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4845 32
2006-12-05
<P >公平与效率的微观化(以下称为公效微观化):</P>
<P >在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均衡分析,是以价格为纵轴,以产量为横轴的。</P>
<P >而公效微观化坐标系统则相反,是以产量为纵轴,以价格为横轴的。</P>
<P >因此微观经济学中的供给曲线(S)和需求曲线(D)就可以在公效微观化中启用。但是这又代表什么意义呢。主要的意义在于在公效微观化坐标系统中对D和S进行针对价格(P)的求导所得的D’和S’。</P>
<P >D’的意义就是公平,而S’的意义就是效率。</P>
<P >也可以这么说如果某一价格是公平的,那么就会有更多的边际需求(D’)产生,也就是在最后的一点价格波动中增加了多少的需求。而如果某一价格是高效率的,那么就会有更多的边际供给(S’)被生产出来,也就是在最后的一点价格波动中增加了多少供给。</P>
<P >而S’和D’总会有相交的一点,这点就是均衡点。不相交的可能性很小。</P>
<P >以上所说的是价格秩序问题,就是说自变量是价格的秩序问题,而自变量轴也可以更多,比如说信息不对称、时间不对称和结构不对称等也都可以各自成为自变量的一轴。</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12-5 23:48:00

在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均衡分析,是以价格为纵轴,以产量为横轴的。

而公效微观化坐标系统则相反,是以产量为纵轴,以价格为横轴的。

认识太肤浅了,是否分析到多重行业分工的价格体系系统?单一的分析某种价格是没有丝毫意义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6 16:01:00

认识太肤浅了,是否分析到多重行业分工的价格体系系统?单一的分析某种价格是没有丝毫意义的。

  

你此说的条件是否是在重工业产业分工内的价格体系来影响“影子价格”,再以“影子价格”来影响整体的计划经济体。

而在楼顶的文章中的“公效微观化”指的就是一个市场内(不是指一个企业)的活动。看你的价格能不能引起公平和效率的增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6 19:54:00

你此说的条件是否是在重工业产业分工内的价格体系来影响“影子价格”,再以“影子价格”来影响整体的计划经济体。

而在楼顶的文章中的“公效微观化”指的就是一个市场内(不是指一个企业)的活动。看你的价格能不能引起公平和效率的增长。

价格体系怎么不能影响到公平?

比如说房价高了,房地产商或与从事房产相关的人员工资就高,也就是说在社会分配的搏弈中更有优势。也就是把社会上其他行业的人的财富炒到他们包里去了。

请注意价格在社会分配体系中的关系!

还有一点“影子价格”是西方经济学的提法,苏联人叫它做“客观制约成本条件诂价”。

西方理论上的理想的市场经济,当市场达到均衡时,价格体系正好反映行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和资源生产能力制约条件。

可以说理论上市场经济最优的价格体系和计划经济达到最优时的价格体系都正好反映这种比例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6 22:43:00

西方理论上的理想的市场经济,当市场达到均衡时,价格体系正好反映行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和资源生产能力制约条件。

可以说理论上市场经济最优的价格体系和计划经济达到最优时的价格体系都正好反映这种比例关系。

  

是什么的“比例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倒是有用各自的利润率来作出对不同质地物品的宏观价格相互比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6 23:56:00

是什么的“比例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倒是有用各自的利润率来作出对不同质地物品的宏观价格相互比较。

比例失调,就有发生经济危机的危机,生产过剩的危机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发生的。而赶超式的计划经济由于倾斜生产,也会发生短缺的危机,当然可以通过票证来调节,实际上也是生产过剩,也就是重工业过剩,但可以采用补给的方法来解决,而不是压缩。

市场经济是由于企业没有社会统一核算而只有自身的经济核算从而引发的危机。而倾斜式计划经济,是国家有意识这样做,目的是通过价格扭曲来强制性工业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