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3675 12
2011-11-10

这几天在好几个群都遇到关于粮食问题的辩论,很多人对粮食问题掉以轻心,称“粮食安全是个伪问题”、“18亿耕地是个祸害”,对此我觉得我有发言的必要。

    按照惯例,谈理论之前,我们先看看历史。第一个历史是管仲三策:

第一,   服帛降鲁梁,鲁和梁的老百姓平常织绨。管仲劝说齐桓公穿用绨料做的衣服,并下令大臣们都穿用绨料做的衣服。齐国开始流行这种用绨料做的衣服,所有百姓都穿绨服。齐国的绨价格大涨,真是市场经济啊!鲁和梁的商人把运到齐国去卖高价,鲁梁两国的国军要求所有百姓都织绨,鲁梁两国的GDP大量增长,财政收入大量增长,出口大量增长。所有百姓都织绨,放弃了农业生产,发财了,国家兴盛了,粮食可以买来了。管仲看到时机成熟了,就劝说改穿帛料衣服,也不许百姓穿绨,还闭关锁国不许进口绨。也不许出口粮食给鲁梁两国,鲁梁两国不长时间就开始挨饿了,有钱也买不到很多粮食,粮食价格大涨,由于长时间不搞农业生产,土地都荒了,很长时间都恢复不了农业生产,在饥饿难耐下不得不归顺了齐国。

第二,   买鹿制楚。齐桓公欲伐楚,又害怕楚国强大而不获成功,向管仲请教办法。管仲让桓公以高价收购楚国的活鹿,幷且告诉楚国商人,贩鹿到齐国可以发大财。于是楚国的男女几乎全国总动员,全都为捕捉生鹿而奔忙,放弃了粮食生产;而齐国却早已“藏谷十之六”了。当楚国的百姓无粮可食时,管仲又关闭了国界,终止活鹿和粮食交易。结果,楚人降齐者,十分之四。

第三,   狐皮代国。代国出产狐皮,管仲劝桓公令人到代国去高价收购之,造成代人放弃农业生产,成天在山林之中去捉狐狸,但狐却少得可怜,“二十四月而不得一”。结果是狐皮没有弄到,农业生产也耽误了,没有粮食吃,导致北方的离枝国乘虚侵扰。在此情况下,代国国王只好投降齐国。齐国一兵未动而征服代国。这便是粮食战争的威力。  

管仲是我知道的历史上第一位有记载的使用经济战的政治家,他利用计谋控制了别国的粮食生产,最终达到了控制了别国的政治的目的。读过那段历史的人一定会对齐国从一个小国发展为“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天下盟主,却几乎完全没有经过大的战争而印象深刻。

第二个历史比较近,清代的“丁戊奇荒”,事情在1876年到1879间,整整持续四年;囊括山西、河南、陕西、直隶、山东五省,波及苏北、皖北、陇东、川北;上亿人受灾,至少1千万人饿死。其中尤以1877、1878年为最烈,因其两年干支纪年分别为丁丑、戊寅,故而史称“丁戊奇荒”。 1859年清廷颁布《征收土药税厘条例》,国内鸦片种植由此合法化。短短十余年之后,山西农民“弃田之半以种罂粟”,而且因为种罂粟比种粮食挣钱,“往往以膏腴水田遍种罂粟,而五谷反置诸硗瘠之区”,到光绪初年,山西已成为本土鸦片的重要产区。御史刘恩溥说山西的状况是“数十万顷膏腴之田,几无树艺五谷之土”;时人估计:“自罂粟盛行,每县之田种罂粟者不下十之三、四,合全省土田计之,应占十五万顷”。张之洞也说:山西遍地种植鸦片,“几于无县无之”。

大量的耕地和劳力转移到鸦片种植上去的后果,是山西本省粮食产量迅速下降。《申报》当年就曾分析过:“山西自广种罂粟以来,五谷所产渐少,民间毫无盖藏,一遇旱荒立见奇拙,此尚谓害而不由于罂粟,其谁信之?”

鸦片种植的泛滥,虽以山西最烈,但并不是山西特有的现象。同属灾区的河南、山东,也是本土鸦片的重要产区。最终,这种畸形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导致灾荒时期民间难寻储粮大户,灾民几无自救之能力,而从外省外县输粮又遇到种种政治、经济上的困难结果酿成惨剧。

看过上述历史以后我们来谈谈理论。微观经济学中有个概念叫做消费者剩余,他指的是某件商品对消费者的价值与消费者购买这件商品的价格之间的差值。消费者剩余最大的商品应该属于空气,空气对消费者而言其价值是维续生命,而其价格是0,那么消费者获得的消费者剩余就是生命的延续。仅次于空气的可能就属于水和粮食了。没有水和粮食我们都不能生存,而水价粮价却非常低,我们由此获得的消费者剩余就非常大。显然这里一件商品的价格和价值是有非常大的区别的。但是人们往往会忘记这点,往往会因为某些商品的价格低而忽视了这件商品的价值。让我们看看“丁戊奇荒”时期山西的粮价。


灾前粮价不过每斗纹银1钱5分,灾后粮价腾升到纹银2两,粮价暴涨14倍。如果你因此就理解粮食的价值是每斗纹银2两的话,那你就错了,这个价格是以死亡1000万人为代价换来的,如果这1000万人有足够的储蓄来买米的话,粮价上升到100倍也不足为奇。

第二个经济学理论叫做资本套牢(holdup)。指的是一项资本一旦被确定做某件事情,他就很难被改变用处。比如说一亩地种上了房子(与我论战的朋友很多都认为应该种房子而不该种粮食),那么即便你想把它改成田都是很难很难——你要推倒房屋、挖出地基,还要从别处运来土壤、新建灌溉系统……是的,你被套牢了!不但股票可以套牢你其他投资一样可以套牢你!

看过这些理论与现实以后,我想大家应该不会再忽视粮食生产了吧,如果还有其他意见,欢迎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1-10 14:37:05
贴的图怎么看不到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10 15:07:14
看来楼主对经济史还是挺了解的 历史 现实 理论都结合起来了 向你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10 15:31:07
称“粮食安全是个伪问题”、“18亿耕地是个祸害”之人他的屁股坐在房地产老板一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10 15:59:45
思想很开放,不错。。。其实现在发达国家也在搞这些手段来陷害发展中国家。
如美国通过猛吹低碳经济,刺激中国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现在转手开始反倾销,限制中国产品,让中国大受损失。
可笑某些无知学子,名字就不提了,还在力挺什么必须发展这些产业实现转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10 16:34:42
呵呵,这叫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上兵伐谋。
历史上王朝的更替经济上的原因很多都是和农业特别是粮食安全密切相关的,例如,经济无比强大,科技无比先进的大明竟然被通古斯野猪皮灭了,当时的主要产粮区长三角,因为纺织业更赚钱,大量的耕地种桑养蚕,因为可以比种粮农民多卖钱收入上升,官府国家可以收到更多的税,官吏可以贪污到更多的钱,可以有更好 的政绩。(很有现实感吧)
但不幸的是碰到了小冰河气候,受灾几十年,没有存粮,北方受灾,原来的粮食主产区也提供不了粮食,造成社会大动荡,最终可以说是粮食打垮了大明帝国,否则就凭野猪皮那几颗毛人,怎能奴役天下三百年。
所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绝不是一句空话,中国靠自己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就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也绝不是自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