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投资基金要破冰拉!
投资方式的角度看,按国外相关研究机构定义,私募股权投资是指通过私募形式对非上市企业进行的权益性投资。广义的私募股权投资为涵盖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前各阶段的权益投资。即对IPO前,从种子期到成熟期的企业进行的投资。狭义的私募股权投资主要指对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并产生稳定现金流的成熟企业的私募股权投资部分,主要是指创业投资后期的私募股权投资部分。在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多指后者,以与VC区别。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目前正在研究商业银行如何参与产业投资基金的问题。业内人士指出,商业银行资金如果能顺利“流向”产业投资基金,可望减轻目前流动性过剩对宏观调控的压力。目前,保险、社保、邮政储蓄、政策性银行等投资产业基金都没有制度障碍了。但是,业内人士认为,即使全部保险资产的10%,即1800亿元资金都投入产业投资基金,对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等“大工程”仍力不从心。目前,我国银行总资产规模已超过40万亿元,即使仅仅允许银行将5%的资金投资于产业投资基金,2万亿元也将成为产业投资基金的“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