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8762 52
2011-11-12

[美]克利福德•柯布 刘志礼 译 
                                     引论

     2007年,当世界经济出现衰退时,中国经济保持了健康发展。但是,现在有迹象表明中国经济也出现了下滑的趋势。尽管中国的领导人在2010年初已经开始考虑出台相应政策阻止经济危机,但要完全避免灾难已是亡羊补牢。如果事实果真如此,那么,我们或许可以未雨绸缪,这样,就可以避免以后重蹈覆辙。
                           错误的判断:问题的核心

     有关2007年经济衰退的权威解释是独一无二的。这意味着评论家在寻找这次经济危机的特殊原因,似乎没有先例可循。通过这种方式的分析,他们已经完全忽视了危机的真正原因,这也就意味着他们不可能阻止未来可能发生的同样的危机。结果,当中国的领导人向美欧等西方国家的专家寻求解决危机的办法时,这些专家也就无法提供能够帮助中国有效避免类似灾难的政策措施。
     在美国,关于这次经济危机的经典解释是:第一,联邦储备银行把利率调得太低;第二,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会不适当地放宽了对银行的监管,第三,银行获准可以拆散住房贷款并重新打包成标准化的金融工具;第四,国会要求银行向具有不良信用的借贷者提供贷款;第五,银行家的冷酷与贪婪。最后一点不是经济学家的解释,但现在多数美国人似乎认为这是唯一必要的解释。
     在考虑有关目前经济危机的其他解释之前,让我们回过头来更多地考虑一下这样一个一般性的问题,即解释这些事件意味着什么。直到我们承认存在不同的解释方式,为什么目前有关危机的诸多解释毫无意义就不言自明了。
两种不同类型的解释方式:后事实解释和前事实解释
     众多文章中常见的关于全球经济危机和其他社会现象的一种解释方式属于事后解释,我们称之为后事实解释。也就是说,这样的理论是建立在事后搜集的有关资料的基础之上的。比如,一个事故发生后,警察到场后要寻找事件的原因。他们通过重现现场提供了似乎合理的事件经过及解释,这就是所谓的后事实解释。
     另一种解释方式属于事前解释,我们称之为前事实解释。这种解释方式更为少见,但却可能形成科学的推测。前事实解释始于怀疑,然后假定一个潜在的原因。前事实解释的一个经典案例是牛顿的地球引力理论。我们不能直接测量地球引力,只能通过推断得知引力的存在。
     把一个未被观察到的或者推断的变量作为某一事件的起因,是形成科学理论的第一步。然后,理论提供了一个预期,即我们将会发现意想不到的证据。科学理论就是这样创建可实验的假说并预测可能发生的事件的。
     不仅对于普通公众,而且对于专家学者而言,认为这两种解释没有区别或具有同样的价值是产生一系列困惑的根源。后事实解释总是临时的,并且没有连贯性。它只是描述某一特定的事件。只有前事实解释才能提供隐匿于诸多事件背后的规律。  
                   资本主义的致命缺陷:未被科学解释的危机

     对于解决经济问题而言,前事实解释是必须的。但是经济学家和评论家只提供了后事实解释。基于此,经济的周期性衰退构成了资本主义的致命缺陷,因为这似乎无药可治。
     就当前的经济衰退而言,奥巴马总统已经任命了一个金融危机调查委员会。毫无疑问,尽管这个调查委员会宣称的目的是发现危机的起因,但它将完全依赖于所谓的对银行放松管制这样的后事实解释。
     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和保罗•克鲁格曼公布的关于这次危机的解释,同他们有关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判断非常相似。他们指出,错误在于对金融市场放松管制,允许没有ZF适当监管的货币投资。
     更深层次的问题是,从马克思、凯恩斯到米尔顿•弗里德曼,所有关于经济危机的普遍解释都没有提供一个前事实解释的理论。没有人提出一个推断的、隐藏的变量,来解释为什么经济会出现从快速增长到突然衰退的急剧转变。相反,每一个理论解释都似是而非,而且符合一些明显的危机的事实。马克思提供了一个关于资本主义长期失败的前事实解释(过度储蓄假说),但是,这种解释仅仅是对经济周期性衰退与扩张的观察和描述。凯恩斯和弗里德曼都没有对经济周期性失败的原因给出任何解释。相反,他们倒是给出了一些处理危机征兆的建议。凯恩斯建议增加消费以满足总需求;弗里德曼建议持续不断地增加货币供应以保持经济持续增长。
     这样,对于经济学家来说,反复出现并一直困扰市场经济的经济危机,是一个无法解释的谜。资本主义的这一致命缺陷,是一个永远挥之不去的阴影。一个适用于所有类似危机的前事实解释的普遍理论是必要的。这种前事实解释理论通过确定某一潜在于每一次危机中的变量,将有助于我们预测并可能阻止将来发生的危机。这种前事实解释可能吗?
