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可操作性来讲,对于个体而言,是没有所谓需求曲线的,或者说从计量经济学家的角度看,那个闭门造车出来的个体需求曲线是没有意义的,从而加总出来的总需求曲线也是没有意义的。如果有需求曲线的话,它一定是对于整个市场而言的,而且市场要有变化,否则就只有一个点而已。也就是说,需求曲线反映的是市场状态的变化过程,这有点类似于热力学的准平衡过程。(据说,均衡是从物理学借来的,我想了想,最恰当的类比应该就是热力学的准平衡过程了。)
买主1客观实际手持100元,主观喜欢内心愿意:最高花费100元,最低花费1元,至少买到1个货物,至多买到无限。
买主2客观实际手持100元,主观喜欢内心愿意:最高花费100元,最低花费1元,至少买到1个货物,至多买到无限。
买主3客观实际手持100元,主观喜欢内心愿意:最高花费100元,最低花费1元,至少买到1个货物,至多买到无限。
买主4客观实际手持 99元,主观喜欢内心愿意:最高花费99元,最低花费 1元,至少买到1个货物,至多买到无限。
买主5客观实际手持 98元,主观喜欢内心愿意:最高花费98元,最低花费 1元,至少买到1个货物,至多买到无限。
买主6客观实际手持 97元,主观喜欢内心愿意:最高花费97元,最低花费 1元,至少买到1个货物,至多买到无限。
买主7客观实际手持 97元,主观喜欢内心愿意:最高花费97元,最低花费 1元,至少买到1个货物,至多买到无限
。。。。
。。。
那么,应该如何刻画个体的需求曲线,和总体的需求曲线?
那么,西方经济学对需求曲线的表述、描画,应该是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