刀是个耐用品。对于耐用品,谁不注意它的质量,谁又会介意多花钱来买到好的物品呢?
因为质量问题,改变了消费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