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营网
卫生部重大事故处理处处长李泰然在日前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国际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会议上透露,我国相关部门已经完成了针对多家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调查、反馈,其中有6成多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减少监管的环节和部门,还应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和分工,这样才能有利于食品安全的监管;同时还有5成左右的调查者认为今后食品安全监管应该“实行分段监管与综合协调相结合,进一步强调综合协议作用”。
联系到卫生部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10月底刚刚成立,担任这个领导小组组长的卫生部部长陈竺在成立大会上表示,要从“大卫生”的角度,推进地方卫生食品药品监管的沟通协调,发挥县级疾控中心在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方面的主体作用,这些信息或许表明,相关机构正在酝酿食品、药品监管机制的大变革。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国家研究所食品安全保证分部主任樊永祥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也想搞清楚今后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将如何变化,但目前一切还不明了。不过,樊永祥透露,国家食品安全评估中心正在加快组建,食品风险评测体系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也在加快建设。在卫生部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陈竺曾经强调,加强风险监测评估、食品安全标准、事故查处体系建设是“十二五”的重点工作之一。
全球三大食品行业协会之一的国际食品保护协会(IAFP)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食品安全是全球性的问题,必须通过全球合作才能保证食品安全,中国在建立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以及加强监管方面可以考虑借鉴欧美的成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