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克利福德•柯布 刘志礼 译
引论
2007年,当世界经济出现衰退时,中国经济保持了健康发展。但是,现在有迹象表明中国经济也出现了下滑的趋势。尽管中国的领导人在2010年初已经开始考虑出台相应政策阻止经济危机,但要完全避免灾难已是亡羊补牢。如果事实果真如此,那么,我们或许可以未雨绸缪,这样,就可以避免以后重蹈覆辙。
错误的判断:问题的核心
有关2007年经济衰退的权威解释是独一无二的。这意味着评论家在寻找这次经济危机的特殊原因,似乎没有先例可循。通过这种方式的分析,他们已经完全忽视了危机的真正原因,这也就意味着他们不可能阻止未来可能发生的同样的危机。结果,当中国的领导人向美欧等西方国家的专家寻求解决危机的办法时,这些专家也就无法提供能够帮助中国有效避免类似灾难的政策措施。
在美国,关于这次经济危机的经典解释是:第一,联邦储备银行把利率调得太低;第二,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会不适当地放宽了对银行的监管,第三,银行获准可以拆散住房贷款并重新打包成标准化的金融工具;第四,国会要求银行向具有不良信用的借贷者提供贷款;第五,银行家的冷酷与贪婪。最后一点不是经济学家的解释,但现在多数美国人似乎认为这是唯一必要的解释。
在考虑有关目前经济危机的其他解释之前,让我们回过头来更多地考虑一下这样一个一般性的问题,即解释这些事件意味着什么。直到我们承认存在不同的解释方式,为什么目前有关危机的诸多解释毫无意义就不言自明了。
两种不同类型的解释方式:后事实解释和前事实解释
众多文章中常见的关于全球经济危机和其他社会现象的一种解释方式属于事后解释,我们称之为后事实解释。也就是说,这样的理论是建立在事后搜集的有关资料的基础之上的。比如,一个事故发生后,警察到场后要寻找事件的原因。他们通过重现现场提供了似乎合理的事件经过及解释,这就是所谓的后事实解释。
另一种解释方式属于事前解释,我们称之为前事实解释。这种解释方式更为少见,但却可能形成科学的推测。前事实解释始于怀疑,然后假定一个潜在的原因。前事实解释的一个经典案例是牛顿的地球引力理论。我们不能直接测量地球引力,只能通过推断得知引力的存在。
把一个未被观察到的或者推断的变量作为某一事件的起因,是形成科学理论的第一步。然后,理论提供了一个预期,即我们将会发现意想不到的证据。科学理论就是这样创建可实验的假说并预测可能发生的事件的。
不仅对于普通公众,而且对于专家学者而言,认为这两种解释没有区别或具有同样的价值是产生一系列困惑的根源。后事实解释总是临时的,并且没有连贯性。它只是描述某一特定的事件。只有前事实解释才能提供隐匿于诸多事件背后的规律。
资本主义的致命缺陷:未被科学解释的危机
对于解决经济问题而言,前事实解释是必须的。但是经济学家和评论家只提供了后事实解释。基于此,经济的周期性衰退构成了资本主义的致命缺陷,因为这似乎无药可治。
就当前的经济衰退而言,奥巴马总统已经任命了一个金融危机调查委员会。毫无疑问,尽管这个调查委员会宣称的目的是发现危机的起因,但它将完全依赖于所谓的对银行放松管制这样的后事实解释。
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和保罗•克鲁格曼公布的关于这次危机的解释,同他们有关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判断非常相似。他们指出,错误在于对金融市场放松管制,允许没有ZF适当监管的货币投资。
更深层次的问题是,从马克思、凯恩斯到米尔顿•弗里德曼,所有关于经济危机的普遍解释都没有提供一个前事实解释的理论。没有人提出一个推断的、隐藏的变量,来解释为什么经济会出现从快速增长到突然衰退的急剧转变。相反,每一个理论解释都似是而非,而且符合一些明显的危机的事实。马克思提供了一个关于资本主义长期失败的前事实解释(过度储蓄假说),但是,这种解释仅仅是对经济周期性衰退与扩张的观察和描述。凯恩斯和弗里德曼都没有对经济周期性失败的原因给出任何解释。相反,他们倒是给出了一些处理危机征兆的建议。凯恩斯建议增加消费以满足总需求;弗里德曼建议持续不断地增加货币供应以保持经济持续增长。
这样,对于经济学家来说,反复出现并一直困扰市场经济的经济危机,是一个无法解释的谜。资本主义的这一致命缺陷,是一个永远挥之不去的阴影。一个适用于所有类似危机的前事实解释的普遍理论是必要的。这种前事实解释理论通过确定某一潜在于每一次危机中的变量,将有助于我们预测并可能阻止将来发生的危机。这种前事实解释可能吗?
