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3291 12
2011-11-07
稍微看了下,菊兄很受热捧,这是好事,说明论坛活跃哩。不过也说明,论坛中 不懂现代经济学的人真是太多了,不过,这对于受过系统经济学现代训练的同学来说,也是好事。除却关系稿件外(其实每个刊物都有关系稿,至少比例多少而已),客观的说,中文期刊 中的前几大:

经济研究
金融研究
经济学季刊
中国社会科学

文章学术规范越来越和国际接轨,对于受过严格 系统经济学训练的同学,更容易发挥优势。(可以确定训练的意思 是高级微观只能是 马斯克莱尔 或者 RENY的,高级宏观 至少是罗默 ,高级 计量 至少 是 Hayashi,并且所谓严格的意思是,一年,或者两学期的课程训练,每一章的课后习题至少做掉 80%,这一点非常重要),完成基础训练后,所需要的是结合导师与自己兴趣,广泛阅读文献。这里的文献,绝对不包含 中文,所有的中文文献一篇也不能读(因为开创性的,或基础工作,没有中国人做的)。

因此,基本可以断定,一个 刚入学读研究生的同学,不花一到两年工作是完不成所谓的基础训练的,这也就可以断定,菊同学的文章层次。

中文 除去者前几大,基本没有什么 很难的。无非是 要么有点儿关系,要么投机性的 看看几篇 前沿性的文章,做做中国的数据或改改别人的模型。

如果凭借个人学术水平,发表在 这前几大,还是可以说明 有一些积累的。
当然,还是需要努力 发外刊。

尽管,并非所有的SSCI 上的文章水平都会比 这几个中文期刊要好。很多SSCI的文章质量,我基本可以断定 比经济研究和金融研究 差很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1-7 11:55:21
完成基础训练后,所需要的是结合导师与自己兴趣,广泛阅读文献。这里的文献,绝对不包含 中文,所有的中文文献一篇也不能读(因为开创性的,或基础工作,没有中国人做的)。
---------------------

菊童鞋晒过自己英文不太行(入学英文成绩很差),因此貌似他不怎么读外文文献的,就是刻苦攻读了一些计量教材,但也发了象《南开经济研究》,《科学学研究》,《国际贸易问题》一些不错的刊物,是否说明国内期刊文章的风格和外文期刊不同,在国内期刊发表文章和是否仔细阅读外文文献相关性并不强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7 11:55:24
进来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7 11:55:53
大家对菊同学谈得有点多了 多少对他有点压力 大家还是给他的情景的空间才比较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7 11:57:13
前一半关于三高的说法符合事实。但后面的说法,有些没错,但有些不尽然。

是的,为菊的文章还没多少可以冠以“原创性”和“开拓性”,说得直接一点有“灌水”嫌疑。但这里有一个双重标准的问题。灌水的大有人在,名教授也有。为什么别人灌水可以换教授头衔,一个刚刚起步的研究生不可以?两者差别:研究生在普通CSSCI上灌水,教授因为各种原因可以在季刊和经济研究灌水。两者有水平差距,但这种差距可能仅仅是时间(或者人脉关系)造成的,而没有多少品质高下之分。

现在他意识到过去的文章有欠考虑,逐步希望从数量向质量转变,这是好事,也值得鼓励。我相信看过他文章,看到他转变过程的人,还是会以鼓励为主。

大而化之地说,我们国家到现在才刚刚开始从追求数量往追求质量的路子上转变,苛责一个年轻研究生并不公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7 12:12:13
高宏、高微南开的硕士我估计是不怎么学的,至于博士学到什么程度(I/II/III)也要打个问号
但至少在计量经济领域
我是主张要边学、边写的
否则,就算教授在课堂上把怎么做面板的步骤教给你
你对于内生性、固定效应这些基本的概念还是一头雾水
学计量理论不结合实践绝对是扯淡!
天下为菊最近不是也写了一篇关于计量的认识短文吗?
尽管比较初级,但确实说明他经过大量的写,已经有所感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