                   一种关于经济危机的前事实解释:弥补缺陷

     实际上,不用回溯很远,这种关于经济危机的前事实解释就可以找到。亨利•乔治在1879年就给出了这样一种解释。他指出,周期性上涨的土地价格导致土地所有者的租金提高,导致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和生产性投资相应下降。日益上涨的房地产价格导致生产下降、失业增加。直到房地产价格降到与其恢复平衡,生产才停止下滑。最近,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麦森•格夫尼教授完善了亨利•乔治的理论。[1]
     土地投机是导致萧条的初始因素。这是亨利•乔治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麦森•格夫尼教授理论的出发点。后者指出,土地投机导致了继周期性扩张之后的突然衰退,这种衰退弱化了金融体系。他根据资料指出,土地价格上升——经济突然衰退——土地价格下降——经济缓慢复苏的这种周期性循环,在过去的200年中每16至20年就会发生一次。世界经济在2007年经历的这种相同的转变,分别于1798、1819、1837、1857、1873、1893、1912、1932、1958、1974和1991年在美国经济中发生。而且,这种情况可能在2026年再次发生。
     麦森•格夫尼发展了一种“资本周转”的一般理论,他根据这一理论指出了房地产怎样周期性地影响持有其作为抵押品的银行。可贷资金在土地价格上升期间不断扩张,然后在经济由繁荣到萧条的时候突然收缩。银行一直是过度地举债经营,这意味着它的存款只是其贷款的一小部分。举债经营使银行在经济繁荣期间获得利润,因为它们的资产价值似乎在以它们所拥有的、作为抵押品的房地产的形式增值。但是,房地产的价格最终会在达到某个峰值之后开始下跌。这时,银行资产的价值就处于危险之中了。所有人都同时想出卖他们的房地产,这恰恰促使价格大跌。当借贷者无法还贷,或者选择放弃已经资不抵债的资产的时候,银行把它们持有的资产当做了抵押品。这样,银行拥有了无法卖掉的贬值资产。由于银行储备成为无法卖掉的资产的束缚,所以,银行不能再贷款给小企业作为它们的运转资金。结果导致破产迅速增加。
     房地产价格的周期性循环是目前资本主义的致命缺陷,但不是一个自然现象。它是由人类社会的制度造成的,也是可以改变的。借助征收土地市场价值至少3%的税收,就可以通过增加持有土地以期升值的成本而阻止土地投机行为。(较高的税收是更可取的,但是,征税土地的宏观经济收益似乎是从大约3%开始的。)一般而言,土地是运转笨拙的不动产,这就是不动产给银行系统制造麻烦的原因。但是,通过征税,土地就成了高效周转、收益较高的不动产。这可以有效避免由于大量长期外贷而使经济停滞的问题。
     由于有影响的学究式的经济学家忽视了亨利•乔治和麦森•格夫尼提出的前事实解释理论,人们未能看见资本主义的致命缺陷。这就导致人们对世界范围主要经济危机持续的错误分析。只有拒绝所有关于经济危机的后事实解释,才能使经济学家认识到,这种能纠正导致资本主义似乎无法成功的缺陷的前事实解释理论的重要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1-12 08:20:49
      中国当前的相关问题
     2006年以来,中国主要城市的土地价格像其他国家的房地产泡沫一样,以超乎想象的方式增长。北京、上海等地的房屋均价同家庭年收入平均值的比率已经上升到了20至30(其他国家历史上的平均值是3)。北京、上海等地高档公寓的空置率则达到了22%—30%。2003—2010年间,北京新建住房的价格上涨了362%。
     地基价值或土地价格比房地产价格上涨的要快。现有的指标融合了快速上涨的土地价格和缓慢上涨的建筑成本,这样就导致土地价格上涨率被低估。尽管中国的业主是从政府手中租得土地而不是拥有,但70年的租期同拥有土地是等值的,同时,承租人会获得土地增值的所有收益。
     对于知道寻求什么的分析人士而言,房地产价格上涨的不可持续性的证据,早在2009年就十分清楚了。下面三个因素中的任何一个都能显示出房地产价格过高、房屋过剩,相应而来的当然是严重的收缩。第一,房屋价格超出房屋租赁市场和家庭平均收入的比例;第二,开发商过度建造办公楼和其他商业地产;第三,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超出目前的需要。我已经分析了第一个因素即房屋价格升值的问题。关于第二个因素的一个例子是,尽管北京和上海的空置率分别达到了15%—17%和13%,但大量的办公楼依然拔地而起。
