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06-12-13 09:13: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13 11:40:00
以下是引用上帝的眼泪在2006-12-11 19:49:00的发言:…如果中央银行不采取冲销措施。国内物价就会上涨,在商品市场上,过多的货币追逐定量的商品,商品物价上涨;资本市场上,过多的货币追逐金融资产,金融资产的价格就会上涨。当然,在这两个市场存在替代的关系,因为他们都能够保护资产不会贬值,至少能够保值拉…

这里可能还要澄清一个问题:金融资产“价格上涨”,与金融资产“增值”,可能有区别——源于计价方式的区别。

一项金融资产以某种货币标价的价格上涨,并不代表该项金融资产以另一种货币标价的价格也上涨——缘于两种货币间汇率可能在变化。

显然,一项金融资产价格几何这样的说法,必须假设或默认某种标价方式。而当我们把标价方式规定于“标准化商品”(Normal Goods,比如某种规定好的商品篮子),一项金融资产的“价格”又可能大不一样了。

通常所谓“以某种货币标价的一般物价水平”,不妨可以理解为标准化商品与该种货币间的“汇率”。

说了半天,其实就想说,当我们谈及“升贬值”时,首先应指明标价方式。这样,给我们一个感觉,“物有所值”完全可能是个“名谓”的游戏。

所谓“名义值”与“实际值”之争,不外乎是两种“名义值”之争(名谓之争的游戏)。只不过,人们可能更愿意假设或默认某种“名义值”是(或叫作)“实际值”。

重商主义者将“实际值”规定成某种纯贵金属的物理质量;劳动价值论者将“实际值”规定成抽象劳动的时间;效用价值论者将“实际值”规定成“(边际)效用量”;货币面纱者干脆将所持货币量当作“实际值”——他们中有些人则可能更愿意只将某种货币(所谓“硬通货”)才当作“实际值”,其他软通货则只是“名义值”,也因此他们愿意大喊外汇交易的赔与赚;还有人愿意将“实际值”规定成某种商品篮子……

因为上面这些“实际值”间的“汇率”并不是“固定”的,所以人们才有了多多纷争。这就是所谓“价值观”之争吧(很有哲学意味了)。身怀不同价值观(或者说“实际值”规定不同)的人同时参与到了一起(比如股市、汇市、金市、米市、油市……),大家的互动能让彼此皆大欢喜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13 11:58:00
以下是引用winston1986在2006-12-10 2:15:00的发言:说句实话,个人认为中国的股票市场,确实是被严重低估了.

补充一句,所谓“低估高估”之争,也是计价方式之争吧。

股市的“真值”几何,货币的“真值”几何,资产的“真值”几何……你用什么来测量真值呢?更难为人的是,真值受什么影响(甚至决定)呢?

以股票举几个例子。

股票“真值”最简单的规定,就是该股票以某种货币标价的即期价格,这样股票的真值随时都可能变化。

有些人很不以为然,认为(某一时间段的)“平均值”才是更真的值,于是有了“移动平均值”(或指数)。

有些人还不以为然,认为某个“股票篮子”的某种综合价格才对应了更真的值,于是有了板块指数(直至大盘指数)。

“真值”,你到底在哪里呢?也许它只不过是人们虚设的一种工具,来为自己增加认识世界的底气。

物理学的相对论里没有“绝对参照系”:它提出一切参照系(对于描述物理现象来说)都是等价的(连惯性系与非惯性系之间都没有截然的鸿沟)。经济学恐怕永远提不出这样的相对论,否则人真成了“物理世界”了(其实相对论还是人提出来的人关于世界的认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14 20:24:00
以下是引用princemlk在2006-12-13 9:13:00的发言:
我说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获取硬通货币的方式,是挖掘新的贵金属矿藏,当然不是靠贸易顺差;相反,依靠贸易顺差的是后来崛起的英国和美国;
你根本就不明白我的意思;

你的意思确实很难明白,呵呵。下面那段话好像不是我说的吧?

