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400 12
2024-11-11
1、概述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的购买力下降,商品价格上涨的现象。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它取决于以下两点:一是现钞的发行量,在当代银行体系中,就是央行发行的纸币;二是商业银行的派生货币的数量。

现钞就是基础货币,包括M0和存款准备金两部分,其中M0是指银行体系之外的各个单位的库存现金和居民手持现金之和。这个M0是标准的教科书式的定义,现实中是不成立的。现实中的M0是指流通中的货币,它是央行通过统计当月的现金货币的投放和回笼得到的数据。原则上,当年的M0乘以12,就是全年的GDP。

虽然现在意义上,不存在金属货币,但是现钞的作用类似于金属货币,它的价值是被实际商品的价值所定义的。我们国家发行现钞的数量,主要是以外汇占款为抵押。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前,美联储发行的美元,是以黄金为抵押。现在的美联储发行的美元,是以政府债务为抵押,黄金抵押变成了信用抵押,但是这种债务,需要未来的美国政府用税收进行偿还,相当于是以税收为抵押。

2、历史上的通货膨胀

金属货币一样会存在通货膨胀。最早的通货膨胀出现在公元1世纪古罗马尼禄执政时期,罗马银币的含银量不足,从100%的含银量降低到90%,到了戈尔蒂安时代降到28%,到了克劳狄二世含银量只有0.02%。这是虚标的通货膨胀,不是金属货币本身的通货膨胀。

金属货币本身的通货膨胀,出现在欧洲人发现了美洲之后。16世纪50年代,西班牙人发明了白银的提纯方法,美洲的白银生产井喷式增长,从1500年到1600年,大约有740万公斤的白银从美洲流向西班牙。从16世纪30年代到17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物价普遍上涨了3倍左右。

明朝中晚期到清朝前中期,中国在全球经济中占有中心地位,有巨额贸易顺差。从1550年到1830年期间,中国的白银存量从1.5亿两提升到7亿两左右,其中海外流入约5.6亿两(2.1万吨)。虽然没有具体的物价数据,但是可以从中推算物价上涨了3倍左右,类似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情况。

金属货币的供给引起的通货膨胀,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通货膨胀。站在劳动价值量的角度,无论是商品还是货币,它们的价值都取决于其中包含的劳动价值。因价值的变化所引起的价格变化,不能算成通货膨胀。按照这个逻辑,只要现钞是以现实中真实存在的实物为抵押,作用就类似于金属货币,它都不会引起通货膨胀。这个也是货币金属论的基本观点。

真正的通货膨胀是价值的虚标,而不是价值的变化。虚标的目的,在于不兑现,简单的说,就是欠钱不还。或者欠的钱还不上了,或者干脆就不想还。不想还很容易理解,比如国民政府晚期发行的金圆券,虽然标称含金量,但是都是虚标的,发行量并不受控制,这个就不谈了。我们今天专门来谈谈,为什么银行欠的我们的钱还不上了。

3、为什么银行欠我们的钱还不上了?

我们的收入包含日常消费和积累消费两部分,日常消费以实物形态存在,积累消费以符号形态存在。举例来说,粮食是日常消费,汽车就是积累消费。你的收入构成,是你在既定的收入下,对不同产品的分配的结果,而不是你购买不同产品的结果。这个世界有无数人为了买车而存钱,但是汽车厂商绝对不会为他们生产汽车,只会为那一个攒够了钱,并且把这个钱拿出来买车的人生产汽车。

换句话说,我们大家把买车的钱存在银行,并不代表银行可以把这个钱拿出来,自己真的去买一台车。但是,我们现有的银行运行机制,它就是要把老百姓或者企业的存款拿出来花掉。银行拿走多少的存款,就代表制造了多少的通货膨胀。

计算一下正常情况下的通货膨胀是多少。假设居民可支配收入是100,日常消费33、积累消费(非日常用品)33、住房消费34。三者各占收入的三分之一。日常消费不计入存款,总存款就是67,通货膨胀就是67。住房消费中,首付30%是自己的,不是通货膨胀,剩余的70%是通货膨胀,34×70%≈24。24是来源于别人的存款,刚才已经算成是通货膨胀了,不能重复,67-24=43。也就是100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平均要产生43的通货膨胀。

