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4365 18
2006-12-10
<P ><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st1:chsdate w:st="on" IsROCDate="False" IsLunarDate="False" Day="08" Month="12" Year="2006">2006年12月08日</st1:chsdate>  来源:中国青年报<o:p></o:p></FONT></FONT></P>
<P ><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一则名为《一个老师的自责、道歉与思考》的帖子,最近在吉林一所重点高校的校园BBS上引起不小反响,点击率达到4400多人次,还引来大约100多人次的回复。不少学生感觉“阅罢此帖,收获颇深”,并建议“在全站置顶推荐”。 <o:p></o:p></FONT></FONT></P>
<P ><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    记者千方百计找到了这位老师。这位任教10多年的老师对记者说,写这则帖子,是有感而发,不吐不快,他感觉到有责任与学生谈谈一位为人师者的心里话,有责任为学生的未来多提供一些良言。 <o:p></o:p></FONT></FONT></P>
<P ><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    <STRONG>“去上课,已经很给老师面子了” </STRONG><o:p></o:p></FONT></FONT></P>
<P ><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    “不仅是上课说话、打手机、吃东西、发短信!”教师《自责》帖发出后,引发了不少师生的共鸣,大家纷纷站出来痛陈校园中一些常见的不文明现象,如:迟到,逃课,考试作弊;打饭加塞,如厕不冲,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到处信手涂鸦,大庭广众下搂搂抱抱,把门关得嘭嘭直响,在禁烟的地方肆无忌惮地抽烟…… <o:p></o:p></FONT></FONT></P>
<P ><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    “我曾经去看一位老师给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上形体课,那些学生的散漫与不认真,甚至目无尊长,让我从不悦到气愤到无法忍受,终于批评了那些学生。我想学生们一定很反感,他们的理由是:我们来上课,已经很给老师面子了,上古代汉语课的时候只有9个人!”吉林大学的一位老师心痛地说。 <o:p></o:p></FONT></FONT></P>
<P ><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    无独有偶,外校的一名学生考试作弊被抓,尽管考前其还信誓旦旦地签过“诚信考试协议”,但此刻,他却“很正经”地对抓他的老师说:“你毁了我一辈子。” <o:p></o:p></FONT></FONT></P>
<P ><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    <STRONG>文明程度处于较低水平 直接影响用人单位打分 </STRONG><o:p></o:p></FONT></FONT></P>
<P ><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    “以上现象可以说是在很多学校发生的共性问题,反映出当前一部分大学生的文明程度仍处于较低水平,如不懂得基本的礼仪礼貌,过分强调个体行为的随意性,缺乏自律,不懂得尊重他人,缺乏公德意识,不讲诚信,缺少反思精神等。”吉林省学校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华大学教授沈健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虽然,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并不全在大学生,但现实一点儿讲,如果这部分学生不注意自身文明素质的提高,的确会为其就业造成影响,“不仅是注定会被‘请出去’,也许压根儿就‘进不去’”。 <o:p></o:p></FONT></FONT></P>
<P ><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    搞了10多年招聘工作的吉林联通公司人力资源部副经理张天华告诉记者,用人单位看重3条:学历、能力和思想素质。他说:“学生不仅要有知识,还要会做事,更重要的是会做人。懂得和遵守最基本的公共道德,是学生做人的基本条件,决定着大学生能否以一个文明人的姿态步入社会。” <o:p></o:p></FONT></FONT></P>
<P ><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    张天华所在的公司去年招聘时,考官在里面房间挨个面试,候选者在外面等候,一个学生始终在吸烟。当考官叫到他名字时,这名学生叼着烟卷就过去了,走到房门口,才把烟掐掉,随手把烟头扔在地上。“我们当然没有录用:一是他需要靠吸烟来稳定情绪,表现出其心理素质比较脆弱;二是他不尊重考官,不顾及其他考生利益,不爱护公共卫生。”张天华说,“对素质的考查,就在不经意的细节间”。 <o:p></o:p></FONT></FONT></P>
<P ><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    一次招聘会上,午饭后,一个学生满脸通红、一身酒气地走进了会场,转悠半天,到吉林大学苑锐老师跟前问询,张口竟是一声“大哥”,旁边的用人单位代表不禁为之侧目。学生走后,用人代表直摇头:“这个学生,怎么像个混社会的。再说,应聘对大学生来说,意味着人生的拐点,是相当重要、严肃的一件事,他竟然喝了酒来,丝毫不知节制,连‘要事为先’的基本处事原则都不懂,将来到工作岗位也难以胜任。”事后一了解,这名学生的应聘果然以失败告终。 <o:p></o:p></FONT></FONT></P>
<P ><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    曾有一位老师推荐了几名学生到沈健的同学那儿去找工作,他的同学是个副部长,很热情地接待了几个年轻人。落座后,副部长亲自给同学们倒茶,没想到有人不客气地问:“屋里太热,有没有冷饮?”随后,副部长给同学们分发本单位的介绍材料,所有学生都坐在那里单手接过来,只有一个站起身,用双手接过这份材料。最终这名同学被留下试用,其他同学还不服气地问“凭什么留他?他学习又不是最好的!”副部长语重心长地对这些学生说了一句话:“因为职场上需要懂得尊重别人的人。” <o:p></o:p></FONT></FONT></P>
<P ><FONT size=3>    “学校可能是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但社会的墙壁是坚硬的。今天你怎么对待自己,生活明天就将怎样对待你。”吉大就业指导中心的苑锐说,学生应该切记,“文明细节,关乎成败”。(记者 彭冰) <o:p></o:p></FONT></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12-10 10:24:00