以下是引用princemlk在2006-12-12 10:34:00的发言:
至于为什么会贸易出超,投资流入,恐怕不一定就是因为“生产力在提高”;比如说。。。。,或者象17到18世纪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在南美寻找到新的银矿,也一样能换来大量的硬通货币;

任何正常的理解,都会认为你在试图提供“贸易入超,投资流入”的另一种可能性。否则你在干什么?难道币值就真的象你说的那样是“硬通货比较”的结果?难道你不知道美洲黄金的流入给西班牙带来的是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而不是升值压力?难道你不知道休谟的铸币价格流动理论的蓝本就是西班牙和英国之间的贸易关系?

英国和美国当然是合适的例子,但是它们本币坚挺的原因不恰恰就是技术进步么?

你能不能举出哪怕是一个在长期,不是技术进步而导致的“升值压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14 20:33:00

人民币的升值试内外压力综合所致;房产可以从供需角度看:需求旺盛而供给有限,价格肯定会上涨;股市是政府限定的“稀有”物品,当然也是众人看好!

这样看问题可能是有片面的割裂性,请高人执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14 20:59:00
以下是引用princemlk在2006-12-13 9:13:00的发言:
我也不明白引用“价值”一词为什么会让你发晕?汇率就是和国际硬通货币相关联的,或许只是你没有从课本里面理解出来;
你用所谓“边际产出”对“汇率变动”的解释,存在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假定该国的货币已经被世界公认作为“硬通货币”流通;在这样的基础上,才有你分析得出来的那些东西;否则,对于那些尚不被国际所普遍接受的“非硬通货币”,你所说的根本不适用,它的汇率变动也根本不可能不受硬通货币的影响而独自“变动”;也就是说,只要以种纸币,已经作为“硬通货币”的时候,它才会不受其他货币的影响,对“产出”对自己的“价值”进行重新评估;
你自己也应该注意一下,所谓“边际产出”根本不是从基础层面上解释:为什么一个国家发行的纸币能够作为“硬通货币”流通到它国,为什么别国货币需要通过与它相比较才能得到在国际上流通的能力;所以它的分析方法必然是有限的,不可能对任何国家所发行的纸币都适用;

我真的要拜托一下了,您究竟从什么地方的“课本”理解出来“汇率就是和国际硬通货币相关联的”?拿“硬通货”作中介,是古典时期经济学家分析国际贸易问题的常用手段,但是, 如果我们需要分析的是价格问题,那一层“货币面纱”多半可以最终剥去,而古典经济学家通常都是货币数量论者,其结论必然是“货币无关”的;如果我们分析货币问题,那就远不是引入一个“硬通货”那么简单的问题了:重要的是预期的处理和价格调整的不同假定。

我可以重申一下:实际汇率作为一个实际变量,不取决于任何名义值,而取决于实际变量。无论你是否引入货币,引入何种货币,都不会对结论有任何影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15 00:50:00
从实际汇率的定义看,影响其大小的三个因素:名义汇率,国内物价,国外物价,三个无一不是名义值,又何来“不取决于任何名义值”的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15 09:52: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15 10:21:00

三元悖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15 15:26:00

见教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15 17:39:00

每次看股评总是给我一个感觉:是因为股票涨了,我们才找到这个理由;而不是因为有了这个理由,股票才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16 10:14:00

汇率,也是个价格。价格升,说明需求量升,特别是国外对我国产品需求量上升,为什么上升,因为,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水平提高,加上制度成本下降。

至于地产和金融股价问题,我看和汇率没密切联系。我们的股市,主体还是不流通的,国有股、法人股占大头,转让权是最重要的产权,这个转让权不落实,价格问题就不是市场里的价格,人为的因素,政策的因素影响更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16 17:53:00

我是这样看这个问题的 汇率以及股价(一般意义上)都是反映一定时期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的标准 其中汇率的标准意义更大 因为汇率不会因为个别人为因素发身大的改变 但是股价不同 除了正常因素之外 短期的股价变化主要是来源于市场抄作

所以在正常状况下 汇率和股价同时反映了特定阶段的经济状况 但是二者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17 12:58:00