如果我们今天依然生活在金属货币时代,那么当初你存在商业银行的金属货币早已不存在了,它拿什么还给你呢?如果是纸币,那么商业银行还给你的就是金属含量更小的纸币。通货膨胀是货币派生机制的必然结果,不可防止,但是可以通过延期消费的方式进行抑制。

4、关于派生货币

派生货币是基础货币的衍生货币,是对基础货币的重复利用,它是存款产生的,本质上它就是通货膨胀。对于居民储蓄存款来说,通货膨胀的价值量等于居民用自己的钱进行积累消费的价值量。比如说住房是积累消费,那么通货膨胀就是住房的首付。如果大家都用自己的钱进行消费,那么居民储蓄存款的通货膨胀率就是100%。这里有个前提,就是你的存款会被银行当成是派生货币。

名义上的通货膨胀率是100%,但是当商业银行将居民储蓄存款用于不同的放贷目的时,对当期的通货膨胀率的影响是不同的。如果商业银行放贷的目的就是消费贷款,那么当年的通货膨胀率就是100%;如果商业银行放贷的目的就是企业投资,那么我们就需要把100%的通货膨胀率,分摊给一个静态投资回收期。

比如说,银行把100元钱贷款给了企业,确实会产生100元的通货膨胀,但是这种通货膨胀的性质是投资,所以我们要把这种通货膨胀转移到产品身上。正常情况下,一个静态投资回收期8年,我们应该把100元的通货膨胀分摊到8年内生产的全部产品中去。每年分担的通货膨胀为12.5,年通货膨胀率只有12.5%。可见,存款用于消费贷款和用于投资贷款,对年通货膨胀率的影响巨大。

这个世界所有的高通货膨胀率国家,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政府财政赤字。政府借用居民储蓄存款支付政府的各项开支,它和消费贷款的性质完全一样,会引起很大的通货膨胀。同样是借款,美联储是以国债为抵押发行货币,政府的债务只影响基础货币;委内瑞拉、阿根廷等国政府是向居民储蓄借款,政府债务影响的是派生货币,是派生货币产生了较大的通货膨胀,才不得不增加基础货币的投放, 并非是基础货币投放过多导致了通货膨胀。

中国地方政府的负债率也很高,为什么没有明显的通货膨胀呢?这里要区分两个概念,政府债务要分投资和开支。投资是积累,开支是消耗。中国是个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国家的典型特征就是重工业的产能过剩,所以政府债务的一个目的在于消化重工业的产能。它是政府的投资,不是政府的开支,动用的是企业的存款,不是居民的存款。

5、关于存款准备金

向派生货币下手,不算什么毛病。无论居民储蓄存款,还是企业储蓄存款,都是派生货币,应该尽可能把它们变成投资贷款,而不是消费贷款。住房是个特例,这里不谈了。

存款用于投资,虽然仍是通货膨胀,但是分摊之后的年通货膨胀率就不大了。如果我们觉得这个12.5%的通货膨胀率仍然过高,那么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用12.5%的存款准备金率抵消12.5%的通货膨胀率。此时,如果我们的新增存款是100,每年的通货膨胀就是12.5,每年的存款准备金也应该是12.5。

这样,当年商品的价格是多少,8年后依然是多少。你每年存入银行100元,想着8年之后提出800元买车,银行是没有这么多钱给你的,因为央行还拿走了你的100元。你要想提出来那个800元,你得延期消费,继续向银行存入100元,9年之后才可以买车。为了吸引你延期消费,银行会有利息奖励政策,这里不展开了。

6、总结

西方经济学中关于通货膨胀的专门研究出现较晚,比较知名的是菲利普斯曲线,认为通货膨胀和失业率有关系。失业率高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高。这里解释一下这个现象:随着经济的发展,服务业的权重越来越大。服务业的投资,主要就是雇佣劳动力,作用类似于消费贷款。前面说了,居民储蓄存款用于消费贷款,会引起较大的通货膨胀,劳动力就业越多,通货膨胀率越高。亦即失业率越低,通货膨胀率越高。反过来说,失业率越高,通货膨胀率就越低。