摘录楼上帖:

“学校可能是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但社会的墙壁是坚硬的。今天你怎么对待自己,生活明天就将怎样对待你。”吉大就业指导中心的苑锐说,学生应该切记,“文明细节,关乎成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10 10:34:00

说的好,不能老是埋怨社会扩招,社会人太多

想想现在的大学生,和十几年前,甚至和几年前的大学生比较,简直差的太远了

不要总是从别人身上或者外界客观条件上找原因,为什么现在的大学生们都不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

关于招聘中的现象,我不想多说,楼主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我在想未来中国的企业要是靠这样素质的学生来打天下,中国的未来不堪想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10 10:41:00

我赞成2楼3楼的发言。

我只“语录”,以陈述我的观点。

1、“学生不仅要有知识,还要会做事,更重要的是会做人。懂得和遵守最基本的公共道德,是学生做人的基本条件,决定着大学生能否以一个文明人的姿态步入社会。” 2、“对素质的考查,就在不经意的细节间”。 3、“因为职场上需要懂得尊重别人的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10 10:41:51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10 12:37:00

老师的自责吗?

专家认为,人的基本素质的养成主要在10岁以前,也就是小学毕业以前,而在这个 阶段,老师、家长是他们的中心。换句话说,一个人的素质主要由家长及小学老师来塑造。综观现在的社会,家长的过分腻爱(跨掉的80后)和莫不关心共存(农村地区父母在小孩出生后基本上都在外面打工,还在由爷爷奶奶带,有的小孩甚至很大都不知道父母是谁);老师的素质总体不是很高,这种情况主要表现在农村等偏远地区,在那里,老师对孩子的理解就是,只要你听话就好,大部分人的观念也是这个样子(小孩子不懂事,只要不淘气就好)。如果能够改变这样,有了一个 好的基础,就是“根正苗红”,一个优良的人格可能就此塑造。故此,我认为老师负有一定的责任,单主要还是由家长来负,幼教老师来负。再进一步社会来负,是社会的责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10 15:58:00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学出现这种情况,恐怕不是现在才出现的吧?应该是早有所闻所见,那么我想问:学校在过去的那么多年都做了些什么?学校是教育人的地方,教师本是为人师者,出了事情全是大学生自己的责任,说得过去么?教师至今才查觉有如此之学生,其“自责”中全然没有检讨自己的教育之责,说得过去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