     关于第三个因素,即地方政府过度的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并不明显,但却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国,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是其经济过度增长的主要因素,也将是经济萎缩乃至停滞的主要因素。2009年,中国GDP增长的92%来自于固定资产投资(GDP8.7%中的8%)。地方土地出让收入占GDP的4.4%(大约是1.5万亿元人民币)。此外,地方政府及其代理人(城市开发公司)已经通过出让或抵押房地产,为基建工程借款9—11.4万亿元。当房地产资产价值下降(实际上必然会这样)时,全国范围的地方和省级政府将面临一个重大的财政危机,通过投资驱动的中国经济将会放缓甚至停止。实际上,地方政府包括政府所属的企业都是通过提升土地价值来筹措资金的。地方政府涉足房地产市场人为地助涨了土地价值上升。当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的时候,地方政府及其商业企业也将面临倒闭的命运。
                         关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矛盾预测
     自2009年末,一小部分中外经济学家一直在预测房地产市场将会崩溃,但是,由于缺少有关把土地价格与经济的其他方面连接起来的一般理论,大多数经济学家没有完全准确地预测房地产泡沫引发的风险。谁都知道有风险,但没有一个分析人士把握住了全部风险。
     有些经济学家已经完全否认了问题的存在。另一些人则指出,由于以下某个原因,中国不会像其他国家那样面临同样的命运。这些原因包括,第一,中国的购房者必须支付房屋价格30%—40%的款项;第二,大多数投资来自国有企业;第三,中国政府拥有大量的现金储备。这是一种典型的“后事实解释”的思考方式。这种思考方式利用了某一不同于其他事件情形的特征,使之成为主要因素。这种情况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的日本曾经发生过,当时,人们认为由于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小国,所以房地产泡沫不会破裂。然而,日本的房地产泡沫还是破裂了,土地价格急剧下跌,银行系统丧失了流动资金。
     一些分析家认为中国不存在房地产泡沫,因为,国家统计局列出的70个大中城市的房屋价格增长速度不比其他国家的快。但是,那些分析人士没有认识到地方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行为能够毁坏整个经济体系。在美国,仅仅少数地方市场产生的危机就会影响整个世界。自2007年房地产市场下滑以后,2008年有4个州35个县(全国共有50个州、3000多个县)取消抵押品回赎权的情况达到了50%。20世纪30年代,底特律一家由于房地产投机受到削弱的银行控股公司的失败,成为1933年“银行假日”的主要原因,当时,全美所有银行业务都暂时中止以防止全国性的恐慌。因此,北京、上海某些银行的失败也能导致中国整个经济出现严重的问题。
                                   中国的回应
尽管中国政府在2008年和2009年让城市土地投机行为推高了房地产价格,但是,中国的领导人最终在2010年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不幸的是,中央政府采取的行动没有改变主要房地产投资者(国有企业)的投资冲动。2010年3月,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法规以阻止银行向房地产投机者贷款,但是,投机者有效规避了大部分法规。结果,2010年6月,财政部报告建议2012年开始在几个城市试点,向房屋和土地同时征收物业税。由于省级和地方政府的抵制,物业税推迟征收,而这些政府的企业都是通过出让土地筹措资金的。
     旨在提高拥有空置或被低价使用的房屋成本的物业税,将会极大地刺激城市里房产的使用。在中国,大约有2亿的城市家庭,然而城市里大约有6000万套房屋空置。据推测,这些房屋大多被以投机为目的的购房者持有。如果必须要支付拥有房产的成本,有些人可能会卖掉他们的房产。
     物业税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能否成功抑制投机冲动。批评者认为,2%或3%的物业税不能阻止投机者购买并迅速卖掉以获利的行为。他们没有理解物业税,特别是关于区位价值的那部分税收,如同高利率一样,给房价施加了巨大的压力。当利率很低时,投机行为就大量增加。征收2%—3%的土地税将会抵消处于低位的利率,并保持房价处于一个较低的区间——民众买房是为了居住而不是买卖。在美国,限制物业税的州的购房贷款率最低。征收高物业税州的房地产市场很少会出现极端的不稳定情况。
