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sl_wj在2006-12-4 8:49:00的发言: 我今天买了一个飞利浦的剃须刀,HQ7110产地中国。在美国38$.上月回国给爸爸买了个900RMB,同样的型号。价格差600RMB
在美国WALMART超市,男用品中剃须刀就两个牌子,一个飞利浦,一个美国本土牌子。而在国内牌子众多,飞利浦应该是最高价之一。
看了飞利浦其他型号,都不到国内价格的1/3。为什么中国制造的产品,在中国天价。跑到美国却降价了。
是品牌的原因?还是价格歧视?
从表面上来看,同样的一个商品,差不多同样的成本,在美国卖到300元人民币,在中国能卖到900元人民币。就此我们故意来做个断定:假若主要在中国卖,这个企业会更挣钱的。
从这断定出发来看,这个企业为什么放着更多的钱不赚,偏偏不远千里跑到美国去卖呢?那么,这是有原因的,例如是:这企业的老板是美国人或美国人的亲戚,他爱美国人,喜欢让美国人用上物美价廉的商品,因此就这样去做了。例如是:这企业由此可以获取出口退税或奖励。例如是:这企业为了占领美国市场,为了创立好的形象、声誉,为了长远整体利益而故意如此。等等,原因可能有好多。但是,我们都不说了,都故意忽略,我们不管这企业为什么这么做。我们抛弃掉这些因素,我们来把问题提纯、简化,我们来说说:同样的商品,在美国市场和在中国市场产生了巨大价格差距,这个已经产生了的巨大差距,是如何实现的?
我们从经济学的常识性观点----物以稀为贵,供求关系决定价格水平-----来看,来进行分析。
美国人是普遍比中国人有钱的,那么,似乎是在美国出卖应该价格更高啊?但是,既然已经产生了巨大价格差距了,那么,我们只好接受这个事实,并且认为这个事实仍旧符合“物以稀为贵”的观念。不然的话,我们就应该考虑去否定“物以稀为贵”了。
我们猜测:比起中国人,美国人虽然普遍更有钱,但是,美国人面对的同类商品(其他剃须刀、祛毛膏等等商品)也更多,尤其是:普通美国人、收入一般的美国人、收入下层的美国人所对的同类商品也更多,并且,这些商品的成本在某一水平(例如300元人民币)以下。
而在中国呢?我们猜测:同样的商品,在中国,所面对的是收入中上层的人们了。而要面对收入中上层的人们,就需要让他们喜欢这商品、重视这商品,这就又是商品的生产质量、销售广告、社会心理、社会影响等等的问题了。但是从结果上看,这企业实现了这一点。
总结起来说,这个企业在美国,是针对普通收入的人群去销售商品,在中国是针对中上层收入者去销售商品。换言之,这企业在美国以大众为销售对象,以大众物品的形象出现,而在中国是以少数人为销售对象,以奢侈品的形象出现。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表现为在美国便宜,在中国昂贵。
如果,他们把大量的商品投放在中国销售,就会降低奢侈品的形象,就会面对大众销售了,则要么销售数量少、销售价格高(总销售收入低),要么销售价格低(总销售收入更底。因为中国大众的钱少,也比美国同阶层的人钱少)。
而现在这样的做法,即使仅仅从销售收入上来说,可能整体收入会更高的。因为,这相当于把难以卖出高价的牛奶倒到大海里(减少供给,制造供不应求,提高销售价格,增加总销售收入)------从中国大陆退出,转而投放到美国大众市场上去了,结果就是在中国的销售价格高,在中美两国的销售收入总额也高。
如果在一定精度上知道上述商品的数量,及其在美国所面对的销售对象,和在中国所面对的销售对象,还有销售对象的收入水平,那么,按以下数学方法就可以按同等精度分别计算出销售价格了,同时也解释了这2种不同的价格分别是如何形成的了(需考虑卖方之间的竞争作用,但仍旧使用同一数学方法):
地球经济论坛 → 经济相关——无所不谈 → 『 经济沙龙 』 → 请教一个数学计算问题,请赐教,谢谢! http://www.dqjj.com/bbs/dispbbs.asp?boardID=13&ID=1524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27 18:36:14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