当然了,如果一个国家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通货紧缩、产品过剩,那么我们完全可以进行反向操作。比如加大居民消费贷款的力度,降低购房首付比例,甚至于推行零首付政策;再比如降低存款利率,从鼓励延期消费到支持提前消费;还有降低民间创业融资的门坎,扶持服务业的成长和发展等。

总之,当代经济中出现的通货膨胀,根本原因不是出在基础货币的身上,而是出在派生货币的身上,特别是将派生货币用于消费贷款。是派生货币产生的通货膨胀,要求我们补充足量的基础货币,而不是基础货币的发行过多,才导致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当代货币体系的基本机制决定的,不可防止,但是可以通过延期消费进行抑制。这种延期消费,必须有存款准备金制度的配合。

最后,从剩余价值论的角度讲,剩余价值是实业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高于劳动力自身价值的价值,通货膨胀是金融资本家再度从劳动力身上瓜分的剩余价值。两者从本质上,都是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或通货膨胀的出现,在于资本主义的内在机制要求进行剩余价值的集中。较高的剩余价值率,代表社会较大程度的资本积累,对经济的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4-11-11 10:43:09
货币,货物,价格,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
货币=货物X货币标记价格

货币就是通货,即all of the goods。

如果货币增量明显大于等号的另一边,那就是通货膨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11-12 07:51:33
从劳动价值论的角度,这个世界一切的存款都是通货膨胀,因为存款的目的在于派生货币。我们假设只有一种积累消费,就是汽车,我们有100人,每人每月的收入是100元,每月生产1辆汽车。

每个月劳动者从汽车身上挣的钱是1万元,这个钱是存款,要进入银行,但是每个月一定要有1个人去买车,这个人买车的钱,和当月进入银行的钱没有关系,他一定动用的是自己过去积累的钱,也就是说,这个月一共有两笔钱发生:100人存入银行1万元,100人其中之一,从银行中提出来1万元。

这样的话,我们就有了两个1万元,过去存的1万元,现在挣的1万元,但是我们只有1台车,价值1万元。这两个1万元,我们只能花1个,不能两个都花。要么大家都不花钱买车,全靠政府分配,每个月有1个人能分到车,类似于计划经济时代,我们的住房都是国家分配的;要么银行就把我们的钱存着,等我们自己去提,1分钱也不许花。

这种大宗商品,你让市场经济自己去调节,往往是不准确的,存在大量的产能过剩;计划经济的好处,就是没有产能过剩,但是存在一定的配给制。因为存在着配给制,你的购房支出,不在你的工资总额中,所以计划经济时代的劳动力价值和市场经济中的劳动力价值,不是一个价值。劳动价值论不是普遍适用,它只是资本主义的价值规律。

回过来说,存款就是通货膨胀,没有什么争议,能理解劳动价值论,就能理解这个通货膨胀。你看到我们现在没有通货膨胀,不过是每个人都在延期消费。好多人说劳动价值论没有什么用,但是劳动价值论是经济学的原点,很多事情我们想不明白,要回到原点,再去想想,不是有一句话,不忘初心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11-12 07:58:40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4-11-11 10:43
货币,货物,价格,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
货币=货物X货币标记价格
你说的这个货币是基础货币,也就是广义上的现钞,现代意义上的现钞其实已经是电子货币了,这个都不重要。基础货币的通货膨胀,一般都是故意的,人为的,不怀好意的;派生货币的通货膨胀,不是故意的,是自然形成的,是货币机制。当派生货币出现后,你的基础货币必须配合,因为这个是结算要求的,你要是不发生那么多的货币,大家都破产,企业之间,企业和工人之间,都不能进行日常结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11-12 12:04:12
叶风尘 发表于 2024-11-12 07:58
你说的这个货币是基础货币,也就是广义上的现钞,现代意义上的现钞其实已经是电子货币了,这个都不重要。 ...
货币,无论任何形式都是通兑一切货物的信用凭证,都是通货,都是all of the goods。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11-12 21:46:07
叶风尘 发表于 2024-11-12 07:51
从劳动价值论的角度,这个世界一切的存款都是通货膨胀,因为存款的目的在于派生货币。我们假设只有一种积累 ...
从劳动价值论的角度,这个世界一切的存款都是通货膨胀
-----------
真能胡说八道,存款和通货膨胀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