     有关物业税的另一种担心,是其导致中国经济非凡增长率下降的可能性。实际上,其相反的影响会更大。土地投资取代了生产设备和劳动力投资。而且,占用耕地导致城市向农村过度发展。如果征收物业税,这种分散的发展将不再经济。相反,由于增加了城市土地的使用效率,这种发展将更加平衡。
     中央政府的回应表明高层正在把土地价格上升的问题视为经济的严重威胁。2010年4月,财新网报道称:“一份提交给李克强副总理的报告称快速上涨的房价威胁到了社会稳定。”[2]很难想象,在西方,一份提交给高级官员的类似的报告正在准备。美国的经济学家几乎异口同声地赞扬地价暴涨是经济健康的反应。直到美国的房地产泡沫破裂,那些质疑价格暴涨的人才被称为“乌鸦嘴”。
     直到现在,大部分中国的经济学家都在追随着美国著名大学经济学家的观点。但是,美国经济学家的名望更多地是来自于他们的政治联系而不是其原创的观点或正确的政策建议。通常情况下,美国的经济学家都忽略了房地产作为宏观经济模式组成部分的作用,所以,没有理由指望中国的经济学家有任何不同的看法。凯恩斯主义者和货币学派仍然控制着经济思想,所以,政府决策更多地是保持总需求和阻止货币供应的爆炸性增长。(2007年,中国实行了财政刺激政策。)
     中国的经济学家需要从学习历史和质疑失败的标准化模式中发展独立自主的经济政策建议。尽管中国政府阻止房地产投机导致的严重衰退的努力为时已晚,但是,仍然能从通过把房地产整合到宏观经济模式的努力中得到启示。
                                        结论
     资本主义已经为其经济周期性崩溃导致的高失业和社会失序的趋势的致命缺陷所累。我已经表明这个缺陷是可以弥补的。由于建立在“后事实解释”的基础之上,凯恩斯和弗里德曼的政策已经失败。现在是依赖于“前事实解释”理论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崩溃的深层原因的时候了。
     现在仅仅出现了一个有关目前经济萎靡不振的“前事实解释”理论,即假设土地投机、银行举债经营与金融市场周期性波动相关。这一由亨利•乔治和麦森•格夫尼阐发的理论,既能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也能提供通过向房地产征税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时至今日,如同市场经济没有周期性崩溃的命运一样,自由市场依然起作用。亨利•乔治提供了一个既不同于社会主义也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组织经济生活的方式,他的洞见也能提供这样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通过这一方式,中国经济能够规避与资本主义有关的所有问题,而这正是中国领导人努力寻求的兼具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各自特征的一种方式。所有这一切所需要的就是开放的思维。
注释:
     [1] Mason Gaffney.2009.獳fter the Crash: Designing a Depression\|Free Economy.Edited by Clifford W.Cobb. Malden,Mass.: Wiley\|Blackwell.
     [2] Fu Tao,Li Shen,Yu Ning,Zhang Yanling and Huo Kan.2010.New Rules Pour Cold Water on Housing Market.Caixin online.April 20. http://english.caing.com/2010-04-20/100137084.html.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410期,摘自2011年第2期《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12 08:28:59
期待决策层能够击垮美国佬的阴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12 08:29:33
美国佬到处在搞阴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12 08:32:01
个人认为中国日前最大的危险是美国人的阴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12 08:32:41
当务之急是要针对性的防范美国人的阴谋,不能让他得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