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时地方 发表于 2011-11-17 09:37 
愿闻其详
实际上在top上能发文章的,无论理论还是实证基本都是圈子中的佼佼者——如果是年轻人挂导师名字,那起码说明导师还看得起他或者愿意提携(潜台词是,这类年轻人未来更有可能成长为大牛)
国内的情况更加极端,过去是只有文字,后来只有理论模型或者只有实证,现在是倾向两者都要。但问题在于,并不是所有理论文章都需要实证(我的意思不一定要在同一篇论文中完成,或者同一个人完成)。同理,也不是所有的实证文章都必须要建立新的理论模型,如果是测试前人的模型完全可以不重复(当然,前提是理解模型,国内那种不懂模型就乱来的做法也是误区)。
一切应该以适当性和必要性做前提,即:所有出现在论文中的内容都是不可删除且适合被保留的。很多审稿人盯着一些细节看(虽然没有啥不对,从严谨的角度说,抓细节是对的),其实反映出他们对研究本身(不是知识层面)的理解和参悟没到境界。最简单高效的意见:第一,论文中缺了什么必须有的(比如重要的假设);第二,论文中多了什么不该有的(比如一些控制变量完全不必要)。好的审稿意见大致也就是在这两方面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可以很直接地帮助作者理解论文的缺陷——而不是去找错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