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艺术的色彩搭配
文学作品中的色彩
我国古典诗词中的色彩 在吟诵和欣赏我国古典诗歌的时候,我们明显地感受到在绵延数千年的诗歌创作活动中,色彩的描写随处可见,使这朵中华文明之花愈见得绚丽多姿,蓬勃骄人,喷射着永远的艺术魅力。当我们徜徉于这时空汗漫的五光十色神奇美妙境地,不由有“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之慨。 《诗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距今已有三千年,所选作品中色彩的描绘比比皆是,有着简洁而生动的特点。其《周南.桃夭》一诗:“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廖廖数字,没有一字是直接写出色彩,但色彩精华毕现。隐色彩于叠字之中,不只描述了一树桃花,而是为我们展现了一大片桃林的花团锦簇;不只描画了静态的色彩,而是使我们深切感受到了色彩的跳动之美,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又如《小雅.苕之华》:“苕之华,芸其黄矣……苕之华,其叶青青……”。凌霄花明艳的深黄色和青翠欲滴的叶色,相衬相托,几笔勾出,清晰自然。
白居易《暮江吟》即是一例,这里再举他的另外一阙《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在色彩的描写上,最为人称道的便是 ...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