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2630 3
2006-12-08

尊敬的蒲教授,你好:

我是西南政法的法学学生,对经济学比较有兴趣。有幸聆听了您在“互惠人”方面的讲座,当时之盛况,尤在眼前,因当时提问同学太多,没有机会当面向蒲教授请教,现在心中的一些迷惑,望蒲教授予以解答。

1、如何判定当事人是真正建立在互惠的主观动机上活动,还是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理性人”,只不过是看得更长远,为了自身长期的,更全面的发展而采取加倍回报对方的行动?

2、日本人的敬业精神举世闻名,很多人都是一生都在同一企业工作,这显然需要企业和员工之间的良性的互动,员工也确实在为企业利益着想,这可以看做是“互惠人”理论在现实中的典型运用吗?但是,现在的日本新一代已经不再如此,跳槽频繁,难道是企业对他们不好吗?还是,这种理论模型在当今广泛采用仍有困境?

我没有学过系统的经济学,所以,很可能我的问题其实很幼稚,但,真的希望蒲教授能于百忙之中作答。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12-8 22:06:00
我个人认为“互惠人”不是存不存在的问题,而是应该去了解人们之间为什么要互惠的问题!比如,你与你老婆为什么要组成一个家庭;如果你还未结婚,那么你看其它夫妻的结合也是如此,他们之所以要组成一个家庭正是因为这样“互惠”,那么,可以说这些“互惠”组合中的个人都应是“互惠人”。不知,我这样论述你是否同意?请赐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9 12:15:00
“互惠人”值得提倡。但目前国人还存在比较浓厚的“独占”心理,缺乏团队合作精神。比如,一家公司刚刚开始好起来,内部股东们就你争我夺,导致公司迅速衰闭。同时,由于“独占”心理,高级科技人员的权益得不到尊重,技术创新的精神也难以发挥,最终导致企业逐渐衰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10 11:27:00
作点补充:我个人认为“互惠人”就是他或她的行为、思想能代表整体中的每个人获得利益、实惠的,或推动帕累托改进的那个人。不知大家是否同意在下的观点?可参看在下最近的贴子:《系统、信息与价值控制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