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管考试 九区 经管留学
1171 2
2011-11-10


来源:郑州晚报

  近日,记者从郑州市一些留学(微博)服务中心了解到,不少准备2012年到国外名校留学的学生已在着手申请。几家提供的信息表明:今年同期的申请量比去年增加15%左右。留学专家表示:留学成功的关键是早申请、早做规划,而一些国家推出的留学新政,也助推了留学申请的提前。

   

  利好新政频出吸引学生提前申请

   

  截至目前,已有多个留学热门国家或院校调整招生政策,包括美国、日本、新加坡等。

   

  美国部分高校提前开放了2012年秋季入学申请。日本一些优质语言学校纷纷设立“大学升学辅导班”、“考研辅导班”,将每年四次的语言学校招生期改为随到随考,进行“生源储备”。新加坡则对国际学生取消智商测试,并增加了教育部统一招生考试的次数,且通过考试的国际学生将由官方统一分配入学。

   

  尽管各国推出的政策有别,但有个共同的目的就是抢“生源”。而另一方面,招生政策的利好,也让有留学计划的学生抓紧行动了起来。受这些政策的影响,留学申请高峰有所提前已是必然。

   

  留学专家张老师支招:就目前的情况看,想留学的学生如果仍按常规时间申请,心仪的学校很可能已被提前申请的学生“占有”。这从托福报名最早的考位已排到今年11月份的信息得到佐证。而美国排名靠前的大学截止日期正是11月份。如果学生在截止日期前完成不了托福考试,先前的努力将全部白费,不得已只好更换申请学校。

   

  上名校最好提前半年以上申请

   

  上周四的下午,在一家留学中介机构,正上高三的朱明(化名)说,他的留学规划从高一就开始了,留学申请目标是美国前40的名校。他的雅思和SAT成绩考得都不错。在今年高三开学没多久,就开始了留学申请的系列工作。今天是来与留学顾问商讨相关资料的准备工作。

   

  朱明的留学顾问王先生说,由于朱明的留学规划比较早,并且高中成绩也很优秀,不久前考的雅思和SAT成绩也很理想,他们很有信心帮他拿到3~5所美国名校的录取通知书。

   

  留学专家梁老师支招:一般而言,国外院校大都会提前半年或一年开始接受海外学生的申请。尤其是美国,大多数院校在今年秋季新生入学就已启动了2012年秋季的入学申请。因为中外院校学制及学习计划的衔接不同,所以,从申请时机看,提早申请是留学成功的“不二法则”。“学生提早申请,学校提供的位置容量和奖学金名额会相对多些,而申请者也会有更多的机会和奖学金名额。特别是金融、商科等热门专业,申请竞争很激烈,更需要提早申请,以确保成功。”

   

  比如,目标是全美排名前50学校,计划2012年秋季入学的学生,就应提前一年申请。因为美国大学是提前录取,“先到先得、额满为止”。越早申请越容易成功。

   

  学会“适度包装”增加成功系数

   

  不论是从上名校还是综合考虑留学新政,想留学的学生应提前申请已成必然趋势。但无论如何,各项留学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充分。

   

  留学申请需具备“硬件”和“软件”两大申请条件。“硬件”即提供各种优秀的成绩,包括托福、SAT、高中或大学成绩及各种语言成绩。而学生对软件中的申请材料,要学会“适度包装”。

   

  留学专家支招:尤其是英、美等国的院校,除看重学生的成绩等“硬件”外,非常重视学生的“软件装备”,如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研究经验、论文、特长、兴趣及责任感等。“申请时,成绩优秀且社会实践丰富、动手能力强,有着广泛兴趣爱好的学生常常能脱颖而出。虽然他们的单科成绩不一定最好,但通过充分挖掘自身优势,能申请到更好的大学。”

   

  在他看来,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学生要学会对自身进行适度包装:按要求和规格提供相应申请材料时不要过于冗长花哨;回答问题要有针对性;体现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写申请材料最好开门见山、突出优势;对未来的职业及规划做感性诉求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1-10 17:22:02
我还是跟你说下吧,我刚才的东西,其实算不上包装,甚至连我自己的原创都不是,我只是在受到了别人的启发之后,有了一些想法而已——其实我的思考是这样子的——

前段时间看新闻说,欧洲债务危机的解决,应该主要靠欧洲自己解决。这个很容易理解,因为欧洲债务的问题确实很大,而且中国也有自己的问题所在,也有自己的问题需要解决,如果贸然援助欧洲,可能会对中国本身的经济产生不利影响、甚至拖累中国。这就好比这个文章一样——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1-10/16/c_122162766.htm

但是今天的评论员提到了可以参加欧洲安全基金之类的建议,但是该评论员也提出了——需要在一定的前提和条件下才可以参加。比如,首先是资金的安全问题。那么,可以启发的是——引申下来的前提和条件是什么???所以,事情有两个情形——

第一,中国温州的高利贷危机出现后,可以看出中国的经济结构需要进一步的升级,比如需要提高科技含量、需要转型。这也是需要国家进行资金投入的。所以,第一种情况是,欧洲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中国将手中的资源集中起来解决自身的问题,大家各自解决自己的问题。

第二种就是,中国可以在部分资金上帮助欧洲,但是这也会意味着中国投入到自身的资源会减少,也就意味着中国花在自己的问题上的资源会减少。那么,欧洲是由一些资源可以帮助中国解决问题的——比如武器的出口、比如高科技技术的出口、比如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等等。

所以,这就好比欧洲手中有梨,中国手中有苹果,究竟是应该欧洲只吃自己手中的梨、中国只吃苹果呢,还是双方交换下,使得双方既有梨吃、又有苹果吃呢???

所以,我只不过是在这两个思想的启发下,自己稍微引申了下而已。这个算不上包装,也不算原创,只是受了这两篇新闻的启发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10-13 12:09:30
感谢楼主慷慨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