我觉得房地产泡沫有点多,08年以后中国股市整体会有较大幅度的下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17 13:11:00
差不多  我的感觉   前不久听闻  以后房产可能要重组兼并 也有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17 15:48:00

这个问题争论挺大的,但人民币升值, 地产和金融股一定会暴涨的,因为持这种观点的人占领了舆论阵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19 02:48:00
以下是引用上帝的眼泪在2006-12-11 20:01:00的发言:

要知道我国外贸依赖度高达70%,人民币升值,哈哈。老外没有衣服穿,没有鞋子穿。甚至没有玩具玩,好可怜。但是我们更可怜,国内企业倒了一地,失业人口满大街,也许上马路都有生命危险拉。还谈什么股市?人那有哪个闲钱,像日本喘上10年再说


何必呢,难道中国人是傻子,不会去国外投资,不会让东南亚和非洲人代替我们去生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19 09:07:00
10樓的分析不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6 18:16:00
以下是引用hunter_tong在2006-12-15 0:50:00的发言:
从实际汇率的定义看,影响其大小的三个因素:名义汇率,国内物价,国外物价,三个无一不是名义值,又何来“不取决于任何名义值”的了?

呵呵,您这个问题问得很有趣。

我是不是可以向您学习一下:密度等于质量除以体积,因此密度就“取决于”质量和体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2 21:20:00
热钱追捧RMB升值好赚一笔 这可能也是一个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31 15:49:00

差不多 我的感觉 前不久听闻 以后房产可能要重组兼并 也有道理

差不多  我的感觉   前不久听闻  以后房产可能要重组兼并 也有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2-2 16:07:00

人民币升值,另外一面是中国的外汇储备↗,国内基础货币存量↗,物价↗,产生通货膨胀压力;
至此政府必须进行货币对冲政策,例如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实行紧缩政策,使商业银行
可流动资金下降,银行为保证正常运营,势必增加利率,以吸引更多可流动资金(使金融部分股票
受关注)。而利率↗,则投资↘,同时房地产企业成本↗,房产稀缺,则其物价↗。这其中资本雄厚
的房地产寡头(必然是上市企业)便可从稀缺市场上获利,于是房地产板块上升。

当然,r↗同时也会把股市资金吸引到银行,只不过当前的股市引力更大一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2-2 16:52:00
以下是引用princemlk在2006-12-15 9:52:00的发言:
如果按照你的观点,那么世界上所有的国家所发行的纸币都能在国际流通市场上具备相同的地位了,而区别也仅仅在于供应量的不同罢了;
——但事实根本不是这样的;
如果你所引用的理论不能充分地解释这种现象,就说明它必然有局限性,也必然不适用于所有国家发行的货币;
而我的看法是,你所引用的理论,对于同等经济实力之间的国家来说,是适用的;但是对不同等实力的国家之间,是不适用的;
原因很简单:货币交流是国与国之间的交流,而不是一个国家的内部交流,由于后发展国家的金融实力、经济和贸易的自由程度、以及政策的稳定程度都不能得到外界的充分信任,因而它所发行的货币也自然不能得到外界的充分认可(纸币毕竟不是真金白银),它也不可能仅仅通过提高内部产出便获取到这种认可;因此除非完全与外界隔绝,否则只要它和外界接触,就必然要借助于那些已经充分被国际市场所认可了的“硬通货币”进行比较,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它相对“硬通货币”之间的汇率,也就必然受到贸易,以及本国“硬通货币”储量的影响,而不是仅仅由内部产出所决定;

有道理!也不能否认生产率提高的作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2-20 22:02:00

那么02年到05年的股市下跌,说明那段时期的生产力下降吗?我认为股市比起汇率来说它的非理因素要大很多,不能根据他们目前同时增长就认为这两个市场的相关性就很高,人民币升值只是驱动股市上扬的一个因素,其他很多因素的重要性也许比这个大,例如股权改革成功,国资委注资抹去银行坏账,银行上市后风险转嫁,房地产公司通过官商勾结产生的垄断地位等等。而且目前不光是地产和金融暴涨,整个市场都在暴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