一种关于经济危机的前事实解释:弥补缺陷
实际上,不用回溯很远,这种关于经济危机的前事实解释就可以找到。亨利•乔治在1879年就给出了这样一种解释。他指出,周期性上涨的土地价格导致土地所有者的租金提高,导致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和生产性投资相应下降。日益上涨的房地产价格导致生产下降、失业增加。直到房地产价格降到与其恢复平衡,生产才停止下滑。最近,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麦森•格夫尼教授完善了亨利•乔治的理论。[1]
土地投机是导致萧条的初始因素。这是亨利•乔治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麦森•格夫尼教授理论的出发点。后者指出,土地投机导致了继周期性扩张之后的突然衰退,这种衰退弱化了金融体系。他根据资料指出,土地价格上升——经济突然衰退——土地价格下降——经济缓慢复苏的这种周期性循环,在过去的200年中每16至20年就会发生一次。世界经济在2007年经历的这种相同的转变,分别于1798、1819、1837、1857、1873、1893、1912、1932、1958、1974和1991年在美国经济中发生。而且,这种情况可能在2026年再次发生。
麦森•格夫尼发展了一种“资本周转”的一般理论,他根据这一理论指出了房地产怎样周期性地影响持有其作为抵押品的银行。可贷资金在土地价格上升期间不断扩张,然后在经济由繁荣到萧条的时候突然收缩。银行一直是过度地举债经营,这意味着它的存款只是其贷款的一小部分。举债经营使银行在经济繁荣期间获得利润,因为它们的资产价值似乎在以它们所拥有的、作为抵押品的房地产的形式增值。但是,房地产的价格最终会在达到某个峰值之后开始下跌。这时,银行资产的价值就处于危险之中了。所有人都同时想出卖他们的房地产,这恰恰促使价格大跌。当借贷者无法还贷,或者选择放弃已经资不抵债的资产的时候,银行把它们持有的资产当做了抵押品。这样,银行拥有了无法卖掉的贬值资产。由于银行储备成为无法卖掉的资产的束缚,所以,银行不能再贷款给小企业作为它们的运转资金。结果导致破产迅速增加。
房地产价格的周期性循环是目前资本主义的致命缺陷,但不是一个自然现象。它是由人类社会的制度造成的,也是可以改变的。借助征收土地市场价值至少3%的税收,就可以通过增加持有土地以期升值的成本而阻止土地投机行为。(较高的税收是更可取的,但是,征税土地的宏观经济收益似乎是从大约3%开始的。)一般而言,土地是运转笨拙的不动产,这就是不动产给银行系统制造麻烦的原因。但是,通过征税,土地就成了高效周转、收益较高的不动产。这可以有效避免由于大量长期外贷而使经济停滞的问题。
由于有影响的学究式的经济学家忽视了亨利•乔治和麦森•格夫尼提出的前事实解释理论,人们未能看见资本主义的致命缺陷。这就导致人们对世界范围主要经济危机持续的错误分析。只有拒绝所有关于经济危机的后事实解释,才能使经济学家认识到,这种能纠正导致资本主义似乎无法成功的缺陷的前事实解释理论的重要性。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